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2022-03-16]
工业互联网作为工业制造网络化和数字化的根基,自《关于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的通知》提出后,工业互联网信息基础建设和创新进入发展快车道。区块链作为“新基建”中的新兴技术,其具有集体维护、防篡改、多方共识、可溯源等特点,是实现工业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设施,有助于解决传统工业数据共享难、确权难、流转难,过程追溯难,产业链协同难等问题。基于区块链的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可以实现数据可信收集,知识成果可控、可信转移,有助于工业互联网产业向集群化、数字化转型升级,真正实现全产业链的连接,发挥数据作为核心生产要素的价值,推动全新的工业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新生态的形成。
[医药制造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2022-03-16]
2020年是我国全面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元年。一年多来,在以往改革的基础上,国家出台了科学的顶层设计,制定了医保基金使用监管的行政法规,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改革进入实施阶段,做实市级统筹并向省级统筹迈出实质性步伐,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常态化确立了医保的战略性购买地位,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和按病种分值(DIP)付费扩大试点发出了明确的医疗服务价值导向信号,建立待遇清单制促使法定医保制度权益走向公平,疫情应对新政助推医疗保障应急机制建立,中国特色的“惠民保”推动了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高起点推进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使医保治理现代化产生了实效。这些重大改革进展正在释放出日益巨大的改革红利,不仅使医疗保障发展理念、目标、路径更加清晰,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公平性明显提升、互助共济功能显著增强,而且使人民群众的重特大疾病负担得到实质性减轻,医疗保障治理能力提升也进入新的境界。然而,深化改革也面临巨大挑战: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可能导致社会风险加剧,人口老龄化导致的医疗保障财务风险会加大,人户分离现象常态化对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提出新要求,人民群众诉求的发展变化需要不断得到满足。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医药制造业,卫生和社会工作,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2-03-15]
2020年底,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成为全球最早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也为世界反贫困提供了中国的成功经验。其中,医疗保障作为扶贫的“主力”之一,在“防贫、脱贫”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进入新发展阶段后,医疗保障仍将是消除贫困、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工程,需要纳入正在推进的全面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中并加以完善。本报告回顾了医保扶贫事业的制度变迁,从医保扶贫的角度总结了医保制度发展的关键举措和显著成效,并选取了贵州省、湖北省和广东省珠海市三个各具特色的地方案例,分析了医保扶贫的发展情况。最后结合现状和时代背景,提出医保扶贫事业的未来发展建议,包括进一步完善医保制度体系,全面巩固脱贫成果;积极推动社保商保协同发展,促进慈善捐助有机融合;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及时调整医保扶贫方向;引入健康管理模式,建立长效保障机制。
[医药制造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2022-03-15]
在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处于地区分割统筹且统筹层次偏低,同时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合理的情形下,由于人员流动及疾病治疗的需要,一部分患者往往需要到超出统筹区域的外地就医,而医保结算的不便直接影响了患者的异地就医行为,成为损害其医保权益的重要因素,因此,推进基本医保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是全面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重要目标。本文分析了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形成背景与发展历程,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政策体系、运作方式、实施现状和实践效果,并提出进一步调整、优化和完善的建议,包括不断提高医保经办服务水平,持续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医疗服务体系改革,加快医保标准化、信息化建设。
[卫生和社会工作,医药制造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2-03-15]
医保支付改革是全面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2020年以来,在以往改革的基础上,以DRG为主的多元复合型支付方式在全国30个试点城市实施,医保支出控制成效显著,但也暴露出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进展不一、配套政策不完善、基础欠佳等问题。就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实践来看,DRG付费是主流,部分先行试点地区已提供大量经验,但由于我国医保发展不均衡和改革涉及多方博弈,要全面实施还面临一些困难。因此,为突破改革瓶颈,实现DRG付费全覆盖,应认识到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是一项渐进的、螺旋式上升的持久工程。未来,我国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应在DRG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适当调整改革节奏,创新医保支付政策,打好改革基础,逐步从DIP付费向DRG付费过渡。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22-03-14]
多晶硅方面,供应面来看,3 月份预计新投产产能在8 万吨左右(按点火投产产能计算),包括新特能 源2 万吨项目以及东方希望的6 万吨多晶硅项目,目前硅片产量已达硅料供应上限,硅片的扩产及爬产周 期较硅料短,有限的硅料增量难以保障硅片扩产的需求。现有产能硅料厂商维持满负荷生产,新产能继续 爬坡增量。目前各硅料企业库存水平不高,预计3 月硅料总产出将达到6 万吨。需求方面,硅片厂3 月开 工计划较高,大厂开工水平普遍至7-8 成以上,部分一体化企业满产,硅料库存备到3 月中下旬,短期内 供需波动有限。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医药制造业,卫生和社会工作] [2022-03-14]
医疗保障是惠及每一位社会成员的社会保障项目,其制度运行产生海量数据,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事实上,信息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而标准化是信息化的基础。国家医疗保障局成立后,高度重视医疗保障标准化建设,将其作为全面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和促使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医疗保障标准的概念及重要地位,回顾了社会保险标准化建设中的医疗保障标准化探索以及我国全面建设情况,取得了多方面成效,包括为医疗保障治理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提升了医疗保障领域的民生福祉、夯实了医疗保障信息化底座。同时,分析了我国医疗保障标准化建设存在的困难和挑战,包括贯标工作地区间不平衡、标准化建设水平地区间参差不齐、部分地区标准化与信息化“两张皮”等。今后一个时期,需要持续推进医疗保障标准化建设,一是夯实标准化工作基础,二是加强重点领域标准化工作,三是持续推进各项标准的贯彻实施,四是强化医疗保障标准化工作保障机制。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医药制造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卫生和社会工作] [2022-03-14]
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路径,也是全面推进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医药卫生体制与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已进入攻坚克难时期,面临一系列复杂矛盾与深层次阻力,只有通过“三医”联动破解医改关键问题,才能推动包括医疗保障制度在内的整个医改向纵深推进。但“三医”联动在实际推进过程中仍面临深层次利益格局难以调整、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难以建立、不同部门之间的职能边界难以界定等问题。应进一步围绕机制建设,通过建立明确的职能分工机制、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高效的信息联通机制、科学的医药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完善“三医”联动改革。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卫生和社会工作,医药制造业,综合] [2022-03-14]
本文汇总整理了2020年全国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包括医疗保险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医疗救助和医保扶贫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医保药品目录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22-03-10]
以1982—2011年的数据为样本,建立了钢材消费强度预测的ARIMA模型和回归模型;并基于2012—2020年的测试样本数据对模型预测效果进行了评估和比较,发现回归模型取得了较好的预测效果;结合权威机构对2025年相关变量数据的预测,利用该模型估计2025年钢材消费强度约为0.07,届时钢材表观消费量将在96000万吨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