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造纸和纸制品业] [2024-11-21]
市场回顾:10月轻工制造板块上涨2.43%,跑赢沪深300指数 5.59pct,涨幅在中信一级行业中排名第 14 名。本月个股超半数 上涨,涨幅靠前的 5 名分别是沪江材料、佳合科技、美之高、集 友股份、柏星龙。 造纸:造纸企业收入、利润持续增长但增速放缓。原材料方面, 10 月废黄板纸价格较为平稳,阔叶浆受新增产能影响价格继续回 落,其他浆价偏稳运行;包装纸需求回升,龙头纸企带动价格上 调,纸品价格上涨,其中瓦楞纸涨幅高于箱板纸,文化纸由于需 求延续弱势以及成本端偏空驱动下价格继续下调;2024 年前三季 度中信造纸行业收入稳中有增,业绩改善明显,但 24Q3 由于成本 攀升导致业绩承压,盈利能力下滑,进入 24Q4 企业生产成本随浆 价回落将有所下降,叠加政策带动消费预期改善,经济基本面有 望好转,各类纸品需求有望回升。
[其他制造业] [2024-11-21]
2024Q3 轻工制造板块经营承压,Q3 轻工上市公司合计营收同比-1.4%,归母 净利润同比-27.6%。由于行业顺周期与后地产属性较强,三季度随着外部宏 观经济走弱与地产压力持续传导,行业景气筑底,单季度收入增速由正转负, 受需求偏弱、行业竞争加剧与基数较高影响,盈利能力同环比下滑。 家居:经营压力加大,期待以旧换新政策改善内需。2024Q3 家居板块上市公 司合计营收同比-2.7%,归母净利润同比-23.5%,毛利率同比-2.5pct 至 31.0%,净利率同比-2.0pct 至 7.4%。受地产压力传导、消费者比价周期拉 长、下单购买决策延后与终端客流缩减影响,Q3 家居内销仍处于承压阶段, 经销零售与大宗普遍下滑,收入降幅较 Q2 有所扩大;龙头多维降本与费用 管控等措施在持续落地,但收入规模下滑使得费用率被动抬升,叠加对消费 者与经销商进行双重让利,盈利能力下滑。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汽车制造业] [2024-11-21]
10月轮胎上游原材料价格:2024年10月丁二烯均价12631.25元/吨,环比减少3.70%,同比上涨46.70%;天然橡胶均价 2055.26美元/吨,环比上涨5.31%,同比上涨35.90%;丁苯橡胶均价16523.91元/吨,环比上涨3.49%,同比上涨 30.63%;炭黑均价7908.06元/吨,环比减少3.99%,同比减少20.66%;锦纶帘子布均价21750元/吨,环比减少0.85%, 同比减少1.79%。
[金融业] [2024-11-21]
海外市场产品系列研究介绍 百年变局之下,世界经济周期同步性下降,产业链、价值链加速重构,经济 发展的不确定性增加,全球配置、分散投资的理念开始深入人心。如何拓宽 投资视野,把握更优的结构性投资机会,并进行科学的全球资产配置,成为 投资者关注的重要议题。为此,华泰金工开启了海外市场产品系列研究,旨 在深入挖掘海外细分市场的投资潜力,梳理出多元、分散的底层可投资产品 集合,并构建相应的组合配置方案,来满足投资者日益增强的跨境配置需求。 为什么关注越南市场? 越南作为中国一衣带水的邻居,具有出色的地理位置优势和人口资源优势, 长期保持了较高经济增速,并且抓住了全球化浪潮中的产业重构机会,也因 此吸引了全球投资者的关注。本文主要围绕越南资本市场展开,重点介绍了 如何通过基金产品投资越南,试图为关注越南市场,并在组合中引入越南资 产的投资者提供一份“一站式”投资指南。
[金融业] [2024-11-21]
透过“现象”看资本市场“内核” 年初以来资本市场经历诸多里程碑事件,新“国九条”落地、系列改革政策、 创新工具支持、交投历史新高、ETF 超越主动,从“现象”看“内核”,关 注政策的“表”与背后的“里”,资本市场底层逻辑已发生变化。目前监管 层正自上而下建立重视投资功能的新生态,打造资金-投资-资产的正向循环, 是与以往不同的崭新模式。证券公司作为资本市场重要中介,政策向好奠定 行业经营底部基础。经纪/两融放量、投资弹性、并购业务增长,预计 25 年 将有较好的利润弹性。行业估值处历史中位、公募仓位有提升空间,建议关 注优质龙头、并购重组主题、经纪与投资业绩弹性更强等公司的配置机遇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24-11-21]
10月布伦特原油显现出市场出现较大分歧,基本面弱势与地缘政治支撑呈现激烈对抗,月底收于72美元/桶左右。OPEC+国家增强减产履 约,补偿协议逐步落实,并延长220万桶/天额外减产至12月底。美联储11月降息25bp,12月或将继续降息。综合来看,我们下调油价短 期支撑至65美元/桶,短期地缘政治冲突仍将为油价提供一定支撑;我们认为原油长期受需求面影响大,随着美联储在今年剩余时间进一 步降息,原油回调风险增加;预计今年全年布伦特在60-90美元/桶波动。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 [2024-11-21]
