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2019-09-24]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019-09-24]
2019年7月,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1.1%,较上月回落0.8个百分点,已经连续三个月出现回落,主要是受高温多雨等季节性因素影响。尽管指数回落,但是仍运行在扩张区间,结构性调整继续凸显。1~7月,物流需求增速继续回落,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163.8万亿元,同比增长5.9%,增速比上半年回落 0.2个百分点。2019年7月,物流科技领域不少平台获得融资。据不完全统计,唯智信息、车满满、快先森三家平台融资总计超亿元。7月份。除了韵达之外的其它三家快递公司单票都呈现下滑趋势。
[制造业] [2019-09-24]
7 月份,工信部对 2018 年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 险补偿试点工作拟补助项目进行了公示,其中获得补助的企业值得 重点关注。科创板正式开始交易,总体来看表现良好。重点产品方 面,本月受房地产业降温影响,铝材产量同比下滑,但铝合金受汽 车行业回暖带动产量同比降幅有所收窄;多晶硅产量环比增长,同 比大幅上涨;动力电池装机量环比出现下跌。投资方面,私募投资 有所回暖。价格方面,化工新材料价格上涨,特钢价格继续下滑, 多晶硅价格保持稳定。资本市场方面,新材料板块表现亮眼。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19-09-24]
2019 年 1~7 月,新能源行业运行情况良好。1~7月,风电行业投资完成额 366 亿元,同比增长 51.6%;新增装机 1027万千瓦,同比提升 8.56%;发电量 2393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9.5%。同期,太阳能发电行业完成投资 50 亿元,同比减少 34.3%;上半年新增装机 1140 万千瓦,其中光伏电站 682 万千瓦,分布式光伏 458万千瓦。同期,核电累计完成投资 165 亿元,同比下降 31.1%;新增装机量 234 万千瓦,同比提升 5.88%。值得注意的是,补贴“迟到”,光伏发电企业被迫“早退”;抢装年遭遇供应链紧张,陆上风电需平稳向平价过渡。
[汽车制造业] [2019-09-23]
7 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年内首次出现下降。当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8.4 万辆和 8 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 6.9%和 4.7%。1~7 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70.1 万辆和 69.9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 39.1%和 40.9%,增速较上年同期分别放缓 45.9 个、56.2 个百分点。具体来看,纯电动车产销增速高于插电式混动车;新能源乘用车仍占据绝对比重,新能源商用车较为低迷。
[医药制造业] [2019-09-23]
供给:7 月,医药行业生产动能继续上升。7 月,医药行业工业增加值为 7.4%,增速较 6 月提高 1.5 个百分点。1~7 月,医药行业工业增加值为 6.7%,增速较 1~6 月提高 0.1 个百分点。需求:7 月,药品零售市场需求平稳,中西药品零售总额保持稳定增长。1~7 月,中西药品零售总额为 3423.6 亿元,同比增长 11%,增速较1~6 月提高 0.1 个百分点。7 月,中西药品零售总额为 485 亿元,同比增长 11.6%,环比下降 5.2%。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19-09-23]
7 月,有色金属行业生产保持相对较低速增长,月度产量增速略有提升;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增加,基本有色金属价格多数呈下滑态势;避险需求增强,黄金价格维持高位;全球贸易局势依然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国际贸易环境日趋复杂,有色金属产品出口额保持相对平稳,进口额同比下降;受资金趋紧、环保压力等方面的约束,有色金属行业冶炼投资继续下滑,但降幅有所收窄。
[房地产业] [2019-09-20]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保持个人住房贷款合理适度增长,严禁消费贷款违规用于购房,加强对银行理财、委托贷款等渠道流入房地产的资金管理。加强对存在高杠杆经营的大型房企融资行为的监管和风险提示,合理管控企业有息负债规模和资产负债率。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19-09-20]
为全面了解可再生能源法的实施情况,解决法律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加快可再生能源生产和高效利用,加快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国人大常委会启动可再生能源法执法检查。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19-09-20]
新中国成立是中国电力工业发展的重大转折点。70 年来,中国电力工业经历了由弱变强、由落后变先进的发展历程,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发展成就:第一,发电能力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世界落后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发电量和发电装机容量增长上千倍,为中国经济建设提供了价格可承受的电力供应;第二,电力供应从难以保障进入高可靠性水平阶段,电网规模稳步发展,电压等级不断提升,建成世界上覆盖范围最广、能源资源配置能力最为强大、运行水平最高的电网;第三,电源结构从一煤独大到多种能源发电并举,清洁能源装机规模和发电量不断扩大,电源结构持续优化;第四,电力工业技术水平和装备能力大幅提升,特高压输电技术、新能源发电并网技术、核电技术和发电设备生产能力步入世界先进行列;第五,电力技术创新与电力国际合作取得重大进展,电力体制机制日趋完善。中国电力工业发展为中国经济 70 年快速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电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