[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教育] [2023-12-27]
1H24 展望:把握反转、成长与预期差三大投资逻辑 3Q23 互联网板块季报已落下帷幕,市场正在将估值窗口逐步切换至 2024 年,并审视各互联网公司在 2024 年的业绩表现与潜在驱动力。回顾 2023 年,互联网板块行情表现较为震荡。但在β的反复波动中,仍有不少优质互联网标的跑出相对α。展望 1H24 年,我们预期在较温和的宏观环境下,板块投资机会或仍集中在波段式交易性机会类型上,其中我们看好符合反转、成长与预期差三大投资逻辑的优质标的,建议投资者关注其左侧布局机会。重点推荐:百度、京东、拼多多、美团、美图、新东方、爱奇艺、携程、同程、快手、腾讯、网易、贝壳。
[汽车制造业] [2023-12-27]
从数据流的角度把握汽车智能化核心要素。当前的汽车智能化围绕数据流进行演进,数据流从获取、储存、输送、计算再应用到车端实现智能驾驶、应用到人端通过视听触等五感进行交互。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23-12-27]
2023 年通信行业领涨全市场,多细分赛道具有广阔发展前景。截至 12 月 10 日,今年通信行业(申万)上涨了 29.8%,在所有一级行业中排序第一,涨幅 跑赢沪深 300 指数涨幅(-12.20%)42 个百分点,跑赢创业板指数涨幅(-19.37%) 49.17 个百分点。根据三季度机构及基金持仓情况来看,通信行业持仓占比较为稳健,基金维持超配状态。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23-12-27]
多模态技术高速迭代催化 AI 应用落地。12 月 7 日,谷歌多模态大模型 Gemini 1.0 正式上线,多模态大模型迎来重大突破。多模式技术旨在将不同类型数据如图像、视频、音频等融入到大语言模型。通过结合不同的模态,使模型能够更准确的理解外部世界。多模态技术的高速迭代,使得一些 AI+应用场景迎来机会,AI+绘图、AI+视频等图片类 AI 应用得以落地。
[建筑业] [2023-12-27]
11 月中证 REITs 指数延续回落态势。11 月 1 日-11 月 30 日(以下 简称“本期”),中证 REITs 指数(收盘)下跌 7.04%,上证指数、国债指数分别变动+0.36%、+0.22%。本期中证 REITs(收盘)全收益指数下跌 6.57%。本期各行业 REITs 二级市场均有一定下跌,能源和保租房作为防御性属性较强的板块,价格相对稳定。本期内 4 只 REITs 陆续公告原始权益人增持计划,但对 REITs 价格的拉动幅度相对有限。
[房地产业] [2023-12-27]
基本面见底的前提是扭转价格预期。23 年预计城镇人口人均销售、人均开工相当于 2007 年、2003 年水平,新房去化周期处于高位、二手挂牌量持续增长,本轮周期房价下跌持续时间历史最长、跌幅最大。从微观层面来看,房价下跌时间最长的一类城市(14 个季度以上),新房销售面积相对稳定,房价下跌较少的一类城市(8 个季度以内)销售面积还未见底,当前基本面恢复的关键在于扭转价格预期。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23-12-27]
化工周期见底,但供给制约修复的空间与斜率。(1)Q3以来国内化工品价格呈现企稳态势,其中化工品PPI当月同比降幅已连续5个月收窄。从经营面上看,1-10月国内化学原料及制品、化纤、橡胶及塑料制品企业营收增速分别为5%/4%/1%,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43%/2%/16%,偏下游的化纤和塑料已率先开启修复。(2)需求侧决定本轮周期拐点,供给侧决定本轮周期弹性。展望2024年,化工行业的新增产能仍然较多,预计将对化工品的价格弹性形成压制。在此背景下,我们认为需要沿着两个方向去寻找机会,一是寻找弹性最强的标的,即优选库存周期率先触底、供给增长相对克制的品种,二是寻找成本最低的标的,即优选具备差异化成本优势、以及低成本产能扩张能力的标的。
[金融业] [2023-12-26]
11 月社融新增 2.45 万亿,同比多增 4556 亿元,新增规模与万得一致预期一致。存量社融同比增 9.4%,较 10 月同比增速环比提高 0.1 个百分点。1、表内信贷情况。企业短贷、票据冲量为主;以及在去年同期形成的高基数下同比略少增。2、表外信贷情况。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融资低位环比转正。3、政府债融资继续多增。4、本月企业债融资同比多增,股票融资同比少增。
[教育] [2023-12-26]
双减政策落地,监管进入常态化阶段。2021 年 7 月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双减”改革,旨在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两年以来,双减工作逐步部署实施,已取得重要成果。23 年 8 月底双减处罚规定落地,对校外培训领域的整改正式进入精细化立法、规范化执法、常态化监管阶段。“双减”政策已经从大刀阔斧的改革阶段走到了见效阶段。
[金融业] [2023-12-26]
预计明年将会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推进经济结构优化。自2010年以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财政政策要支持科技创新一共2次。第一次是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财政政策的表述部分首次提及“在促进科技创新、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调节收入分配上主动作为”。2021年,我国科学技术支出同比增加7.2%,提升12.1pct,投入大幅提升。在一般公共支出中的占比由3.67%提升0.26pct至3.93%。本次是第二次提出支持科技创新,会议提出“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预计明年将会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