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23-02-03]
关注工业产业链的国产化及景气上行的面板、被动件。过去一周上证上涨 2.21%,电子上涨2.16%,子行业中光学光电子上涨4.93%。如我们在此 前策略报告中所阐述,伴随着全球贸易摩擦、科技产业竞争的加剧以及 国内制造业成本的上升、工程师红利的释放,“智能制造的全球化”和 “工业产业链的国产化”趋势正同步发生,消费电子产业链中具备全球 化运营、生产能力的平台企业强者恒强;与此同时,能够有效支撑国内 工业、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链崛起的“电子底座”则有望加速实现国产 替代。在国内疫情影响趋弱、消费复苏、经济增长提速的背景下,“春 季躁动”行情中建议关注契合上述趋势的代表企业以及受益景气复苏的 被动件、面板产业链,推荐江海股份、东微半导、芯碁微装、圣邦股份、 晶晨股份、鼎龙股份、京东方A、洁美科技、顺络电子、传音控股等。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2023-02-01]
高通于2023CES期间正式宣布将推出Snapdragon Satellite,是全球首个基于卫星的、为旗舰智能手机提供双向消息通信的解决方案。这一技术将率先应用于搭载第二代骁龙8旗舰移动平台的终端。
[汽车制造业] [2023-02-01]
乘用车:景气度有所回落,零售销量同比下降,新能源车企调价策略分化,标杆新能源车企加大促销力度;商用车:行业处于底部区域,批售数据受疫情扰动表现较弱,行业复苏展望不改;汽车零部件:乘用车需求边际弱化,零部件产业盈利或逐渐承压;经销商:行业库存增加,库存预警指数位于荣枯线之上;两轮车:行业龙头企业持续强化自身优势。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2023-02-01]
新国标正式发布,2023 年7 月1 日起中国搭载CMS 的量产车可以正式合法上路。欧洲已经于2016 年、日本于2017 年允许搭载汽车电子外后视镜(CMS)的车辆上路。2022年12 月29 日,中国汽车后视镜新国标GB 15084-2022 正式发布,意味着中国搭载CMS的车辆可以从2023 年7 月1 日起正式合法量产上路——中国汽车电子后视镜CMS 替代传统玻璃外后视镜时代正式开启。
[汽车制造业] [2023-02-01]
2023 年1 月周订单跟踪: 1 月第1 周(1.1-1.7)9 家车企新增订单3.0-4.0万辆,新增订单较12W1 环比-51%至-56%,3 家车企新增订单环比增速低于整体水平,自主和新势力有明显下滑。2023 年1 月订单预测:9 家车企1 月新增订单有望达到15.0-16.0 万辆之间,环比12 月-60%至-65%。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2023-02-01]
阿里巴巴FY3Q22 前瞻:我们预计公司3QFY23 收入同比增长0.7%至2443 亿元,调整后EBITA 同比增长4%至466 亿元,对应利润率为19.09%。分板块看,我们预计本季度中国商务、国际商务、本地服务、菜鸟物流、云计算、数媒娱乐、创新及其他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2%、7.3%、9.0%、20.0%、4.0%、0.0%和-19.0%。
[金属制品业] [2023-02-01]
国际方面,美国2022 年12 月CPI 同比上涨6.5%,符合市场预期,涨幅创2021 年10 月以来最小;环比则下降0.1%,为两年半来首次环比下降。12 月核心CPI 同比上涨5.7%,创2021 年12 月以来最低水平。掉期交易市场显示,交易员押注美联储2 月和3 月两次会议累计加息将不到50 个基点,对金融属性压制减弱。国内方面,央行在研究推出另外几项结构性工具,主要重点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包括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住房租赁贷款支持计划等。另外,有关部门已起草《改善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计划行动方案》,静待国内地产端利好政策发挥效用。建议关注:神火股份、天山铝业、南山铝业、西部矿业、索通发展、锡业股份等。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23-01-31]
MCU是各个电子领域的核心,下游应用极其广泛。预计2022年全球MCU销售额将增长10%,达到215亿美元的历史最高水平。展望2023年,随着“集成传感器+MCU+无线模块” 的高度集成方案的提出、AI在MCU中的运用和车规级MCU的发展,MCU的市场空间有望加速增长。在智能化和变频节电化趋势下,智能家电产品渗透率不断提高将拉动对控制MCU的需求增长。据IC Insights的数据,2022年全球车用MCU市场规模为86亿美元,预计到2027年将达到124.62亿美元,2022-2027年CAGR为7.7%。车规MCU的需求增长持续支撑行业景气度。
[汽车制造业] [2023-01-20]
12 月汽车产销量同比下降幅度较大,呈旺季不旺特征,终端需求不容乐观。据中汽协2023 年1 月12 日发布的数据,2022 年12 月全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38.3 万辆和255.6 万辆,环比分别-0.3%和+9.7%,同比分别-18.2%和-8.4%。其中汽车出口32.4 万辆,环比-1.9%,同比+45.4%,出口继续维持高位,连续六个月在30 万辆以上。2022 年国内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02.1 万辆和2686.4 万辆,同比分别+3.4%和+2.1%,连续两年实现微增长;2022 年汽车出口311.1 万辆,同比+54.4%,出口量首次突破300 万辆,我国成为仅次于日本的全球第二大汽车出口国。12 月汽车产销量同比均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年末厂家冲量效应和消费者透支需求均未出现,呈现出旺季不旺的特征,终端需求不容乐观;12 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再创历史新高,同比均+51.8%;乘用车产销增速较商用车好,商用车低位徘徊趋势仍未有改善。
[汽车制造业] [2023-01-20]
2022年乘用车市场销量预计以微增 1.8%收尾,今年或零增长。根据乘联会的初步统计,12 月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环比增长47%;批发227.3 万辆,同比下降4%,环比增长12%。12 月零售销量大涨,是由多重因素促成:一是疫情管控放开,人流量变大,市场迅速恢复活力;二是车购税减征政策,国家新能源补贴(国补)即将结束;三是车企以“限时保价”“明年将涨价”等消息,动员消费者提前购车。乘联会目前预计2023 年国内零售是0 增长。其认为,今年车购税恢复10%是超预期的政策调整,对整体车市带来年末的增长压力。但由于2022 年10 月-11月疫情管控导致车市剧烈下滑,12 月填补的是上两月零售损失,不会导致2023 年的车市出现年末同比暴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