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6247 篇 当前为第 279 页 共 625

报告分类:中文技术报告 检索词:1

  • 2781.一种节流流量传感器测量滞后的校正方法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15-05-10]

    针对节流流量传感器的测量滞后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GM(1,1)模型的预测校正方法。该方法首先依据新陈代谢模型对测量数据进行实时更新,然后利用自适应滤波法对新老数据给予不同的权重值,最后基于这些测量数据建立GM(1,1)模型预测下一个数据,并用预测得到的数据来代替节流流量传感器即将显示的数据。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地解决节流流量传感器的测量滞后问题,平均相对误差小于0.38%,该方法能够满足实际工程的需要。
    关键词:节流流量传感器;测量滞后;GM(1,1)模型;自适应滤波法;新陈代谢模型
  • 2782.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不育不孕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医药制造业] [2015-05-10]

    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是叶酸代谢通路中的关键酶,在编码该酶的MTHFR基因中已发现多种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可能导致该酶活性的降低。该酶维持体内同型半胱氨酸正常水平及参与DNA的合成。MTHFR基因多态性被发现可能与男性不育及育龄女性复发性流产有关,将可能导致体内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DNA合成障碍及低甲基化反应,使人体叶酸代谢发生障碍。本文就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对男性不育、育龄女性复发性流产的影响进行综述。
    关键词: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不育不孕症
  • 2783.“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清清颗粒中10种指标成分

    [医药制造业] [2015-05-10]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测定清清颗粒中10种主要活性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以黄芩苷为内参物,建立其与其他9种成分(没食子酸、白芍苷、芍药苷、甘草苷、甘草酸、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小檗碱)的相对校正因子,并用该校正因子进行计算,实现一测多评;同时采用外标法对这10种成分进行含量测定,通过比较2种方法的结果来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结果 "一测多评"法的计算值与外标法实测值之间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一测多评"法可用于清清颗粒中10种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可靠,结果准确,能有效、快速控制该制剂质量。
    关键词:清清颗粒;一测多评;相对校正因子;高效液相色谱法;质量控制
  • 2784.中药复方胃肠安对人SGC-7901胃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

    [医药制造业] [2015-05-10]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胃肠安对人SGC-7901胃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抗肿瘤机制。方法将45只SGC-7901胃癌移植瘤裸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胃肠安低、中、高剂量组(剂量分别为15,30,60mg·kg-1,灌胃给药)。记录4组小鼠肿瘤生长以及生存情况,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F-PCR)分析肿瘤组织中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Bcl-2和Bax)的表达情况,采用TUNEL染色法分析不同处理肿瘤组织中肿瘤细胞凋亡指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胃肠安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肿瘤生长明显被抑制、生存率明显增加(P
    关键词:胃肠安;胃癌;凋亡;肿瘤生长;凋亡指数
  • 2785.UGT1A4基因多态性的种族差异及对拉莫三嗪血药浓度的影响

    [医药制造业] [2015-05-10]

    目的考察UGT1A4 70C>A、UGT1A4 142T>G在中国南方人群分布,并与其他种族比较,明确其对拉莫三嗪稳态谷浓度的影响。方法纳入119例中国南方地区单用拉莫三嗪的癫痫患者,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拉莫三嗪稳态谷浓度,直接测序法对UGT1A4 70C>A、UGT1A4 142T>G进行基因分型,比较不同种族间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分析不同基因型对拉莫三嗪浓度的影响。结果UGT1A4 70C>A在中国南方人群中均未发现A等位基因突变,而欧美人群中突变频率为6%~9%。UGT1A4 142T>G在中国南方人群中突变的G基因频率(26%)显著高于欧美人群(3%~11%)、土耳其人群(13%)及日本...
    关键词:UGT1A4;基因多态性;种族差异;拉莫三嗪;血药浓度
  • 2786.脂微球化前列腺素E1在严重下肢缺血患者中的短期疗效

    [医药制造业] [2015-05-10]

