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业] [2022-07-03]
5 月交付量反弹。6 月9 日,乘联会发布5 月乘用车产销数据:5 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36 万辆,同比增长91.2%,环 比增长26.9%,零售渗透率达26.6%,同比提升15pcts,1-5 月累计零售销量171.2 万辆,同比增长119.5%;5 月批发 42.1 万辆,同比增长111.5%,环比增长49.8%,渗透率26.5%,同比提升14pcts,1-5 月累计批发销量189.2 万辆, 同比增长117.4%;5 月新能源乘用车产量43.2 万辆,同比增长123.2%,环比增长46.8%,1-5 月累计194.7 万辆,同 比增长123.2%。5 月纯电动市场“哑铃型”结构有所改善,B 级电动车销量损失仍较大,纯电市场份额环比有所恢复。
[汽车制造业] [2022-07-03]
投资建议:经历了前期大幅调整之后,板块估值已经回到历史较低水平,具备较好的安全边际,基本面的边际改善将对板块 形成有利支撑,建议在密切关注行业需求反弹的同时把握结构性细分领域的机会。投资建议方面:1)关注盈利边际改善的 环节:上游六氟、VC等环节供需紧张状况缓解,价格迎来回调,正极三元/铁锂、电解液环节盈利趋降,电池企业盈利触底 修复,强烈推荐宁德时代、鹏辉能源。2)关注新技术带来的结构性机会:4680放量在即,高镍正极、硅基负极、新型锂盐、 添加剂、碳纳米管等细分环节单位价值量有望提升,强烈推荐杉杉股份、当升科技,推荐新宙邦、璞泰来,关注天赐材料、 中科电气。
[汽车制造业] [2022-07-03]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发布新车型、新配置,有望迎来产品周期的【比亚迪、长城汽车、长安汽车、小鹏汽车、蔚来汽车】;建议关注配套有望成为热销新能源车型的零部件供应商【宁德时代(电新组覆盖)、英搏尔、方正电机】。
[汽车制造业] [2022-06-30]
特斯拉涨价或因需求旺盛,订单外溢将利好中国品牌。继美国特斯拉开启涨价,本周中国特斯拉Model Y 长续航版本上调1.9 万元至39.5 万元。我们认为特斯拉车型终端的需求旺盛是本轮涨价的直接原因。
[汽车制造业] [2022-06-30]
预计2022 年下半年汽车销售将快速恢复。5 月份的汽车销售已经有显著改善,其中乘用车销售的同比降幅收窄至仅1.4%。受益于一系列汽车刺激政策和预期中的供应链改善,预计未来销售复苏将有所加快。
[汽车制造业] [2022-06-30]
2022年5月,新能源车总销量达42万辆,已基本恢复至3月水平,电动化率为26%。从品牌结构看,工厂产能得到一定恢复后,特斯拉、蔚来、理想及小鹏等电动品牌的新能源车销量均大幅回暖,但对比3月,特斯拉、蔚来及小鹏仍下降51%、9%及34%。基于新发车型看,2022年前5个月新能源车型占比同比仍快速提升(达44%);价格带亦有所上升,15-20万车型占比同比提升13pcts、达29%,由15万以下车型向其转移。新发车型电动化占比不断提升、叠加疫情延后需求,有望驱动新能源车进一步渗透,预计6月新能源车销量可达54.3-55.3万辆。
[汽车制造业] [2022-06-30]
5月至今板块正从修复走向成长,基金配置仍有提升空间。2022年初至今汽车板块下跌4.9%,跑赢沪深300 指数7.5%。3 月初-5 月我国汽车行业面临疫情反复下的扰动,随着各级政府的行业稳生产+促消费政策的及时推出及落地,汽车行业及板块指数正逐步从修复走向成长。1 季度末汽车板块基金持仓为2.7%,相较当前板块市值占比4.4%仍有提升空间。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22-06-30]
展望下半年,数字化向纵深发展,海量数据带动AI、半导体等基础算力提升,智能化将加速推进。在全球复杂的政治经济环境下,重点领域的广义国产替代为科技产业提供强力支撑。智能汽车作为数智化趋势下进展最快的场景,将带动智能化、电动化产业链的快速推进。个人与企业的数智化孕育新的增量场景。互联网平台经济有望企稳复苏。国内科技板块经过前期调整,估值性价比已较为突出。建议重点关注智能汽车、半导体、云计算、物联网、工业软件、互联网平台以及信创等相关领域的龙头公司。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22-06-29]
4 月交付量环比近乎腰斩的造车新势力在5 月迎来了回暖。5 月理想汽车交付量为 11496 辆,环比增长 175.88%,同比增长 165.93%,问鼎造车新势力月销量排行榜第一 。小鹏汽车交付量为10125 辆的交付成绩,环比增长12.48%,同比增长78.07%,排名造车新势力月销量排行榜第二。相对而言,5 月蔚来汽车在蔚小理三家中表现相对较差,交付量垫底。5 月蔚来汽车交付量为7024 辆,环比增长38.43%,同比增长4.66%。理想首次披露L9 相关数据和新闻,正式发布时间为6 月21 日,8 月正式交付用户,CEO 李想披露L9 交付数据预期较为乐观。
[汽车制造业] [2022-06-26]
新能源汽车在主动和被动两方面加强对电池的热管理。主动管理是热泵系统中冷却水回路对三电系统进行冷却/加热,通过系统主动控制进行调节;被动管理主要起导热/隔热、阻燃等作用,通过材料的选择对热量的传输进行控制。电池能量密度提升叠加更高安全性的要求,热管理有望迎来高速增长。热泵系统集成度提升,自主产业链优势显著。在特斯拉八通阀集成化的带动下,华为、比亚迪等跟进,热泵集成度和冷却回路的效率大幅提升。电动车时代,新进整车厂自研能力强,技术自主创新,摆脱传统的tier1 供应模式,积极引入国内自主优秀企业。国内企业在系统设计和制造、以及重要部件(如八通阀、液冷板、水泵、胶管等)均具有明显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