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 [2022-07-31]
据外媒报道,咨询公司毕马威(KPMG)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基于电动汽车和豪华汽车的快速发展,到2040 年汽车半导体市场规模将达到2500 亿美元。毕马威曾在2019 年的一项分析中预计,到2040 年,汽车芯片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2000 亿美元。该公司预测,更加依赖半导体的“内部计算引擎”将成为汽车行业的“心脏”。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22-07-31]
虚拟电厂本质是通过数字化手段聚合分布式能源的软件平台系统,通过统一调度参与电力市场。新能源装机比例及用户侧间歇性负荷的进一步增长,对电力系统灵活调节能力进一步提升,传统“源随荷动”的运行模式亟须向“源荷互动”转变,“虚拟电厂”应运而生。虚拟电厂可以把各类分散能源、可控负荷、储能聚合起来,通过数字化的手段形成一个虚拟的电厂来做统一的管理和调度。虚拟电厂是需求侧响应的延伸版,兼顾削峰和填谷,部分具有储能特征。
[汽车制造业] [2022-07-21]
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步入高增长快车道,截止至2022 年5 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26.5%。相较传统燃油车,电动车机械结构更简单,零部件标准化程度更高,同时整车电子电气架构正由分布式向域集中/中央控制架构升级,软硬件逐步解耦,为汽车智能化奠定坚实基础。我们认为,智能汽车两大核心分别是“智能座舱”及“智能驾驶”;在电动化与智能化推动下,作为智能驾驶的主要载体,汽车底盘线控化大势所趋,未来高阶自动驾驶也将基于线控化的底盘来实现。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2022-07-21]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2-07-21]
锂电池主要下游应用新能源汽车与化学储能市场需求旺盛,随着上游原材料价格回落,中游电池环节的盈利能力有望改善,领先的电池企业具备研发、客户、生产等环节的先发优势,有望持续领先,拉开与其它竞争对手的差距。展望下半年,锂电池产业链上各环节的盈利能力会出现分化,建议重点关注电池、三元正极材料等环节。由于海外能源价格飙升,储能需求持续旺盛,盈利表现强劲。国内锂电池企业凭借先进的精益制造能力以及优秀的成本控制能力在全球产业链里具备领先优势,储能领域或将是国内电池企业开疆拓土的另一个大市场。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22-07-21]
复工复产叠加政策利好,板块估值水平回升至40x。6 月汽车电子公司股价普遍上涨,我们选取的25 家公司构成的汽车电子板块整体PE(TTM)已回升至40x,但板块估值仍处于近两年低位。我们认为,随疫情后汽车产业复工复产快速推进叠加各地购车政策支持,汽车电子公司的生产经营已逐步回归正轨,下游需求景气上行。
[汽车制造业] [2022-07-21]
7 月8 日,乘联会发布6 月乘用车产销数据:6 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53.2 万辆,同比增长130.8%,环比增长47.6%;6 月新能源车国内渗透率达27.4%,同比提升12.8pcts,1-6 月累计零售销量224.8万辆,同比增长122.5%;6 月批发57.1 万辆,同比增长141.4%,环比增长35.3%,渗透率26.1%,同比提升10.8pcts,1-6 月累计批发销量246.7 万辆,同比增长122.9%;6 月新能源乘用车产量56.6万辆,同比增长146.9%,环比增长30.3%,1-6 月累计251.6 万辆,同比增长128.5%。根据乘联会统计,6 月纯电动市场“哑铃型”结构有所改善,B 级电动车销量一枝独秀,环比增长超80%,纯电市场份额环比进一步恢复。
[汽车制造业] [2022-07-20]
L9 大热,爆款确定性较高。理想L9 产品力较强,预售开启72 小时累计支付5000 元的预订用户超过3 万名,销售人员表示如果现在订车,预计提车时间最早要到11 月份,7 月16 日以后的订单可能无法保证年内交付,L9 在2022 年的产能预计在5 万台左右,这也意味着整个L9 在2022 年的产能将很快售罄。华为赋能,AITO 优势显著。拥有华为鸿蒙生态的车机是AITO 问界M5/M7的核心亮点之一,但问界M5/M7 并未搭载华为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华为品牌背书、营销和渠道优势突出,华为过去在智能终端积累的强大品牌力为AITO 品牌提供了巨大的流量入口,拥有华为加持的AITO 也迅速建立起品牌影响力,目前华为可以为AITO 提供试驾和购车体验的门店数量超过600 家,预计2022 年底将达到1000 家,领先国内的头部造车新势力。
[汽车制造业] [2022-07-20]
从汽车行业背景看,新能源汽车销量高增,汽车半导体景气度持续:汽车“三化”进程不断加速,各类汽车半导体需求量均有不同程度地提高,车规级MCU 是一类具有广泛运用场景的车载芯片,车规级MCU 市场前景广阔。从短期重大事件看:车规级MCU 正是本轮“缺芯”事件的“主角”之一,多重因素促成了一次严重的汽车产业链“缺芯”危机,这导致了全球汽车生产遭遇巨大困难,现阶段车规级MCU 仍是众多汽车芯片中最为紧缺的种类之一。从中长期发展趋势看:疫情终将过去,发展大势不可阻挡。汽车电子电气(E/E)架构正在发生变化,车规MCU 需求量将随之发生变化。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22-07-20]
汽车电子引领下个黄金十年:过去半年,疫情扰动,手机需求弱化等因素均对电子板块形成压制。然而,汽车电子横空出世,电动化+智能化浪潮,开始接力成长。汽车电子已然印证了我们前期的判断,成为电子板块的核心驱动力。我们本篇策略报告也将由此展开,探讨新时代的投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