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业] [2021-01-11]
承前启后,新能源汽车有望反转。2019 年,新能源汽车国补减半、地补取消,退坡力度超预期,从资源、材料、电芯到整车盈利承压,全行业向有技术、有产品、有资金实力的公司集中。2020年,“十三五”收关、“十四五”规划出台之年,我们认为新能源汽车产业依然是国家重点支撑的方向,长续航里程的乘用车依然是主要趋势,高镍三元动力电池快速落地,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将迎反转。随着行业的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各细分领域的龙头公司均具备全球供应能力。全球新能源汽车趋势不改、特斯拉国产化将极大刺激产业链行业的进步。上游资源产能有所出清,资源价格触底。我们继续看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推荐:宁德时代、欣旺达、恩捷股份、星源材质、当升科技、国
轩高科、华友钴业、寒锐钴业、天齐锂业、赣锋锂业。
[汽车制造业] [2021-01-11]
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车底部拐点已过,快速进入上行通道。根据我们的预测,2021 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将达到434 万辆,同比+57%。增长的动能主要来自:1)国内,私人需求爆发,2020 年私人购买新能源乘用车比例提升16个pct 至71%。2021 年,2020 年热销车型如Model 3、汉和宏光mini 热度有望延续,同时新款车型特斯拉Model Y、大众ID 系列和比亚迪DM-i 版秦/宋Plus 等有望进一步提供优质供给。2)欧洲:碳排放政策要求2021 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约170 万辆。同时,欧洲主流整车厂如大众、宝马等加快布局,并制定了较高的目标销量。3)美国:拜登上台,新能源车政策向好,补贴有望全额恢复。而特斯拉Fremont 和Austin 工厂将贡献增量产能,保障2021年销售增长。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1-01-11]
长坡厚雪好赛道,全球电动化大时代到来。中国方面,市场正由政策驱动转向产品驱动的,在自主品牌、造车新势力、合资品牌平台化车型和特斯拉的产品驱动下,我们预计中国2020 年销量约125 万;2021 年销量近200 万辆,同比增长60%;6 年CAGR 超31%。欧洲方面,车企对于电动化转型的态度坚决,主要国家激励政策持续加码,碳排放压力倒逼下,预计欧洲2020 年销量120 万辆;2021 年近200 万辆,同比增长近70%。6 年CAGR 达45%。在中欧市场的带领下,全球电动化大势所趋,预计未来6 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CAGR 达37%。
[汽车制造业] [2021-01-08]
特斯拉发布国产中型SUV Model丫和全新Model 3价格,其中Model丫长续航版 起售价为33.99万元,高性能版起售价36.99万元,全新Mode! 3高性能版降价 7.99万元至33.99万元。Model Y售价符合我们预期、高性能版Model 3降价较 为超预期:1.月2日,特斯拉公布4季度交付电动产品180,570辆、全年累计交 什499,550辆,符合此前指引。
[汽车制造业] [2021-01-08]
根据第一商用车网数据,12 月重卡行业预计销量11.4 万辆,同比+24%,环比-16%,再创历史当月新高,2020 年全年销量162 万辆,同比+38%。净增长45 万辆。
[汽车制造业] [2021-01-08]
2021 年1 月2 日至3 日,蔚来、理想、小鹏公布其2020 年12 月销量,三家公司分别实现销售7,007、6,126、5,700 辆,环比+33%、+32%、+35%,均创下历史单月最高销量。展望2021 年,新势力企业动作频繁,蔚来、小鹏有望推出搭载激光雷达的量产车型,新势力企业的较量正式进入竞争核心自动驾驶能力阶段。
[汽车制造业] [2021-01-08]
特斯拉国产Model Y 于2021 年1 月1 日正式发售,33.99 万元起售。相比竞争对手,Model Y 在价格、尺寸和内饰等方面其实并不显著占优。我们认为其真正优势在于智能化配置带来的全新体验,其FSD 套件收入截止2020 年Q1带来的递延收入已经超过6 亿美元。在特斯拉的示范效应下,未来其他车企将加快自身智能化技术研发和智能化配置渗透,产业链有望显著受益。重点推荐耐世特(H)、伯特利、舜宇光学科技(H)、华阳集团、保隆科技、德赛西威、均胜电子、华域汽车和中鼎股份等。
[汽车制造业] [2021-01-08]
中汽协根据统计的重点企业旬报情况预估,12 月汽车行业销量预估完成280.2 万辆,环比增长1.2%,同比增长5.4%;分产品来看,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5.9%,商用车销量同比下降4.4%。我们认为12 月中国车市维持了环比、同比稳健增长的态势,随着春节临近,我们预计2021 年1 月汽车销量仍将保持正增长态势,汽车产业链公司均将有所受益。我们重点推荐整车龙头上汽集团;受益于汽车销量增长的汽车零部件公司华域汽车、拓普集团和科博达;受益于收购整合、海外市场复苏的继峰股份。
[汽车制造业] [2021-01-08]
从定价策略来看,Model Y 与Model 3 拉开差距,但与性能版Model3同价造成简单的性能与空间的差别选择,存在一些Model Y 挤压Model 3 的份额,但两款车型各有目标需求。与此同时ModelY 抢占SUV 级别纯电大众市场,迅速覆盖价格段,造成传统车企以及新兴造车车型迭代和新车的压力。
[汽车制造业] [2021-01-08]
国产Model Y 定价超预期,极具市场竞争力。1 月1 日,特斯拉官方宣布国产Model Y最新定价。其中,Model Y 长续航版起售价为33.99 万元,比预售价格下调14.81 万元,降幅30%。高性能版起售价为36.99 万元人民币,同样下调16.51 万元,降幅31%。同时国产Model 3 也做了调整,取消长续航Model 3,Performance 高性能版车型售价从41.9 万下降至33.99 万元。同时,此次Model 3 全面升级,加配了热泵空调、电尾门、双层玻璃,再次加强了Model 3 的竞争力,并缓解了冬日续航衰减的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