Q1:智能驾驶芯片是什么?MCU及SoC是两种典型的计算芯片。MCU是指一种只包含单个CPU(中央处理器)作為处理器的传统电路设计。SoC指片上系 统,即一种集成电路设计,将特定应用或功能所需的所有必要组件及子系统集成到单个微芯片,包括将CPU、GPU(图形处理器)、ASIC(专用集成电路) 及其他组件集成到单个芯片。SoC凭借计算能力提升、数据传输效率提高、芯片使用量减少、软件升级更灵活等多项优势,已成为汽车芯片设计及应用的 主流趋势。 Q2:智驾SOC芯片的优点与挑战? SOC具有减少体积、减少成本、低功耗高性能、提升系统功能的优点;但面临了制造瓶颈、封装瓶颈、测试瓶颈等 方便的挑战。 Q3:智能芯片的技术趋势是怎样的? 去MCU需要一定时间,立即去除MCU可能会存在安全性不足、内存有限、软件移植风险、投资回报率低等问题。 软硬件结合是智能驾驶的必由之路,地平线引领趋势-研发出高性能“BPU纳什”。SOC适应未来趋势,多厂商在向去MCU,单SOC等解决方案靠拢。 Q4:智驾芯片行业市场空间、竞争格局是怎样的? 2023 年,自动驾驶乘用车全球渗透率达 69.8%,在中国则达74.7%。其中,L1 级、L2 级、L3 至L5 级车辆于2023 年的渗透率在全球分别达 38.8%、31.0%及0.01%,自动驾驶乘用车的全球销量预计到 2028 年将达68.8 百万辆,渗透率为 87.9%。 2023年中国车规级SoC市场规模达267亿元,预计2028年达1020亿元。国产SoC市场主要参与者一共仅占7.6%的市场份额,自动驾驶芯片国产化前景广阔。 Q5:智能驾驶SOC芯片的发展对哪个产业链环节、行业有益?生产环节,国内供应商有望脱颖而出。自动驾驶的算力需求会随着自动驾驶等级的提高 而增加,上游SOC芯片将明显受益。L2级别需要2个TOPS的算力,L3需要24个TOPS的算力,L4为320TOPS,L5为4000+TOPS。而随着SOC的发展,SOC的算力 将逐渐满足自动驾驶等级的算力要求,助力无人驾驶汽车行业发展。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24-11-21]
NOA 领航辅助功能加速落地,带来智能驾驶芯片算力升级 ;高阶智驾的落地:高速和城市 NOA 处于量产周期 ;NOA 等功能落地推动低算力芯片的升级 ;国产算力芯片安全可靠性逐步成熟,加速进口替代;智能驾驶产业链分工尚未明确,芯片厂商布局软件获取更多价值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 [2024-11-21]
需求:手机相机出货量迎来复苏,光学升级拉动价值量提升。2024 年智 能手机出货量预计同比低个位数复苏,手机摄像头模组和智能手机出货 量同比增幅基本持平。光学升级促进物料成本提升,目前相机模组在手 机物料成本中的占比约 15%左右。相机模组的价值量构成中,CIS 占比 40%左右,镜头价值量占比约为 15%-20%。2024 年全球智能手机相机镜 头的市场规模约为 50.1 亿美金,2029 年预计达到 74.3 亿美金,CAGR 约为 8.2%,假设镜头占相机模组的价值量为 16%,预计 2024 年智能手 机相机模组的市场规模约为 313.1 亿美金,2029 年约为 464.4 亿美金。 供给:手机光学厂商资本开支处于历史低位,手机模组价格及出货量自 2023H2 回暖。目前各厂商资本开支处于历史低位,随着资本开支的回 落,供给产能有望逐步回归合理水位。2023H2 丘钛科技摄像头模组均价 同比转正,2023 年 6 月舜宇光学科技手机模组出货量同比转正。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 [2024-11-21]
LED 行业是一个技术不断升级而应用场景不断开拓的行业,动力就是“海兹定律”,即每 18~24 个月 LED 亮度约可提升一倍,而每 经过 10 年,LED 输出流明则提升 20 倍,LED 的成本价格将降 1/10。在 成本不断降低而性能不断提升的过程中,LED 在过去十几年成为了普通 照明、大尺寸背光以及户外显示的首选方案。如今我们又站在技术变革 的十字路口,Mini LED 在显示和背光领域加速渗透,而 Micro LED 蓄势 待发,势必要将这一终极显示技术带入到 C 端消费场景之中。芯片制备、 巨量转移、精准检测修复等技术难点均在产业链的不懈努力之下取得显 著进展,京东方华灿金湾工厂在今年 10 月完成了 Micro LED 产品的点 亮仪式,标志着国内 Micro LED 技术向大规模生产迈出了关键一步。 LED 产业链在经过 2022-2023 年行业景气度下降,我们看到了 24H1 起 上游芯片厂商迎来回暖,去库压力减轻。我们预计在产业龙头的驱动下, 涨[T跌ab幅le(_T%r)end] 1M 明年 Mini/Micro LED 应用将背光和直显领域迎来上量,铸就 LED 行业 下一个 5-10 年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