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6247 篇 当前为第 521 页 共 625

报告分类:中文技术报告 检索词:1

  • 5201.Zn(Ⅱ)与5-氨基四氮唑和1,4-对苯二甲酸配位聚合物的溶剂可控合成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4-04-15]

    以5-氨基四氮唑(HATz)、1,4-对苯二甲酸(H2 BDC)和Zn(NO3)2为反应物,在水热条件下得到了1个二维层结构的Zn(Ⅱ)配位聚合物{[Zn2(ATz)2 (BDC)(H2O)2]·H2O}n(1),而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溶剂热条件下得到了1个三维结构的Zn(Ⅱ)配位聚合物{[Zn2(ATz)2(BDC) (DMF)2]}n(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单晶X射线衍射和粉末X射线衍射等对它们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单晶结构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1是以Zn(Ⅱ)离子作连接点、μ2-ATz-和μ2-BDC2-作连接子形成的3-连接(6,3)蜂窝型二维层结构,二维层之间再通过氢键作用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配合物2是以两羧基桥连的双核Zn(Ⅱ)单元[Zn2 (CO)2]作连接点、u2-ATz-和u4-BDC2-作连接子形成的6-连接简单立方格子的三维金属-有机框架结构.室温固体荧光实验表明,在350 nm的光激发下,配合物1和2分别在451和466 nm处出现强烈的荧光发射.
    关键词: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5-氨基四氮唑;1,4-对苯二甲酸;荧光性质;Metal-organic coordination polymer;5-Amino-tetrazole;1,4-Benzenedicarboxylic acid;Fluorescence property
  • 5202.Lindqvist型[M6-nMonO19]p-阴离子(M=W,Nb,Ta)电子性质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4-04-15]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探讨了取代Mo原子对[W6-nMonO19]2-,[Nb6-nMonO19]p-和[Ta6-nMonO19]p-体系的M-O1(M=W,Nb,Ta)键的活化作用.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取代Mo原子数的增多,[M6-nMonO19]2-(M=W,Nb,Ta)中M-O1键的键能逐渐减小,因此Mo原子的引入使M-O1键活化.在[W6-nMonO19]2-中,Mo-Ot键的键能小于W-O1键的键能,因此,Mo-O1键比W-Ot键易断裂,与实验结果一致.而在[Nb6-nMonO19]p-和[Ta6-nMonO19]p-体系中,Mo-Ot键的键能大于M—Ot(M=Nb,Ta)键的键能.Nb和Ta原子的端氧O1的电荷大于Mo原子的端氧O1的电荷,初步预测,当[Nb6-nMonO19]p-和[Ta6-nMonO19]p-与有机胺反应时,Nb-O1和Ta-Ot键优先断裂,易与有机胺的氮原子成键.
    关键词:Lindqvist型多酸衍生物;电子性质;自然键轨道分析;密度泛函理论
  • 5203.无溶剂条件下氨基磺酸锂催化合成氧杂蒽化合物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4-04-15]

    在无溶剂条件下,芳香醛与5,5-二甲基-1,3-环己二酮或1,3-环己二酮经氨基磺酸锂催化缩合反应合成了氧杂蒽.结果表明,当催化剂用量为3%(摩尔分数)时,在120℃反应40~70 min,产率高达90%以上.此外,探讨了该反应的氨基磺酸锂催化机理.该合成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反应时间短、产率高及对环境友好等优点,是现有氧杂蒽化合物合成方法的一个重要补充.
    关键词:氨基磺酸锂;无溶剂;芳香醛;1,3-环己二酮;氧杂蒽
  • 5204.相容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C12MIM][PF6]离子液体体系在超临界CO2中的发泡性能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4-04-15]

    通过快速卸压法,以超临界CO2为物理发泡剂,研究了相容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1-n-十二烷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C12 MIM][ PF6])离子液体(IL)复合体系的发泡性能.加入IL后,PMMA对CO2的吸收量增加;复合体系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随IL含量的增加而降低.IL对PMMA发泡行为的影响取决于发泡条件.在较低温度和压力下,纯PMMA无法发泡,IL的加入可促进泡孔形成;提高温度和压力,纯PMMA可以发泡,IL的加入在提高泡孔尺寸的同时使泡孔仍然保持尺寸分布均匀的微米级结构.
    关键词:[C12MIM][PF6]离子液体;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超临界CO2;发泡性能
  • 5205.磷脂酶A1酶法脱胶精炼油稳定性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通过改变酶法脱胶工艺条件,寻找一种提高磷脂酶A1(PLA1)酶法脱胶精炼油稳定性的方法.分别考察了水洗、柠檬酸的添加及脱色剂对酶法脱胶精炼油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水洗、添加柠檬酸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PLA1酶法脱胶精炼油的稳定性,但效果不及在脱色过程中添加活性炭明显.在脱色过程中添加0.1%的活性炭可以有效改善PLA1酶法脱胶精炼油的稳定性,达到可以和化学精炼油相似的效果.
    关键词:PLA1;酶法脱胶;氧化稳定性;脱色
  • 5206.吡咯并[2,1,5-cd]中氮茚酰腙衍生物的合成及Cu2+荧光探针行为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4-04-15]

