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3171.食用植物油中苯并(a)芘来源及形成机理的研究进展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0-15]
近年来食用植物油中强致癌物苯并(a)芘(BaP)超标事件的相继报道,引起政府和公众的强烈关注.根据已有文献报道,总结食用植物油加工过程中BaP的主要来源及迁移变化情况,并结合非食品领域BaP形成机理的报道,分析食用植物油中BaP的形成机理,为食用植物油中BaP来源和形成机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以利于有效控制食用植物油中BaP含量方法的建立,达到降低和控制食用植物油中BaP的污染,保证人体健康的目的.
关键词:食用植物油;苯并(a)芘;来源;机理
-
163172.铁系磁性金属氧化物纳米管研究进展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0-15]
综述了近年来铁系磁性金属氧化物纳米管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铁氧体类磁性纳米管的一些制备方法,并对一些典型的铁系磁性金属氧化物纳米管的形成机理进行了评述.最后还对几种铁系磁性金属氧化物纳米管的应用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展望了该领域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磁性纳米管;金属氧化物;机理;制备
-
163173.SiCp/Cu电子封装材料研究进展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0-15]
详细介绍了SiCp/Cu电子封装材料的主要制备方法及应用情况,目前国内外SiC/Cu电子封装材料的主要制备方法有粉末冶金法、放电等离子烧结法、无压浸渗法、压力浸渗法和反应熔渗法,其中包覆粉末热压烧结法和压力浸渗法是目前研发应用较广泛的两种方法.分析了SiC与Cu之间的界面反应机理,并指明SiCp/Cu电子封装材料的制备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在SiC与Cu之间设置界面阻挡层,进而详细阐述了SiCp/Cu电子封装材料主要界面改性方法及其调控效果,并指出目前应用最好的两种方法是物理气相沉积法和化学气相沉积法.
关键词:电子封装材料;SiCp/Cu;制备方法;界面反应;界面调控;electronic packaging material;SiCp/Cu;preparation method;interfacial reaction;interfacial design
-
163174.工业CT技术应用介绍及其在再制造中的展望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0-15]
主要介绍了工业CT系统的基本组成部件和影响工业CT检测的关键性能指标,及工业CT在物品检测、地质研究、疲劳裂纹检测、快速成型和逆向工程等实际工程方面的应用情况,展望了工业CT在再制造零部件寿命预测、再制造产品的安全验证和再制造产品的推广前景.
关键词:工业CT;组成;性能;industrial computed tomography (ICT);composition;performance
-
163175.金属材料表面纳米化机制研究现状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0-15]
表面纳米化(SNC)技术是近几年备受人们关注的新技术,它可以显著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物理化学性能.目前关于金属材料表面纳米化的制备原理、方法,以及晶粒细化机制的研究很多,从这些方面对表面纳米化技术以及机制进行简单阐述,并详细介绍了目前纯铝、纯铜、纯钛以及304不锈钢的表面纳米化机制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表面纳米化;制备原理;细化机制;surface nano-crystallization;preparation method;refinement mechanism
-
163176.橄榄油掺假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0-15]
橄榄油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因其价格昂贵,掺假现象屡屡发生.综述了橄榄油的掺假检测方法,包括色谱法、波谱法、差示扫描量热法、电子鼻、基因检测、DNA条形码技术在橄榄油掺假鉴别中的应用,并对橄榄油掺假检测技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橄榄油;鉴别;色谱法;波谱法;差示扫描量热法;电子鼻;基因检测;DNA条形码
-
163177.复合模板法制备非硅基介孔材料的研究进展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0-15]
综述了利用阴离子、阳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及非表面活性剂复合模板制备氧化钛、氧化铝及掺杂介孔材料等非硅基介孔材料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复合模板在无机-有机协同自组装过程中的作用,并展望了未来复合模板在介孔及介孔复合材料制备、性能研究中的前景.
关键词:复合模板;非硅基;介孔材料;composite templates;non-silica;mesoporous materials
-
163178.纳米碳纤维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0-15]
首先分析了纳米碳纤维的发现和结构性能,全面介绍了制备纳米碳纤维的方法及其研究进展,综合阐述了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最后结合其性能重点讨论了纳米碳纤维在各个不同领域的应用,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纳米碳纤维;制备方法;性能;carbon nanofibers (CNFs);preparation method;property
-
163179.水酶法提油过程中产生乳状液的破乳方法研究进展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0-15]
阐述了水酶法提油过程中产生的乳状液的主要破乳方法,重点对国内外在物理破乳、化学破乳和酶法破乳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并论述和比较了各类破乳方法的原理和特点,展望了其工业化应用前景.
关键词:水酶法;乳状液;破乳;研究进展
-
163180.食用植物油中多环芳烃的污染情况及健康风险评价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0-15]
针对食用植物油中存在多环芳烃污染和危害,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随机采集的75份食用植物油样本进行了16种优控多环芳烃(PAHs)含量的检测,以终生致癌风险作为评价指标,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75份食用植物油样本中普遍存在PAHs污染,萘的污染程度最高,检出率为89.3%,平均含量为13.67 μg/kg;苊烯污染程度最小,未检出;食用植物油中轻质PAHs污染程度远高于重质PAHs;4类食用植物油中总轻质PAHs与16种优控PAHs总污染水平顺序均为:花生油>大豆油>玉米油>调和油;总重质PAHs的污染水平顺序为:花生油>玉米油>大豆油>调和油;食用植物油中PAHs污染具有潜在的致癌风险,其风险顺序为:花生油>大豆油>调和油>玉米油.建议强化食用植物油中PAHs的控制和监管,修订相关标准,规定PAHs的最高限量值,确保食用植物油PAHs污染处在较低水平及其潜在危害处在可忽略水平.
关键词:食用植物油;多环芳烃;健康风险评价;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