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业] [2022-03-01]
智能汽车逐渐成为继手机之后下一个重要的移动互联智能 AI 平台。软件定义汽 车时代来临,科技巨头跨界而来、新势力风头正劲,与传统整车厂在产业巨变 的转型期碰撞。我们复盘过去 15 年的全球智能手机产业:iPhone 给苹果带来 创新者红利之后,市场开始进入“总量高增长、百家争鸣”的阶段,此后进入 “总量低增长、市场集中度提升”阶段。
[汽车制造业] [2022-03-01]
据新华社,2 月24 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发表电视讲话,决定对乌克兰部分地 区发起军事行动;美国总统拜登就该军事行动发表声明,称美国及其盟友将 做出一致回应。据欧洲商会,2021 年中国汽车品牌在俄销量合计约11 万辆, 占俄罗斯当年汽车销量的6.7%;在俄销量较高的中国品牌包括长城(601633 CH),奇瑞(未上市)和吉利(175 HK)。我们认为,尽管短期来看俄乌冲 突可能导致俄罗斯经济承压,对其汽车消费产生冲击,但中国品牌目前在俄 销量较低,对华汽车行业影响有限;中长期来看,中国品牌受地缘政治影响 较小,在俄发展前景仍向好。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22-03-01]
智能控制器是终端产品的“神经中枢”和“大脑”,下游应用广泛。智能控 制器是电子产品、设备、装置及系统中的控制单元,一般以微控制器 (MCU)芯片或数字信号处理器(DSP)芯片作为核心部件,通过内置 相应的计算机软件程序以实现特定的感知、计算和控制功能,在终端产 品中扮演“神经中枢”及“大脑”的角色。智能控制器下游应用涵盖各行各 业,主要应用于汽车电子、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及工业设备装置、智能 家居、锂电池、医疗设备及消费电子等领域。随着下游产业逐步进入智 能化时代,终端产品不断更新换代,未来将更加智能化、集成化和人性 化,为智能控制器行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
[汽车制造业] [2022-02-27]
汽车的智能化是汽车电动化后的重要发展方向,如何通过基金参与智能汽车主题的投资?本文将通过持股偏好、细分领域投资、业绩分析等方面,综合筛选智能汽车主题相关基金作为投资参考。通过构建智能汽车产业链股票池,并根据股票池的个股以市值加权的形式编制产业链指数。该股票池主要覆盖产业链上中下游,上游主要包括智能汽车所需要的功能性零部件,中游主要包括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整体方案的解决,下游主要包括乘用车、商用车和以物联网为主的配套服务。经统计,智能汽车产业链近两年收益率为88%,上游、中游和下游的收益率分别为75%、87%和108%,其中智能座舱/智能驾驶近两年收益率162%,是收益最高的细分行业。
[汽车制造业] [2022-02-27]
1 月汽车产销同比小幅增长,新能源车产销同比持续高增,一季度汽车市场有望稳中向好:1 月,汽车产销分别达到242.2 万辆和253.1 万辆,环比分别减少16.7%和9.2%,同比分别增长1.4%和1.1%。1 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45.2 万辆和43.1 万辆,环比分别下降12.7%和18.8%,同比分别增长133.4%和140.5%。展望一季度,一方面,芯片供应有望持续缓解,各地政府将出台稳增长政策支撑市场需求,乘用车企业较高的全年生产目标也有望支撑一季度产销;另一方面,芯片短缺与散点疫情仍存,且政策红利基本消失叠加需求不足影响下,商用车也将进入调整期,预计汽车市场将呈现平稳发展态势。
[汽车制造业] [2022-02-27]
根据中机中心,22 年1 月乘用车终端销量218.9 万辆,同比下降3.9%,环比下降0.8%。综合考虑乘用车终端销量正常季节性规律、春节日期位置不同造成的扰动以及新能源车补贴退坡影响等因素,我们维持1 月乘用车终端销量表现不错的观点。工资是消费能力和消费信心的领先指标,根据国家统计局, 21 年全年全国居民人均累计工资性收入较19 年同期平均复合增速为6.9%,逐步修复至接近15-19 年8%-9%的增速中枢水平下轨(21 年Q1 人均工资性收入较19 年同期的两年平均复合增速为6.0%),工资增速水平逐步恢复有助于未来消费信心和乘用车需求回升。考虑到过去几年形成的乘用车终端销售低基数,未来的反弹或将继续呈现斜率不高、持续时间较长的特征。
[汽车制造业] [2022-02-24]
分系别:自主品牌产品力及竞争意愿持续提升,为2021年乘用车市场最重要的增量来源以长安、吉利、长城、比亚迪为代表的自主车企产品力和竞争意愿持续提升,2021年自主乘用车份额达45%,较去年+6pct。在特斯拉放量带动下,美系市占率略有提升,全年美系对乘用车增速贡献1.1%;日系、德系受芯片和电动化转型较慢影响,表现欠佳。自主品牌成为乘用车市场最重要的增量市场。
[汽车制造业] [2022-02-24]
1 月上险217 万辆、同比-4%、环比+0.4%,超过此前我们乐观预期,延续了12 月开始的好于预期状态(2-4Q21 持续低于预期),我们估计受到经济下滑趋势趋缓(M1 有拐点趋势)、芯片逐步缓解订单交付提速的双重提振。按出口17 万辆,本月渠道库存-17 万辆,库存去化情况超预期(此前预期大致持平)但依然幅度弱于历史季节性,主要是本月上险超预期、批发略低于预期,显示芯片在回补,但过程有波动。
[汽车制造业] [2022-02-24]
国信汽车核心观点:特斯拉放量降本持续驱动业绩,关注后续智能驾驶技术及盈利模式的创新。凭借细分领域优势车型Model 3/Model Y 产销量持续突破,特斯拉已实现连续十个季度、再次年度盈利,2021 年完成93.6 万辆交付量水平,2022 年产销规模有望超百万。随标准续航版Model3/Y 全面搭载磷酸铁锂电池,预计特斯拉车型中磷酸铁锂电池渗透率将持续提升。特斯拉有望凭借磷酸铁锂在成本及安全性上的优势,车型价格实现持续下沉而覆盖更大市场。随Model 3/Y 产销量持续突破,成本控制不断优化(2021 年在单车均价下降7%的情况下毛利率同比增长4.12pct),同时能源业务(4680 电池测试顺利、新Megapack 工厂产能40Gwh)及智能驾驶业务(FSD 订阅模式推出)持续发力,特斯拉盈利水平有望持续上行。
[金融业] [2022-02-24]
智能汽车的架构变革已从“机械定义-硬件定义”向“软硬件共同定义-生态定义”跃升。智能汽车于2022 年起实现大规模量产落地,智能化的“高光时刻”来临。并且在2022 年至2025 年,主机厂采取“硬件预埋”方式致使具备自动驾驶能力的车型逐步铺开,渗透率也将加速提升,汽车“智能化”迈入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