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业] [2022-06-26]
当前汽车行业面临着排放标准逐步提升,居民汽油消费价格持续高位,新能源车制造成本持续上涨等多重难题,而轻量化在面对上述难题时优势明显,是汽车行业大势所趋,并且国家也在多项政策中倡导轻量化。相比传统燃油车而言,新能源车企推行轻量化的动力更强,因为汽车减重可以在同等条件下降低电池成本,新能源车企会直接受益。
[汽车制造业] [2022-06-26]
2022年6月21日,理想汽车发布第二款车型,全尺寸家庭智能旗舰增程式电动SUV ——L9(X01)。L9 售价45.98 万元,长宽高 5,218x 1,998 x 1,800 mm,轴距 3,105 mm。L9 Max 在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动力系统、内外饰方面均有突出表现。我们预计,L9 Max 作为引
领行业“第三智能空间”打造的现象级产品,有望接棒理想ONE,成为月销过万的爆款车型,助力理想在新能源高端市场实现份额突破。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 [2022-06-26]
早在2002 年,高通就基于其无线通信技术与通用汽车联合推出了安吉星车载网联解决方案,之后相继推出3G、4G、5G 解决方案,并于2014-2021 年间相继发布四代座舱平台,目前高通汽车业务主要专注于数字座舱、车载网联以及C-V2X、ADAS 与自动驾驶、云侧终端管理四大领域。高通引领着智能座舱的变革,如果说第一代数字座舱平台602A 是高通将汽车定义为智能终端的初步尝试,那么820A 以及SA8155P 两代座舱平台则使得高通快速抢占市场,一举奠定座舱域芯片龙头的地位。
[汽车制造业] [2022-06-23]
技术革新将促进行业产业链的变革。在新能源乘用车的快速发展下,新势力、传统车企以及新进入者均积极布局,预计国内新能源市场将加速进入淘汰阶段,产品力将成为新能源车市场竞争的关键要素。在新能源整车行业竞争格局改变的同时,预计零部件供应体系也将迎来变革,以特斯拉为代表的车企引领系列技术创新,提供零部件供应商更多机会;在智能汽车渗透率提升过程中,布局智能化相关领域的供应商有望在市场竞争中取得先机。
[批发和零售业] [2022-06-23]
综上,我们认为当前消费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较为积极乐观,随着我国疫情管控效果和疫苗普及的进一步推进,本轮疫情影响程度逐步渐弱,国内经济有望逐步恢复至前期增长轨迹;同时伴随居民的消费信心以及国内消费市场活力稳健恢复,2022 年社消增速也将进一步向疫情前水平靠拢。为了合理引导消费市场预期,结合商务部《“十四五”商务发展规划》中的2025 年国内消费市场发展规划,我们保守预测2022 年全年社消同比增速大概范围为4.5%-5.5%。
[批发和零售业] [2022-06-23]
2022 年 5 月社零总额同比增速-6.7%、环比+4.4pcts,好于预期(-7.6%)。疫情冲击下至暗时刻已过,可选品类如期好转、降幅收窄,必选粮油食品延续坚挺,但以餐饮为代表的受制于场景限制的线下消费环比改善仍弱。经济承压背景下政策预期对消费行业修复具有明确的拉动作用,将是持续性的核心影响因素。投资端,短期继续推荐以修复预期为主导的出行产业链,但消费整体配置时点已近,建议积极增配白酒、运动、食品等消费主赛道。
[汽车制造业] [2022-06-23]
蔚来发布ES7 及2022 款866 车型,智能化再上台阶。蔚来正式发布新车型ES7,为首款纯电大五座 SUV,价格为46.8-54.8 万,填补了ES6/ES8之间的细分市场。该车型延续蔚来智能化高端产品定位,在性能、智能化及车内空间上配臵相对突出:1)性能端:配备双电机、智能空气悬架及自研底盘域控制器,可实现百公里加速3.9 秒;2)智能驾驶端:与ET7/ET5 相同,硬件配臵4 颗Orin-X 芯片和包括一颗激光雷达、11 颗摄像头在内的33个感知硬件;软件搭载自研NAD 平台,将逐步实现点到点智能驾驶。3)智能座舱:搭载高通8155 芯片和蔚来智能系统Banyan,可实现多屏交互、5G 移动通讯、AR/VR 全景智能体验。4)车内空间:前后排间距宽阔,前排标配女王副驾。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22-06-20]
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环比显著修复,渗透率同比大幅提升。根据Wind、乘联会数据,22 年5 月,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量达到36.0 万辆,同比+91%,环比+27%,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27%,较21 年5 月12%的渗透率+15pcts;22 年1-5 月,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量达171.2 万辆,同比+120%,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23%,较21 年1-5 月9%的渗透率+14pcts。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22-06-20]
根据中汽协数据,2022 年5 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6.6 万辆和44.7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3.9%和105.2%,环比分别增长49.5%和49.6%。累计来看,2022 年1-5月份产销分别完成207.1 万辆和200.3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4.2%和111.2%。从不同车型来看,2022 年5 月份乘用车产销量分别为44.3 万辆和42.7 万辆,同比分别+116.1%和+108.8%,环比分别+51.1%和+52.5%。2022 年5 月份新能源商用车产销量分别完成2.3 万辆和2.0 万辆,同比分别为+78.2%和+51.2%,环比分别+24.5%和+7.5%。
[汽车制造业] [2022-06-19]
根据港交所公告,4月以来多家重点公司开始回购股票(见图7)。其中,长城汽车(2333 HK,买入)6月10-14日已累计回购港股股份2.1亿港元,平均成交价15.2港元/股;比亚迪股份(1211 HK,买入)6月合计回购A股股份18.1亿元人民币,平均成交价328.4元人民币/股;中升控股(881 HK,买入)5月10日-13日回购港股股份超过7千万港元;潍柴动力(2338 HK,买入)5月、6月合计回购A股股份2.6亿元人民币;永达汽车(3669 HK,未评级)管理层4月底增持港股股份649万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