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5-01-08]
多晶硅期货上市时间:多晶硅期货将于 2024 年 12 月 26 日在广州期货交易所上市交易。交易单位为 3 吨 / 手,最小变动价位为 5 元 / 吨,交易代码为 PS 。首批上市交易合约为 PS2506、PS2507、PS2508、PS2509、PS2510、PS2511 和 PS2512。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5-01-08]
逆变器11月出口金额同比略增、环比略降。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24年11月,我国逆变器出口金额43亿元,同/环比分别+8%/-7%。1-11月,我国 逆变器出口金额共计540亿元,同比减少17%。2024年1-11月,欧洲、亚洲、拉丁美洲是我国出口逆变器的前三大市场,出口金额占比分别为 40%/34%/13%。11月,我国出口欧洲/亚洲/拉美的逆变器金额分别为12.3/17.3/6.6亿元,环比分别-35%/+24%/+8%,亚洲市场环比回暖明显,且单月出口金额全年首次超过欧洲;拉美市场环比继续增长。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5-01-08]
国内市场价格下跌和海外高溢价市场对中国的关税壁垒推动了中国光伏企业产能出海的进程,开启“全球造,全球卖”的新时代。而美国对中国光伏企业原本的出海产能基地东南亚市场增加关税,导致中国光伏企业需要开拓新的产能出海市场。与中国正处于贸易蜜月期的中东地区一方面能源转型诉求强烈,政府积极推动光伏产能本土化落地,寻求国际合作,另一方面建设成本与运营成本均具有经济性,有望成为我国光伏产业产能出海的新航道。我们看好在中东市场布局领先,品牌优势及产品性能优越的光伏企业,推荐协鑫科技、晶澳科技。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5-01-08]
1-11 月国内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速 36%,比亚迪市占率达 35%。根据中汽协数据,2024年1-11月国内新能源车销量为1126.2万辆,同比增长35.6%,对应渗透率40.3%,相比 2023 年全年提升 8.8pct。对于国内新能源车企销量来看,1-11 月 CR10 为 77.9%,比亚迪仍以 331.5 万辆的零售销量位居全国第一,市占率达 34.5%。此外,今年车企销量同比增速较快的包括赛力斯、奇瑞汽车和吉利汽车等,分别同增379%、252%和94%。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5-01-08]
宁德时代打造“巧克力换电生态”,碳酸锂现货价格持续回落,建议继续配置盈利稳定的锂电池、结构件环节,对正极、负极和电解液等有望改善的环节加大布局。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5-01-08]
2023 年全球六氟磷酸锂出货量为16.9万吨,中国出货量占比为92%。我国六氟磷酸锂出货量市场份额主要集中在龙头企业中,2023 年天赐材料六氟磷酸锂出货量份额占比31%,排名第一,其次是多氟多和天际股份,出货量份额分别为23%和10%。2024 年,CR3出货量市场份额不断提高,已超80%,二三线小企业不断关停,六氟磷酸锂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汽车制造业] [2025-01-08]
11月美国新能源汽车销量 14.6万辆,同比+19.0%,环比+4. 7%,渗透率10.3%,环比+0.17pct。其中纯电销量 11.8万辆,同比 +15.9%,环比+4.7%,插混 2.7万辆,同比+34.9%,环比+4.6%。2024年1-11月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142.6万辆,累计同比+8.1%。11月系传统销量旺季,部分车企开启年终促销,库存增加使得折扣加大,11月乘用车平均售价约为$45471,同比下降$150,带动特斯拉外其他车型环比+15.9%。预计2024年美国新能源汽车销量160万辆,同比+9%。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25-01-08]
在北半球进入季节性淡季、OPEC+延长额外自愿减产以及俄乌冲突反复的共同影响下,11 月国际油价整体震荡运行。12 月初 OPEC+宣布延长三层减产措施,叠加中东地缘政治局势突变,以及欧盟将对俄罗斯石油出口实施 新一轮制裁,12 月 23 日 WTI/Brent 期货价格分别收于 69.24/72.63 美元/桶,较月初上涨 1.7%/1.1%。我们认为中国石油需求、OPEC+协同减产意愿以及美国供应增速仍为 24Q4-25H1 的重要边际影响因素,IEA 预计若2025 年 OPEC+继续维持额外自愿减产,全球供应仍将过剩 95 万桶/天。油价下跌企稳后优质炼化企业、具备成长能力的高分红企业或将显配置机遇。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25-01-07]
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化工各子行业、各产品表现分化。2024 年 1-10 月,化学原料与化学制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累计营收分别同比增长4.30%、7.10%、4.70%,利润总额同比分别下降8.03%、提升34.41%、提升2.99%。从具体产品价格来看,截至 2024 年 11 月 17 日,重点跟踪的化工产品中有40.59%的产品年内均价较 2023 年均价有所上涨。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25-01-07]
相较西方工业国家,中国化工行业起步晚,底子薄,发展初期即遭到西方技术封锁,早期落后于西方数十年。改革开放后,国内煤化工和石油化工开枝散叶,构建出我国相对齐备的化工产业链,在此基础上我国化工各领域的龙头企业突破西方技术封锁并依托成本和产业链优势快速开疆拓土,最终夺得 MDI、钛白粉、化学纤维、氯碱、合成硅等众多产品或子行业的全球龙头位置。中国化工业的快速发展也使我国成为新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多数化工品产能的主要增量,并作为后起之秀成为全球化工业越来越重要的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