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业] [2020-06-06]
2020 1-4月:-20.5%/-81.6%/-48.1%/-3.6%,2月受疫情影响大幅下滑,3月起降幅持续收窄,其中,SUV反弹力度最大,4月已转正。考虑到2020H2较高基数,预计全年增速约-5%
[汽车制造业] [2020-06-03]
华为智能汽车延续“云-管-端”架构。云:智能车云;管:智能网联;端则 从最初的车机扩展到了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电动三大终端。华为 汽车业务在“端-管-云”五大业务板块和产业链上下游均建立了一定的合 作关系,本文主要从华为合作车型入手,梳理了截至目前有搭载华为产 品所有量产车型(来源于公开资料)。
[汽车制造业] [2020-06-03]
从两会看汽车,基调以稳为主。首购刚需释放汽车业缓慢复苏,全产业链依然承压,受海外疫情影响产业链或被连锁波及。货车受 益于国三淘汰+治理超载+基建托底表现强劲,推荐威孚高科、潍柴动力等关键配件企业;龙头自主车企均进入平台化时期,产销规模差异将决定盈利能力差距,看好一线自主车企份额提升,日系新品表现强劲,推荐长城汽车、广汽集团,关注吉利汽车。
[汽车制造业] [2020-06-03]
全球汽车租赁巨头——美国赫兹租车(HTZ.N)于5 月22 日申请破产。赫兹的 倒下已对美国租车、二手车乃至新车市场造成了扰动,但中长期对市场的破坏 其实有限。然而,赫兹公司的倒下或是出行领域商业模式变革的第一环。在网 约车深入人心的今天,欧美传统的自驾租车模式已有式微的迹象,而自动驾驶 出租车队(RoboTaxi)已经崭露头角。
[汽车制造业] [2020-06-03]
随着电动化发展及特斯拉的示范带动效应,智能网联化成为重塑汽车行业的关键因素之一,软件定义汽车时代到来。智能网联汽车以智能化和网联化协同发展,在网联化基础上,将智能车辆和智能交通融合在一起最终形成完全自动化的驾驶阶段,即智能网联汽车,人车路云一体化是最终实现目标。
[汽车制造业] [2020-06-03]
公司车是指由公司或机构购买,供员工在商务或私人生活中使用的汽车。表面上为TO B,实为TO C。公司车是欧洲汽车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燃油车和电动车的渗透率分别为50%+、60%+。高渗透率的原因在于公司车作为实物福利带来的税收激励效应,这种税收激励效应来自BIK税平摊收入引起的个人所得税的节约。员工在收到公司车时需按一定比例(BIK税率)计入个人收入,因此员工仅需承担个税便可享有汽车使用权,公司承担汽车购置成本、燃油费、税费等。
[汽车制造业] [2020-05-23]
回顾200 多年的发展历史,总体来看,电池向更高的能量密度(体积 &重量)发展,此外,安全性、循环性及成本等因素也影响电池的商业化 应用。就汽车领域来看,车用动力电池发展主要经历了镍氢/锰酸锂-磷酸 铁锂-三元锂电三个阶段,电池性能持续优化,成本不断下降。电池环节的 技术更新会带来风险但也伴随着机遇,因此关注技术路线十分重要;特斯 拉搭载的动力电池始终引领行业,有必要对其电池战略加以重视。
[汽车制造业] [2020-05-23]
2020Q1汽车销量366.4万辆,同比-42.4%,利润下滑八成。2月为销量底部,随后迅速恢复;4月汽车销量207 万辆,同比增长4.5%,已现景气拐点。我们认为产销逐渐恢复,叠加各地政府相继出台刺激汽车消费政策,有望 加速新一轮汽车周期底部向上。
[汽车制造业] [2020-05-23]
4 月乘用车终端零售环比大幅改善、呈现V 型回升的态势:4 月份全月 狭义乘用车零售量142.9 万量,同比-5.6%,环比36.6%,大幅改善。4 月 狭义日均零售销量47635.7 辆,环比增速41.1%。4 月SUV 和C 级车领先 恢复增长,代表了消费升级的高端换购需求迅速回暖。从当月和累计数据 来看,华晨宝马、北京奔驰等豪华品牌销售好于其他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
[汽车制造业] [2020-05-23]
基于汽车行业业绩、销量、公募持仓、估值低位角 度,我们建议关注受益于终端乘用车的逐步回暖的一线自主品牌、 保持高景气度的重卡产业链及由于下游终端销量逐步改善带动细 分领域优质零部件业绩回升的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