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23-08-14]
Product/Service Type: Excavators Market Industry: Automobile Mfg. Barnes Reports' Global Manufacturing & Makets report series provide estimates of the siz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argest equipment, materials and consumables by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in the largest 140 global countries. These estimates are produced by a proprietary economic model that is based on a number of sources and factors
[金融业] [2023-08-08]
投资港股基金数量减少、规模缩水- -成:_ 2023年 二季度港股几乎单边下跌,市场悲观情绪浓厚。反映在公募基金对港股态度上,二季度公募港股基金共251只、规模合计3636亿元,对比一季度数量减少17只、规模环比12.6%。247只两季可 比的样本二季度规模合计3600亿,相同样本上季规模4055亿,环比-1 1.2%。“高港股”仓位略降,“港 股QDII-AH平衡”明显撤离港股:“高港股”两类基金及“港股QDI-AH平衡”基金的港股占净值比例皆下降,其中“港股QDIIAH平衡”的港股比重回落达12个点,投资重心部分移至美股。但“港股通-AH平衡”基金反而有六成加仓了港股。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23-08-07]
7126,小鹏与大众联合发布公告,签署战略技术合作签订框架协议。大众未来或将把小鹏的800V碳化硅平台、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技术引入江淮大众的产品阵列中。此前奥迪与上汽智己的合作、比亚迪与丰田的合作,都说明中国汽车企业在上述领域中的技术前瞻,更多外资车企的技术采购与合作也将促进前瞻技术和功能加速投放到市场,也为相关技术和产业链的出海带来更大的可能性。我们看到在此轮汽车智能化浪潮中,自主品牌电子电气架构的平台化优势充分凸显,重申汽车电子三条投资主线:智驾、SiC、和智能座舱。产业链标的有:斯达半导、禾赛、舜宇、联创、京东方精电等。
[汽车制造业] [2023-08-05]
今年5、6 月和7 月的高频汽车销量持续小幅超预期,我们认为主要系两方面 原因:1)3-5 月的密集价格战已进入平稳期,刺激销量有序释放;2)一、二 线城市需求有韧性,销量恢复超预期,整体内需呈K 型复苏。结构性来看,乘 用车平均价格并未因价格战下降,而是从2022 年平均的16.9 万元提升到2023 年5 月的17.5 万元;主要由于豪华品牌、C\D 级大车渗透率提升,推高成交 均价。长期来看,报废周期有望带来未来3 年的换购需求中枢上移。我们继续 重点推荐自动驾驶有望超预期的智能化主线,以及豪华车上普遍增配的零部 件、智能座椅、空气悬架、自动驾驶等。
[汽车制造业] [2023-08-05]
6 月沪深300 指数上涨1.2%,申万汽车指数上涨8.9%,表现优于沪深300 指数。6 月汽车销售262.2 万辆,同比增长4.8%、环比增长10.1%;其中乘 用车销量226.8 万辆,同比增长2.1%、环比增长10.6%,预计主要是需求逐 步回暖、价格战影响消退所致。商用车销售35.5 万辆,同比增长26.3%,环 比增长7.3%,客车及卡车同环比均增长。6 月新能源汽车销售80.6 万辆,同 比增长35.2%,批发、零售渗透率33.8%、35.1%。6 月乘用车销量稳步复苏, 但随着消费淡季到来,加上去年政策影响基数较高,预计7 月产销量同环比或 承压。国六B 部分车型销售时间延迟到年底,库存及降价压力得到缓解。后 续随着国内经济复苏、汽车价格趋于稳定,预计汽车销量有望持续回暖。
[汽车制造业] [2023-08-05]
上周汽车板块下跌2.1%,乘用车、商用车和汽 车零部件板块回调,分别下跌1.5%/1.9%/2.6%。乘联会数据,6 月乘用车批发销量 223.6 万辆,同比+2%,环比+12%;零售183.4 万辆,同比-3%,环比+9%;新能源 乘用车批发76.1 万辆,同比+33%,环比+12%,对应电动化渗透率34.0%;7 月次 周零售5.06 万辆,同比+7%;批发5.55 万辆,同比+11%,周度数据持续亮眼。继 “部 署加快推进建设充电基础设施,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以及对部分国六a 乘用 车给予额外半年销售过渡期影响,我们认为燃油车型被动降价促销压力有望缓解。同 时,自主车企重磅车型陆续定价有望进一步提振板块销量,建议把握变局拐点。6 月 29 日小鹏G6 上市,包含高阶自动驾驶功能的MAX 版本售价22.99 万元起,价格下 探带动智能驾驶进展提速。
[汽车制造业] [2023-08-04]
二者发展历程与中美汽车工业背景相契合。特斯拉背靠科技实力强劲的美国汽车工业,以超跑作为切入点,以科技手段开创汽车智能化先河;二十世纪初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仍处起步,比亚迪脚踏实地,以低价位燃油车入手,经过多年技术积累,布局平民价位新能源车型。
[汽车制造业] [2023-08-04]
2020-2022 年汽车出口由 108 万辆提高至 340 万辆,新能源乘用车表现亮眼。随着中国汽车产品竞争力逐步提升,叠加疫情和缺芯扰动全球汽车供应链、全球汽车电动化趋势、俄乌危机等因素影响,2021/2022/2023M1-M5 中国汽车出口量分别为 219/340/193 万辆,同比+102%/+55%/+75%。分产品来看,2020-2022 年乘用车出口量由 80.4万辆增加至 267.6 万辆,年复合增速为 82.4%,占比由 74%提升至 79%;分动力类型来看,2020-2022 年新能源乘用车出口量由21.9 万辆增加至 103.9 万辆,年复合增速为 118%,占出口比重由 20%提升至 31%。
[汽车制造业] [2023-08-04]
新势力造车横空出世叠加前卫的设计、时尚的外观、智能电动的先进理念、出色的营销手段,该阶段市值快速提升。阶段二为高速成长期:新势力经过第一阶段估值已到达历史高位,但缺乏销量及利润支撑估值下探,至2022年10月左右造车新势力市值到达低点。阶段三为盈利改善期:伴随新车上市销量逐渐起步亏损收窄,公司利润弹性释放市值有望进一步回升,该阶段造车新势力表现出现分化。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汽车制造业] [2023-08-02]
报告期内电力设备行业指数跌幅为 2.01%,跑输沪深 300 指数 1.91Pct。电力设备申万二级子行业中电网设备、电池、风电设备、光伏设备、其他电源设备Ⅱ和电机Ⅱ均在下跌,分别变动-1.16%、-1.25%、-1.73%、-2.86%、-4.98%和-5.23%。重点跟踪的三级子行业锂电池、电池化学品分别变动-0.87%、-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