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6247 篇 当前为第 518 页 共 625

报告分类:中文技术报告 检索词:1

  • 5171.疏水性Cosalen/SBA-15的制备及在甲苯选择性氧化中的应用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4-04-15]

    以介孔分子筛SBA-15为载体,先采用y-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进行氨基硅烷化修饰,然后经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TES)疏水修饰后固载双水杨醛缩乙二胺合钴配合物(Cosalen).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元素分析、等离子体发射光谱、X射线衍射和氮气物理吸附等手段对制备的固载型催化剂Cosalen/SBA-15进行了物相结构和修饰程度的表征,并考察了样品对甲苯、苯甲醛和苯甲醇的吸附性能及在甲苯液相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固载型催化剂Cosalen/SBA-15的介孔结构和孔道有序性保持良好,Cosalen通过与氨基配位固载在修饰后的载体SBA-15上,且高度分散,氨基硅烷化和甲基修饰明显增强了其表面疏水性能,对苯甲醛和苯甲醇的吸附量降低.疏水性Cosalen/SBA-15协同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NHPI)催化甲苯液相分子氧氧化反应,无溶剂体系在130℃下反应2h,甲苯转化率达到16.0%,产物中苯甲醛和苯甲醇的总选择性为32.0%,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极性产物深度氧化为苯甲酸.高温不利于苯甲醛和苯甲醇选择性的提高,降低温度至110℃,甲苯转化率达到12.9%时,苯甲醛和苯甲醇的总选择性提高到43.9%.
    关键词:双水杨醛缩乙二胺合钴(Cosalen);SBA-15分子筛;疏水修饰;甲苯液相氧化;N,N-Bis (salicylidene) ethylenediiminocobalt (Cosalen);SBA-15 molecular sieve;Hydrophobic modification;Liquid-phase oxidation of toluene
  • 5172.SiC管中微波辅助芳烃钌(Ⅱ)化合物[(η6-C6H6)Ru(H2iiP)Cl]Cl的合成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4-04-15]

    使用SiC管为反应容器,在微波辐射条件下以[(6-C6H6)RuCl2]2为原料与2-(吲哚基)咪唑[4,5-f]-[1,10]菲啰啉(H2iiP)反应,制得芳烃钌(Ⅱ)化合物[(η6-C6H6)Ru(H2iiP) C1]Cl(1),并对其进行了表征.采用正交实验法确定反应的最佳合成条件为:投料比n([(η6-C6 H6)RuCl2]2)∶n(H2iiP)=1∶2.2,反应温度90℃,微波辐射时间30 min.该反应的平均产率达到96.0%,反应产率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28%,说明微波辐射条件下,在SiC管中能够高产率地制备芳烃钌化合物,并且反应具有良好的重现性.进一步采用MTT方法研究发现,芳烃钌(Ⅱ)化合物1能够选择性抑制MCF-7乳腺癌的生长.
    关键词:2-(吲哚基)咪唑[4,5-f][1,10]菲啰啉;芳烃钌(Ⅱ)化合物;SiC管;微波辅助合成;抗肿瘤;2-Indole-3-imidazole [4,5-f] [1,10] phenanthroline (H2iiP);Arene Ru (Ⅱ) complex;SiC vessel;Microwave-assisted synthesis;Antitumor
  • 5173.HbA1c达标的T2DM患者微量白蛋白尿与血糖波动关系的研究

    [医药制造业] [2014-04-15]

    目的:分析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达标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微量白蛋白尿(MAU)与血糖波动的关系.方法:对131例HbA1c<7.0%的T2DM患者分为高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组和正常UAER组,进行动态血糖监测(CGM),对2组的平均血糖水平(MBG)、血糖波动系数(BGFC)、低血糖(<3.9 mmol/L)时间比、高血糖(>7.8 mmol/L)时间比进行比较,分析MAU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结果:高UAER组糖尿病病程、血尿酸(UA)、空腹C肽、BGFC及高血糖时间比与正常UAER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UAER与糖尿病病程、UA、血糖波动系数呈正相关,与空腹C肽呈负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空腹C肽降低、UA升高、血糖波动系数升高为患者UAER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糖波动是HbA1c控制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UAER升高的危险因素之一.
    关键词:糖尿病,2型;白蛋白尿;血红蛋白A,糖基化;血糖;血糖自我监测
  • 5174.固定化酶化学发光法测定食品中的淀粉含量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用MCM-41介孔分子筛固定α-淀粉酶、葡萄糖淀粉酶和葡萄糖氧化酶,将其用于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体系,可实现对淀粉的快速检测.在酶柱使用温度为55℃,淀粉溶液的酸度为pH =5.0,淀粉溶液的流速为2 r/min的条件下,体系发光强度与淀粉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测定的线性范围为1~150mg/L,相关系数0.999 8,检出限为0.3 mg/L,回收率为97.2%~102.2%,连续10次测定的RSD为2.1%,单次测定能在1 min内完成.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对8个样品的测定结果与国标方法的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MCM-41介孔分子筛;固定化酶;化学发光;淀粉;测定;MCM-41 mesoporous molecular sieve;immobilized enzyme;chemiluminescence;starch;determine
  • 5175.新型磺化聚苯并咪唑的合成及性能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4-04-15]

