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业] [2024-04-12]
2 月美国新能源汽车销量 12.5 万辆,同比+14.2%,环比+8.0%,渗透率 9.6%,环比-0.8pct;剔除特斯拉后其余车型销量 7.1 万辆,同比+44.2%,环比+14.6%。2月各车企逐步摆脱补贴退坡影响,部分车型补贴已恢复,环比有所回升,除特斯拉外的其余补贴退坡车企2月销量环比+43.9%,回升显著,其中福特、宝马集团销量环比+29.7%、+39.1%,以此判断补贴退坡的影响正在减小。预计美国 2024 年新能源车销量 180 万辆,同比+21%。
[采矿业] [2024-04-09]
2024 年 3 月 18 日,国家统计局发布 2024 年 1-2 月能源生产情况:煤炭:原煤生产有所下降,进口较快增长。1—2 月份,规上工业原煤产量 7.1 亿吨,同比下降 4.2%,上年 12 月份为增长 1.9%;日均产量 1175 万吨。进口煤炭 7452 万吨,同比增长 22.9%,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教育] [2024-04-09]
区别于市场对于部分非学科领域监管的模糊理解,我们认为以素养教育为主的课程形态符合教改方向和政策要求。民促法及教改政策的修订有其延续性:应从财政、人口的时空格局及教育目标等理解校外培训可作为校内教育“有益补充”的逻辑。除业绩外,应关注产品形态:注重综合学习能力、实践、探究、思辨、道德情操等的素养教育改革推行已久,校外培训机构的素养类课程尽管包含一定知识内容,但其教学目标、手段、评价等以素养能力而非“提分/升学”为导向,符合教改方向。
[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24-04-09]
上周机械设备指数上涨 2.23%,沪深 300 指数上涨 0.20%,创业板指下跌 0.92%。机械设备在全部 28 个行业中涨跌幅排名第 6 位。剔除负值后,机械行业估值水平(整体法)27.4 倍。上周机械行业涨幅前三的板块分别是轨道交通设备、风电设备、光伏设备;年初至今涨幅前三的细分板块分别是轨道交通设备、航运装备、工程机械。
[金融业] [2024-04-08]
目前,常见的投资型行业分类存在着时效性较低和单一性问题。在进行自下而上的行业重构研究时,研究者往往会遇到三大难点:1)多样性:单一的行业映射缺点愈发严重,该如何给出连续型的行业分类;2)可认知性:聚完类之后的行业该如何认知,每一个行业到底代表什么;3)应用性:若能构建出满足多样性的连续型分类,重构完之后应当如何应用。
[金融业] [2024-04-07]
2024年1月,居民固收类资产配置意愿强于权益类。1)2024 年 1 月居民增配公募基金,份额环比 2.11%;其中权益型基金份额增速 -1.40%,债基增速-1.33%,货基份额增速 6.10%。新发基金环比大幅下降,对公募基金份额增量贡献较小,其中权益类新发基金环比 -67.31%,债券类环比-80.52%。2)居民减配私募基金,环比-1.2%。新发基金规模环比下滑,且不足以弥补存续规模的下降。3)居民减 配私募资管,权益类和固收类私募资管计划均被减配,固收类产品减配幅度-1.54%略低于权益的-3.58%。新发规模环比提升不足以弥补存续规模的下降,其中固收类产品新发规模环比正增长,权益类产品新发规模环比负增长。4)上市保险公司保费收入同比-1.48%。
[医药制造业] [2024-04-01]
当前,SORA 颠覆科技想象,创新药进入全球市值十强,人类社会处于奇点突变与新技术涌现的史无前例的新纪元。我们梳理了全球 20 多万项临床试验、3000 多家医药医疗上市公司、近 15 年全球重磅药大单品及其适应症与靶点,以及创新药产业链上游 CDMO(合同定制研发生产企业)与下游医药商业的情况及海量数据,得出 3 大结论:(1)创新药是高科技,成果兑现中:(2)中国创新药崛起中(见正文数据);(3)全球创新药压力与机会并存,热点迭出,将是高成长投资标配。我们总结了创新药产业链 2024 年值得关注的 10 大关键词与创新药 4 大热点赛道,以期给投资者与行业企业有益的参考。
[专用设备制造业] [2024-03-20]
上周医药生物(申万)板块涨幅为 12.25%,在申万 32 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 11 位,医疗器械(申万)板块涨幅为 11.42%,在 6个申万医药二级子行业中排名第 5 位,跑输医药生物(申万)0.83 百分点,跑输沪深 300 指数 0.72 百分点。截止 2024 年 3 月 5 日,医疗器械板块 PE 均值为 30.66 倍,在医药生物 6 个二级行业中排名第 1,相对申万医药生物行业的平均估值溢价 20.26%,相较于沪深 300、全部 A 股溢价 195.68%、136.01%。
[汽车制造业] [2024-03-19]
1)国内车市稳中向好,再购催生增量。车市主力已切换至再购用户,2022年再购占比68%(6连涨);细分来看,2022年车市增购/换购占比分别为26%/42%,对应534/863万台(同比 +50/ +37万台)。未来,增换购将成为车市增长主力,预计占比突破70%。2)存量为王,车市“1+N”趋势明显。我们分别对车市的A0-D级细分市场、10万以上细分市场进行梳理,得出观点:1)B/C/D级车市增量明显、占比扩大;2)车市进入置换高峰期,25万以上销量增长。3)我们预计2024年增换购增量122万台,中高端车型深度受益。1)换购用户对空间、补能、智能化等因素要求比较全面,问界/理想有望深度受益;特斯拉/蔚来/小鹏/极氪等纯电车企亦受益;2)增购用户以日常代步、越野等场景为核心诉求,坦克/方程豹等越野品牌、特斯拉/ 蔚来/小鹏/极氪/欧拉等品牌将受益。
[汽车制造业] [2024-03-18]
2024 年 1 月中汽协口径(含商用)国内新能源车销量 72.9 万 辆,同/环比+79%/-39%;乘联会口径国内新能源乘用车批售 68.2 万辆,同/环比+75%/-38%,渗透率 32.6%,环比-8.2pct。受到春节假期影响,预计 2 月国内电车批售 50 万辆(含商用),同比-4.6%,环比-31%,预计 Q1 整体电动车销量 210 万辆,同比+32%,看好行业春季复苏。2024年中性预期下展望销量1140 万以上,行业增长依旧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