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业] [2023-02-17]
近期美联储的加息预期降温,衰退软着陆的预期抬升,权益市场反弹。此外美股具有“一月效应”,高贝塔股票在1 月往往表现强劲,原因包括年末基金税务筹划等。去年末极端情绪助推,及空头获利回补,2023 年的“一月效应”强于往年。特斯拉与纳斯达克100、罗素1000 纯成长指数乃至比特币的反弹节奏一致,反映流动性影响。
[汽车制造业] [2023-02-17]
汽车线束是汽车的神经与血管,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汽车动力与信号的传输。汽车线束主要由线缆、包裹材料以及连接器(端子)三部分组成。当前汽车线束行业集中度高,海外供应商掌握绝对主导。随着新四化发展,汽车线束迎来新的增长引擎,同时随着自主品牌崛起,国产替代也将具有较大空间。
[汽车制造业] [2023-02-17]
小三电指车载充电机(OBC)、车载DC/DC 变换器、高压配电盒(PDU),作为电控核心零件,起着转换及传输交流和直流能量的重要功能。其中,OBC 是交流充电的必须部件,可将充电桩供给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给动力电池充电,单车价值在2000 元左右;车载DC/DC 变换器可将动力电池输出的高压电转换成各用电器所需要的低电压,单车价值在1000-1600 元之间;PDU 是分配电池输出的直流电和监控过流过压的高压电源分配单元,单车价值在200-800 元之间。
[汽车制造业] [2023-02-17]
相比 2022 年,2023 年对车市影响较大的外部变量包括防疫政策优化及补贴政策退出。此前在总量研究之一的报告中,我们对燃油车购置税优惠政策退出路径及影响做了展望,本篇报告我们对车市供需两端关键因素进行分解,同时复盘国外各国疫情管控放松后供需恢复水平,以此推演2023 年国内车市复苏路径。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23-02-17]
海外模拟芯片龙头景气度指引消费电子市场短期承压,汽车市场仍将保持强势;海外模拟芯片龙头22Q4业绩同环比增速承压,主要受到消费、工控、通讯等市场较弱影响;TI、ADI、意法半导体、恩智浦均预计23年Q1和全年汽车业务仍将快速增长。虽然A股多数模拟公司22年业绩承压,但23年盈利增速拐点+情绪周期向上,复苏主线值得关注;发布业绩预告的公司共13家,其中仅3家(杰华特、雅创电子、敏芯股份)22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实现增长。下游消费电子需求景气度指引边际回暖+库存周期见顶,23年H1行业或将迎盈利增速拐点;情绪周期触底,23年行业有望迎业绩+估值双重修复的戴维斯双击。
[汽车制造业] [2023-02-17]
1 月6 日,特斯拉中国官网显示,Model 3 和Model Y 全系降价,其中Model 3 起售价22.99 万元,降幅为3.6 万元 /13.54%;Model Y 后轮驱动/长续航/高性能版分别为25.99/30.99/35.99 万元,降幅为2.9/4.8/3.8 万元,全系交付周 期均1-4 周。与此同时,特斯拉同步下调了其日本、韩国和澳大利亚Model 3 和Model Y 的售价,包括韩国Model Y 长续航/高性能下调12.1%/9.5%;澳大利亚Model 3 后轮驱动/长续航/高性能版下调2.4%/3.9%/1.91%,Model Y 后轮 驱动/高性能版下调2.4%/2.4%;日本Model Y 后轮驱动/高性能版下调9.9%/9.9%。
[汽车制造业] [2023-02-16]
销售节奏扰动,车市预期上行。据乘联会数据统计, 23 年1 月狭义乘用车零售数据预计为136.0 万辆,同比/环 比分别为-34.6%/-37.3%;其中新能源零售预计为36.0 万 辆, 同比/环比分别为+1.8%/-43.8%; 渗透率约为 26.5%。主要新势力车企广汽埃安、蔚来、小鹏、理想、 问界、极氪23 年1 月合计交付5.4 万辆,环比-53.7%。因 受到疫情和春节假期影响,1 月销售节奏受到较大干扰, 整体数据弱于正常表现,但仍属乐观。春节后疫情向好叠 加销售低基数,看好车市整体需求向上。结合去年的基数 情况,我们预计1 月销量筑底,2 月起有望同环比改善, 持续至5 月。
[汽车制造业] [2023-02-15]
疫情防控优化措施落地推动终端客流回升,12 月车市平稳收官。2022 年 12 月乘用车零售销量216.9 万辆,同比+3.0%,环比+31.4%,恢复正增 长,主要系本月疫情防控措施优化后终端客流回暖,叠加促消费政策尾 声的抢装效应。厂商批发销量222.2 万辆,同比-6.1%,环比+9.4%,销 量透支担忧导致批发热情短期略有回落。2022 全年实现零售2054.3 万 辆,同比+1.9%,批发销售2315.4 万辆,同比+9.8%,车市在疫情及供应 链扰动下形成韧性。
[汽车制造业] [2023-02-07]
1 月汽车(中信)板块上涨10.53%,跑赢大盘2.91 个百分点。从板块排名来看,汽车行业1 月涨跌幅在中信30 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5 位。1 月汽车(中信)板块PE(TTM)为29.23倍,处于近5 年以来78.33%分位。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3-02-07]
新能源汽车板块总体Q4 持仓占总市值比重为6.26%,环比下降0.36pct。2021Q4-2022Q4 持仓比例分别为8.11%、8.60%、8.28%、6.62%、6.26%。1)上游锂矿Q4 整体持仓环比下降至6.09%;2)中游板块持仓环比整体下降至8.49%,电池、隔膜、电解液持仓环比略有下降,正极、负极、添加剂、铜箔、铝箔持仓环比明显下降,结构件持仓环比上升;3)整车Q4环比小幅下降,充电桩、核心零部件环比小幅上升;4)新技术板块Q4 环比下降至3.60%,钠离子电池、复合集流体持仓环比均略有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