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24-07-18]
AT时代的矛盾:算力需求快速增长,单个 die 的晶体管数量增长受限。AI 时代下,模型参数量越大,训练模型所用的数据越多,训练模型的计算量越大,对应模型的性能越好。因此常用 Scaling Law 来表征算力需求 的规模。据华为测算,未来大模型算力需求将维持每 6 个月翻一番的趋势直到 2030 年,也即是维持每年翻 4 倍的高速增长。而作为算力的供给方,单个 die 的晶体管数量增加愈发困难。随着芯片制程的提升,晶体管密度的复合增速越来越慢,并将在 3nm 之后降为个位数。与此同时,芯片面积受到 reticle limit 的影响,单个 die 的面积不能超过 858mm2,因此单个 AI die 的晶体管数量增速显著放缓。在摩尔定律和 Scaling Law 冲突的背景下,如何继续提升芯片的算力成为各大厂商发展的重点。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24-07-18]
AIGC刺激,800G+数通光模块开始担当大任。光模块负责光电信号的收发、转换,支撑着网络、计算等设备之间的协作与连接。受益于AIGC带来的海量数据交换和传输需求,高速光模块应用快速扩大,尤其是大模型训练对更快数据传输的需求持续激增,800G光模块因其高带宽、高传输速率、性能优良、高密度和扩展性好而受到广泛关注。高速光模块,从应用场景上看,涵盖了AI数据中心、HPC以及5G网络等多个领域。从趋势上看,随着AI等数据处理密集型的应用持续演进,数通光模块性能提升的速度将加快。在2022年之前,整个光互联网络的升级是以四年为一个周期;在2022年之后,升级周期缩短为两年,光模块800G是当前数通领域的主流,更高速率的产品也崭露头角。单波长传输速率的提升,是光模块传输速率向上的重要路径。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24-07-18]
2024 年伴随多品牌先后推出 AI PC、AI 手机,AI 端侧加速落地,带动换机潮的同时催生终端全面升级。预计到 2027 年生成式 AI 手机的市场渗透率将达到 43%,生成式 AI 手机的总量将从 2023 年的百万级增长到2027 年的 12.3 亿部,同时 AI 算力驱动 AI 手机 PCB、散热、电池等硬件配套升级。预计 2025 年 AI PC 渗透率将达到 37%,成为市场主流,2027 年 60%的 PC 将具备端侧 AI 功能。同时,AI PC 中的关键零部件将与处理器同步进行升级,包括内存、闪存、电池、散热、传感器等环节将有明显提升。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24-07-18]
先进封装技术在重布线层间距、封装垂直高度、I/O 密度、芯片内电流通过距离等方面提供更多解决方案,助力芯片集成度和效能进一步提升。通过凸块 (Bumping)、重布线(RDL)、硅通孔(TSV)及混合键合等关键互连工艺,满足半导体行业快速发展中日益提升的集成化需求。而工艺的升级,往往会伴随着 材料端的升级与需求的提升,国产先进封装材料方兴未艾。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24-07-18]
回顾 2024 上半年电子板块走势,截至 6 月 7 日收盘,电子(长江)指数下跌 11.91%,跑输沪深 300 指数 16.08%。尽管走势低迷,但实际上较大程度受到 1 月大幅回调拖累。从业绩表现来看,2024Q1 淡季不淡实现开门红,基本面呈现明显复苏趋势。展望后续,除电子行业周期性的反弹外,AI 行业由云端下沉至端侧,云平台与端侧 AI 交相辉映,奠定电子行业中长期的成长主基调。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24-07-17]
6月部分三代制冷剂价格出现回调,二代制冷剂价格保持上行,含氟聚合物价格保持低位运行。截至2024年6月28日,根据百川盈孚数据,三代制冷剂R32、R134a、R125产品价格分别为36000元/吨、30000元/吨和34500元/吨,较5月底分别变 动0%、-3.23% 、-13.75% ;R22价格为30000元/吨,较5月底上升3.45%;受产能快速提升、需求增速下滑影响,2024 年我国PTFE、PVDF、HFP价格均保持低位运行。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2024-07-17]
算力仍是需求确定性最高的产业。海外,众多下游云厂商加大算力投入,算力芯片及服务器供不应求。国内,运营商作为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参与者,对于国产算力的采购需求持续向上。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2024-07-17]
继续看多交通信息化,24H2 投资有望加速落地。近年走势复盘来看,政策利好往往是交通信息化板块行情的核心驱动力,2018 年至今,交通信息化板块行情主要由 ETC、车路协同及 L3 立法等政策驱动。2024H1 期间,相继出台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 字化转型升级两大政策,且实施周期皆为 2024-2026 年,有望驱动交通领域投资共振。从产业进展来看:(1)公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有望 24H2 逐步开启实施,相关上市公司 2025 年有望规模化贡献业绩;(2)结合目前披露的北京、武汉等地车路云一体化项目进展来看,车路云一体化相关项目 24Q2-24Q3 有望开启项目可行性研究、备 案、招标等相关举措,相关公司 2025 年有望规模化贡献业绩。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2024-07-17]
每一次财税改革都具有特定的历史背景,回应特定的时代问题。1978 年 开始的财政包干制改革放权让利激活了经济,企业活力和地方政府财政实力得到空前提高;1994 年的分税制改革重塑了我国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提高了中央财政收入占比;2003 年我国开始建立公共财政基本框架,完善监管制度;2013 年至今全面推行“营改增”,重点改进预算管理制度,转向数字财政。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2024-07-17]
大模型加速迭代,AI算力需求高增。随着大模型多模态化趋势日益显著,全球算力需求持续攀升,带动AI服务器市场持续高涨,AI芯片的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英伟达作为全球GPU厂商,FY25Q1业绩表现超预期。目前,北美四大云厂商均已表态2024年将加大资本开支,并向AI领域倾斜,考虑到全球客户对英伟达Blackwell平台需求旺盛,且发货进度快于预期,预计产业链相关公司有望大幅受益。同时,在美国算力管控持续加码下,国产芯片自主可控紧迫性升级。其中,华为昇腾作为国内算力领域的重要参与者,有望引领国产算力产业全面加速,逐步实现自主可控,以华为昇腾为代表的国产AI芯片、AI服务器迎来发展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