    以对苯二酚及对氟苯甲腈为原料,合成了1,4-二(4-羧基苯氧基)苯,再经磺化反应合成了1,4-二(4-羧基苯氧基)苯-2-磺酸钠(BCPOBS-Na),并以4,4′-二羧基二苯醚(DCDPE)作为非磺化二酸单体与3,3′-二氨基联苯胺反应合成了一系列磺化聚苯并咪唑(SPBI).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及热重分析等手段对聚合物的结构及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聚合物的特性黏度、溶解性、成膜性及聚合物薄膜的力学性能.
    关键词:磺化聚苯并咪唑;1,4-二(4-羧基苯氧基)苯-2-磺酸钠;溶解性;力学性能
  • 5176.PCI术后血清IL-8/IL-10比值变化及相关因素分析

    [医药制造业] [2014-04-15]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白细胞介素(IL)-8/IL- 10比值的变化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患者103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单纯造影组(SA1组)31例、稳定型心绞痛PCI组(SA2组)3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PCI组(UA组)38例.检测各组患者PCI术前及术后24 h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IL-8及IL-10水平.结果:(1)SA2组及UA组术后IL-8/IL-10比值高于术前(P< 0.05或P<0.01).(2)术后UA组IL- 8/IL- 10比值均高于SA1及SA2组(P<0.05).(3)术前IL- 8/IL- 10比值及不稳定型心绞痛状态是术后IL-8/IL-10比值的影响因素.结论:PCI术后存在促炎/抗炎细胞因子失衡,机体炎症反应增强,且以术前存在细胞因子失衡状态及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更明显.
    关键词:血管成形术,经腔,经皮冠状动脉;血清;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10;冠状血管造影术;心绞痛
  • 5177.纳豆芽孢杆菌js-1固体发酵低温豆粕的工艺条件优化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以低温豆粕为原料,采用纳豆芽孢杆菌js -1固体发酵,以Fe3+还原力评价粗提物的抗氧化活性为指标进行发酵提取条件优化.首先从装量、基质含水量、接种量、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等5个因子中运用部分因子试验设计筛选出影响固体发酵条件的重要因素;然后在此基础上运用Box - Behnken的中心组合设计原理,采用响应面分析,对固体发酵进行条件优化;最后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运用正交试验设计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最终的优化发酵提取条件为:基质含水量73%,接种量19%,发酵时间94.5 h,乙醇体积分数50%,液固比10∶1,提取时间90 min,提取3次.
    关键词:纳豆芽孢杆菌;固体发酵;豆粕;抗氧化
  • 5178.Mg取代对LiBH4(010)面结构和储氢性能的影响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4-04-15]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研究了Mg取代Li原子对LiBH4 (010)面的晶体结构、H原子解离能及H原子迁移的影响.结果发现,Mg取代后B-H键长增大,更易于H原子的解离.氢空位的出现也使其附近H原子的解离能减小.电子结构计算结果表明,Mg取代Li原子后,减弱了B-H之间的共价作用.通过对氢原子在[BH4]单元之间扩散能垒的计算发现,Mg取代Li原子后,H原子的扩散能垒由4.84 eV降为3.01 eV,表明H原子在体相内更容易迁移.
    关键词:LiBH4;储氢;脱氢;扩散;第一性原理;LiBH4;Hydrogen storage;Dehydrogenation;Diffusion;First-principle calculation
  • 5179.PEB/MMA-AN悬浮接枝共聚反应机理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4-04-15]

    研究了乙烯-1-丁烯共聚物(PEB)弹性体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腈(AN)悬浮接枝共聚反应行为及接枝共聚产物对SAN树脂增韧作用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规律,用凝胶渗透色谱法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对接枝共聚产物进行了表征,分析了接枝共聚反应机理,推算了接枝链分子量.结果表明,体系首先发生链增长自由基向PEB转移终止形成非接枝共聚物(MANL)和PEB大分子自由基引发单体共聚形成接枝链(g-MAN)的反应,接枝反应结束后体系发生明显的非接枝共聚形成非接枝共聚物(MANH)的反应;MANL的分子量低于g-MAN的分子量,而g-MAN的分子量明显低于MANH的分子量;在接枝共聚过程中发生已接枝和未接枝PEB断链并随机再接生成多嵌段共聚物的副反应;在反应初期,接枝链的AN单元含量接近于非接枝共聚物的AN单元含量,在反应中后期前者远低于后者.
    关键词:乙烯-1-丁烯共聚物;接枝共聚反应机理;接枝链分子量;链转移终止;多嵌段共聚物
  • 5180.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对斜生栅藻的毒性效应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14-04-15]

    按照毒性试验标准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BMIM]Cl)对斜生栅藻的影响,测定了半数抑制浓度(IC50)、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藻细胞通透性的变化,观察了80mg/L[BMIM]Cl处理96h对藻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BMIM]Cl对斜生栅藻生长具有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大抑制率增加,叶绿素含量下降,48h IC50、72h IC50和96hIC50分别为103.77、76.44和68.49mg/L.藻细胞对[BMIM]Cl有一定的氧化应激反应,CAT和SOD活性随[BMIM]Cl浓度升高而降低.[BMIM]Cl对藻细胞的细胞膜有一定程度的破坏作用,藻细胞通透性随浓度升高而增大,同时藻细胞的超微结构受到了[BMIM]Cl的影响,造成质壁分离,叶绿体片层断裂,线粒体嵴数量减少.
    关键词: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斜生栅藻;半数抑制浓度;酶活性;叶绿素含量;细胞通透性;超微结构
首页  上一页  ...  513  514  515  516  517  518  519  520  521  522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