    设计合成了吡咯并[2,1,5-cd]中氮茚酰腙衍生物6.测试了其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其对铜离子的选择性识别作用.结果表明,化合物6作为铜离子荧光探针,受常见离子干扰较小,对于铜离子有着较高的选择性和较低的检出限.
    关键词:吡咯并[2,1,5-cd]中氮茚酰腙衍生物;铜离子;荧光探针
  • 5207.可聚合1,8-萘酰亚胺衍生物掺杂聚硅氧烷复合材料的合成及荧光特性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4-04-15]

    合成了3种可聚合的1,8-萘酰亚胺衍生物,并研究了其在二甲基亚砜(DNSO)溶液中的光物理性质.这些化合物表现出的光物理性质与其电子环境有关.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可聚合1,8-萘酰亚胺衍生物与硅氧烷的共聚物.尽管3种萘酰亚胺衍生物C-4位的取代基不同,但在3-氨内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固凝胶中摩尔分数为0.06%时荧光强度均最大.利用29Si MAS NMR对合成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硅氧烷的缩聚程度影响材料的荧光强度,说明材料中荧光单元的分子运动对材料的荧光性能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可聚合1,8-萘酰亚胺;聚硅氧烷;核磁共振;荧光特性;分子运动
  • 5208.PTEN、p21基因在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中的表达*

    [医药制造业] [2014-04-15]

      目的研究PTEN、p21基因在哈萨克族食管癌中的表达。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PTEN、p21基因在48例哈萨克族食管癌组织及远端无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肿瘤分化、TNM分期、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PTEN基因在癌组织和远端无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5%、45.8%,癌组织高于远端无癌组织(χ2=8.537,P<0.05);p21基因在癌组织和远端无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95.8%、9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4,P>0.05)。PTEN和p21表达与食管癌分化程度、不同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均无相关性。结论PTEN、p21基因可能均不是哈萨克族食管癌的主要致病基因。
    关键词:癌,鳞状细胞;食管肿瘤;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基因,肿瘤抑制;原癌基因蛋白质p21(ras);基因表达;PTEN;哈萨克族;carcinoma,squamous cell;esophageal neoplasms;RT-PCR;gene,tumor suppressor;proto-oncogene proteins p21(ras);gene expression;PTEN;Hazak
  • 5209.高效稠油降解菌DL1-G的筛选及降解特性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14-04-15]

    从大连保税库区稠油污染土壤中分离出1株稠油降解菌DL1-Q经形态观察、生化鉴定、16S rRNA序列及系统发育分析,鉴定该菌株为弯曲芽孢杆菌(Bacillus flexus).菌株DL1-G在第9d对稠油的降解率为39.89%,饱和烃和芳香烃的总含量降低了68.30%;GC-MS分析显示,饱和烃中nC11~nC38、nC6~nC30-烷基环已烷及姥鲛烷(27.179min)、植烷(30.657min)降解完全、未检出,C14~C16二环倍半萜烷及8α(H)-补身烷、8β(H)-补身烷、8β(H)-升补身烷降解率达99%以上,13β(H),14α(H)-C19~C29三环萜烷共降解了36.32%,11种甾烷类化合物共降解了12.04%,芳烃中萘系物、菲系物、芴系物、二苯并噻吩系物、联苯系物、甲基芘系物等都有不同程度降解,其中萘系物、芴系物、二苯并噻吩系物的降解率均达90%以上;菌株DL1-G对多环芳烃(PAHs)中的(葸)、菲、芴、芘、萘的降解率分别达98.55%、97.16%、82.98%、64.85%、63.61%,表明该菌株在稠油污染治理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关键词:稠油;弯曲芽孢杆菌;16SrRNA;筛选;降解特性
  • 5210.基于熵值法和GM(1,1)模型的重庆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14-04-15]

    应用信息熵值反映数据本身的效用值来计算指标权重系数,建立熵权综合评价模型,对重庆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进行了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和灰理论数学建模特点,建立GM(1,1)灰色预测模型,对重庆市生态系统健康进行了动态预测分析.结果表明:2005~2009年期间,重庆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总体水平良好,其中各要索指数评价大小依次是活力指数、恢复力指数、组织结构指数、服务功能指数、人群生活指数;2010~2015年期间,重庆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值将以e0.1268的增速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此外,建立以熵权综合评价为基础的GM(1,1)灰色预测模型对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进行评价,能够得出更客观、更全面的评价结果.
    关键词:熵值法;灰色预测模型;城市生态系统健康;重庆市
首页  上一页  ...  516  517  518  519  520  521  522  523  524  525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