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2025-03-17]
就业广泛降温。家庭调查显示,2 月美国劳动参与率下降 0.2 个百分点,失业率上升 0.1 个百分点至 4.1%,同时,包含了边缘劳动力的 U6 失业率飙升 0.5 个百分点至 8%,取得 2021 年底以来新高,指向更广范围的就业降温。机构调查显示,2 月新增非农数据较上月回升至 15.1 万人,不过分行业来看,政府新增就业较上月减少,冻结招聘影响初有显现。未来就业仍然趋于降温,私营部门方面,2 月 ADP 新增就业人数大幅下降,受未来政策不确定性和消费者支出放缓的影响,私营部门招聘陷入犹豫。政府部门方面,2 月挑战者企业裁员人数创下 2023 年 2 月以来新高,反映了政府裁员以及联邦合同取消的负面作用。由于美国白宫的裁员行政令于 2 月 11 日发布,而每月就业数据统计截至 12 日当周,政府裁员影响或在未来数据中逐步显现。
[金融业] [2025-03-17]
当前 TMT 板块拥挤度偏高。2025 年至今,基于景气度-趋势拥挤度框架的行业轮动模型表现不错,相对 wind 全 A 指数超额 1.7%, ETF 组合相对中证 800 超额 4.8%,叠加 PB-ROE 选股组合后相对 wind 全 A 指数超额 0.2%,在二浪反弹时跟上趋势并且超额收益稳定。根据景气度-趋势-拥挤度框架,我们有两个行业轮动方案。从趋势模型来看,电子、有色、非银、银行和交运等处于“强趋势-低拥挤”区域,TMT 板块中通信、计算机和传媒估值和拥挤度偏高,
[金融业] [2025-03-14]
随着国内进入低利率时代,债市预期回报下降,冲击了传统的依附债市β获得绝对回报的配置模式,大量资金亟需其他可投产品以及低利率时代下实现绝对回报的新路径。结合海外的长期实践,绝对收益策略大致存在两种成熟的模式,一是提高风险资产的战略配比,通过跨资产、跨国别的多元化+被 动化配置,获得相对稳健的β收益;二是通过多策略对冲,依托基金经理创造超额收益的能力获得独立于市场的α收益。我们尝试构建了两个国内环境下的绝对收益策略,一是基于 ETF 基金,综合 TIPP 动态控制风险的能力以及风险平价多元化配置的思路,构建 TIPP-风险平价策略;二是基于主动权益基金,构建了简易版本的多策略组合,具备一定持续获得超额回报的能力。
[专用设备制造业] [2025-03-14]
政策引导+技术突破,全球脑机接口产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中国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全球领先。脑机接口正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2023年全球市场规模达19.8亿美元,预计2028年将突破60亿美元,五年复合年增长率25.22%。中国起步较晚,但政策支持力度显著:2024年工信部将其列为“十大标志性未来产业”,北京、上海等地提出2030年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及临床应用目标。中国围绕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方向,实现弯道超车,首创实现“双环路”脑机交互系统,打破了传统脑机 接口的信息交互,并极大突破了操控时间的限制,该技术突破使得中国在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2025-03-14]
宠物医疗指对宠物的疾病进行预防、诊断和治疗,为解决宠物病痛所进行的活动。宠物医疗主要分为宠物疫苗、宠物体检、宠物绝育、疾病诊疗及宠物护理五大类。宠物医疗是宠物消费市场中 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刚需属性,其消费占比仅次于宠物食品。城市级别对宠物到院就诊数量具有多方面的影响。现阶段宠物医疗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宠物饲养习惯等因素有关,未来各地区间的宠物医疗资源差异可能会进一步缩小。随着中国宠物饲养者人数逐渐增多及宠主对宠物健康的重视,宠物医疗市场规模有望迎来进一步扩容,预计到2028 年,中国宠物医疗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143.5亿元。
[综合] [2025-03-14]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召开,李强总理做了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整体符合市场预期。结合词频分析,建议短期重点关注新纳入政府工作报告的具身智能、 6G、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板块,复盘 2018-2024 年主题走势,两会当年首次提出的新兴主题超额收益往往更高。长期来看,消费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建 议持续关注。
[综合] [2025-03-14]
这是一次“直面困难、务实进取、狠抓落实、对症下药”的会议,尤其是:对经济仍担心,尤其是首提外部环境可能“对我国贸易、科技等领域造成更大冲击”,着重强调消费不振;2025 年 GDP 目标仍定为 5%左右偏高水平、CPI 目标下调至 2%左右,实现“很不容易”;赤字率升至 4%、全口径赤字规模达 11.8 万亿、历史新高,凸显了中央加杠杆决心;全力各种“稳”,尤其是要求“更大力度稳股市稳楼市”,并重提“保主体”、强调要“有效防范房企债务违约风险”;直指此前“政策落地偏慢、效果不及预期”,对应要求“能早则早、宁早勿晚,看准了就一次性给足,提高政策实效”。
[综合] [2025-03-14]
2025 年,国内广义、狭义赤字率预计将分别实现 10%、4%的历史最高水平,受益于此,财政支出预计也将实现近 10%的同比增长,创 2021 年至今最高水平。此外,考虑到城投、银行等重点领域的防风险诉求占用了部分财政资金,预期能够形成实物工作量的财政城投支出预计仍将实现 5.4%的同比增长,虽不及 10%的整体增速,但较上年对应值(-0.4%)明显提高。综合而言,我们既要看到预算内财政稳步扩张,也需注意金融机构与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清理拖欠企业账款可能带来一定拖累。
[综合] [2025-03-14]
资产荒格局延续,情绪仍在磨底。2025 年 02 月,3762 家 HA 口径城投发行债券 3896 亿元,偿还 2745 亿元(含行权,下同),净融资 1152 亿元,净融资规模较前月环比增加约 1048 亿元,同比增加约 991 亿元。整体来看,剔除春节效应下,1 至 2 月城投债发行与偿还规模双双回落,分别同比减少 15.8%与 18.2%,而净融资规模则小幅增长 2.2%,城投债资产供给仍在缩量,净供给呈现企稳态势,仍需关注后续到期高峰的融资表现。
[金融业] [2025-03-14]
2024 年央行延续了“灵活适度、精准有效”的货币政策总基调,坚持支持性的立场,有力支持经济回升向好,聚焦“五篇大文章”,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通过降准降息、公开市场操作等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