    目的观察脂微球化前列腺素E1(PGE1)在严重下肢动脉缺血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05年7月至2013年3月期间,82例下肢动脉硬化所致严重下肢缺血(CLI)并且无法行手术或者腔内血管重建的患者临床资料,以及治疗2周前后下肢静息痛疼痛分级情况、额外镇痛药物的应用和踝肱指数变化,从而评价脂微球化PGE1的短期疗效。结果 82例患者下肢静息痛改善的总有效率为75.6%,第2周患者平均额外镇痛药物的应用较第1周显著减少(P0.05)。治疗前后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脂微球化PGE1能在短期内显著改善CLI患者的静息痛症状,不良...
    关键词:脂微球化前列腺素E1;严重下肢缺血;静息痛;镇痛药物
  • 2787.线粒体12SrRNA突变与耳聋相关性研究进展

    [医药制造业] [2015-05-10]

    耳聋是影响人类健康和造成人类残疾的常见疾病,它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遗传性耳聋包括综合征型耳聋和非综合征型耳聋,其中,线粒体12S r RNA基因突变与其甚是关系密切,位于12S r RNA解码区的A1555G、C1494T、961del T/ins C(n)等突变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耳毒性和非综合征型耳聋密切相关。A1555G和C1494T的致聋机理已得到确定:A1555G或C1494T突变在12S r RNA的A区形成一个新的结合碱基对,使12S r RNA的二级结构与细菌的1 6S r RNA更为相似,促进了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与之结合,使得带该类突变的个体在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后...
    关键词:线粒体DNA;12S rRNA;耳聋;基因突变
  • 2788.2010—2012年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医药制造业] [2015-05-10]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特征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2012年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情况和耐药性变迁。结果在检出的316株鲍曼不动杆菌中,临床标本来源以痰液为主,占74.1%;临床科室分布以重症监护病房(ICU)为主,占39.6%;在所测试的抗菌药物中,其耐药性总体呈上升趋势并显示了多重耐药,尤其是ICU。结论近3年来,我院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及耐药性总体呈上升趋势,以亚胺培南的耐药性上升较为明显,在耐药性监测中显示了多重耐药性,特别是ICU,需引起临床关注。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院内感染;耐药性;抗菌药物;临床分布
  • 2789.Actinoplanessp.N902-109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及分析

    [医药制造业] [2015-05-10]

    Actinoplanes sp.N902-109是继吸水链霉菌ATCC292953后分离的第二株能够产生雷帕霉素的放线菌。采用Roche 454GS FLX测序技术和Sanger法PCR测序技术,我们首次完成了Actinoplanes sp.N902-109全基因组序列测定。Actinoplanes sp.N902-109基因组为环状,长度为9228054bp,GC含量71.3%,编码8212个蛋白,其中5460个编码蛋白被注释有明确的生物学功能。应用Anti SMASH和NRPS predictor软件预测基因组中存在22个次级代谢生物合成基因簇,包含首次鉴定的完整的游动放线菌来源雷帕霉素生...
    关键词:Actinoplanes sp.N902-109;基因组测序;雷帕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
  • 2790.川崎病致右冠状动脉闭塞1例

    [医药制造业] [2015-05-10]

    川崎病(KD)又名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该病病因至今未明,婴幼儿高发,成人发病罕见,属于急性血管炎性综合征。主要影响中小型动脉,特别是冠状动脉。冠状动脉炎在川崎病急性期后可持续存在,形成冠状动脉瘤(CAA)、血管腔狭窄,发生率可达25%。CAA常不能自行消退,引起血管内膜增生及血栓形成,造成冠状动脉狭窄,加之瘤内血液滞留,易导致心肌梗死或心源性猝死。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成人川崎病致右冠状动脉闭塞病例报道如
    关键词:川崎病;冠状动脉闭塞;冠状动脉瘤;血管内膜增生;急性期;心源性猝死;冠状动脉病;血管炎;血管腔;血栓形成;
首页  上一页  ...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