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2021-12-03]
1-10月,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680.43亿元,增长15.8%,两年平均增长7.3%,比前三季度两年平均低0.2个百分点。工业的34个行业中,18个行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速比前三季度提高。“2+1”产业中,电子行业增加值增长16%,两年平均增长9.5%,比前三季度两年平均低0.4个百分点;石化能源新材料行业增加值增长13.2%,两年平均增长5.8%,比前三季度两年平均低0.2个百分点;生命健康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8%,两年平均增长4.2%,比前三季度两年平均低0.2个百分点。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6.3%、16.7%,两年平均增长分别为8.3%、9.9%,分别高于规上工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速1、2.6个百分点。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21-12-01]
据营销月报统计(剔除了因营销统计企业数量增减对合计钢材销量增减的影响),10月份,重点统计钢铁企业销售钢材5294.77万吨,同比下降28.81%;钢材日销水平为170.80万吨,日销环比下降8.81%。其中,国内销售钢材5187.93万吨,同比下降28.83%;直接出口钢材106.84万吨,同比下降27.68%。当月钢材产销率为96.85%,环比下降6.69个百分点,同比下降3.22个百分点。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21-12-01]
10月份,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保持增长;出口交货值增速放缓;收入利润持续增长,企业经营状况继续改善;投资增速稳中有降。
[医药制造业,卫生和社会工作,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2021-12-01]
医疗防护用品不但种类多,而且有各自的标准。目前,我国医用防护用品产业缺知名品牌、资源配套不全、应急能力有待提高;某些医用防护用品的行业标准还有待完善。在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冲击下,医护人员防护意识已有所提升,但还需进一步推广防护知识,加强防护培训。应将医用防护物资纳入国家储备物资,予以科学储备,以便在急需时能够合理、及时调用。预计未来医用防护用品产量将持续上升,新型材料的医用防护用品和智能防护系统将逐步占领市场。同时,医用防护物资的防护能力也将得到增强。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医药制造业,卫生和社会工作] [2021-12-01]
吻合器是外科手术中替代传统手工缝合的医疗器械,它主要用于对人体内各种腔道和病变组织的离断、切除、吻合以及对器官功能的重建。根据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及吻合器行业协会的研究数据,全球吻合器市场规模将由2017年的33.8亿美元增加至2022年的47.8亿美元,年增长率达到7.2%;中国吻合器市场规模由2014年的36亿元增加至2019年的107亿元,年增长率为17%。但我国吻合器行业产业集中度总体偏低,呈现小而散的状态,还没有形成规模化发展格局,并且,我国吻合器产业创新能力偏低,产品同质化严重。预计未来,手术微创化、器械操作智能化将是吻合器行业发展大势所趋,基层医院放量、区域医保覆盖将促使吻合器市场高速发展,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将更好地促进国产吻合器实现进口替代。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卫生和社会工作,医药制造业] [2021-12-01]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当代口腔医学模式逐渐由传统诊疗向数字化精准诊疗转变。利用数字化技术实现精准、高效、舒适的个性化口腔诊疗已成为口腔医学发展的未来方向与客观需求。本文阐述了2019年我国数字化技术在口腔医疗器械领域的应用状况,对数字化口腔医疗器械及其相关技术做了一些总结与对比,指出了一些领域的不足之处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从数字化口腔医疗整个过程来看,未来CBCT、3D打印、AI技术/CAD/CAM、医疗机器人等数字化技术将会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构成口腔临床完整的数字化治疗体系。
[专用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卫生和社会工作] [2021-12-01]
目前,抗凝治疗作为症状性房颤的一线治疗方案,在各个国家的治疗成功率和覆盖率均不尽如人意,但左心耳封堵术远期疗效已被多个临床试验证实,并迅速在全球得到普及。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外左心耳封堵器市场进展,在梳理相关数据基础上,指出我国目前行左心耳封堵术的患者数量居全球第二。2018年我国可完成左心耳封堵术的医学中心数量超过200家,其中已完成超过100台左心耳封堵术的医疗中心有11家。左心耳封堵的治疗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浙江、江苏等沿海发达地区和省会中心城市。最后,本文认为左心耳封堵器在我国市场应用前景广阔,经济价值潜力巨大,基层执业医师能力的提升有利于促进左心耳封堵术的基层推广等。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卫生和社会工作,医药制造业] [2021-12-01]
本文以SEEG(立体定向脑电图)为代表阐述了颅内脑电采集器械的行业现状,分析了颅内脑电采集器械市场增长的瓶颈所在。2014年后颅内脑电采集器械被正式引入中国,呈现了高速的增长。2019年,国内开展SEEG癫痫诊疗手术的医院已有100家左右,其中癫痫中心的数量超过30家。但我们同时要看到,虽然SEEG癫痫诊疗手术的增长非常迅速,但相比于巨大的需求,其仍面临着严重的供给短缺;耗时长,对医疗资源占耗大;费用比较高。基于此,本文提出:①以充分的市场竞争降低耗材价格;②通过先进器械的应用降低手术门槛;③以AI取代繁重重复工作,提高SEEG临床诊疗效率。
[医药制造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卫生和社会工作] [2021-12-01]
广东省医疗器械产业具有区域性、聚集性、集中性分布的特点,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生产产品数量稳定快速增长,产品类别日趋完善,龙头企业集聚效应得以发挥。产业政策方面,广东省扎实推进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试点工作,大力鼓励医疗器械创新产品研发,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创新机制,多部门协作推出医疗器械创新政策;监管方面,广东省药监局扎实推进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不断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力度,建立了涵盖医疗器械研制、生产、经营、使用、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的全生命周期监管体系,为保障公众用械安全和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广东省医疗器械行业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企业运营成本居高不下,产业链配套存在短板;基础研究相对薄弱,缺少尖端核心技术,高端医疗器械研发创新不足;等等。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卫生和社会工作,医药制造业] [2021-12-01]
江苏省医疗器械产业规模稳步增长,产业集聚度越来越高,产品门类比较齐全,不断利用外资借势提质,骨干企业实力不断增强,区域特色布局逐渐形成,综合创新能力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优势。新组建的江苏省药监局,不断加强部门协作和区域合作,拓展国际交流合作空间,促进政企良性互动,加大创新探索力度,完善监管制度机制和方式方法,不断增强监管的专业性、权威性,大力促进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但江苏省医疗器械产业仍存在较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产业结构瓶颈亟待突破、企业创新成本相对较高、专业人才仍然存在缺口、监管支撑力量需要加强等。未来需要进一步拓宽延伸产业发展空间、加强区域协同创新发展、促进高端医疗器械研制、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增强监管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