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21-06-25]
汽车产业链面临技术变革带来的重构:ACES(自动驾驶,车联网,电动化,共享出行)是未来汽车产业变革的大趋势,这一变革带来了产业结构的重构:传统的车厂-Tier1-TierN 模型面临解构,知名的整车厂和业内供应商都面临着重新定位。而其他行业如芯片行业的传统巨头,乃至众多创业公司也对技术变革带来的行业洗牌摩拳擦掌,寻求切入汽车这一庞大产业链的机会。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 [2021-06-24]
新能源汽车替代传统燃油车势在必行。未来五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复合增速将达36%。未来十年我国汽车工业或将诞生全球性的伟大企业。重点关注国内二线车企。未来十年全球动力电池年均复合增长40.42%。动力电池企业表现主要看配套车型销量和能否获得新客 户。材料端重点关注三元正极材料和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资源端重点关注锂和镍。
[汽车制造业] [2021-06-24]
5 月汽车销量有所下滑,电动车表现亮眼。下半 年随着汽车芯片短缺逐步缓解,车市复苏将再起航,其中,电动智能化高景 气度持续,汽车板块仍具备不错的投资机会。鉴于下半年芯片供应边际改善的预期,Q2 有望成为年内销量低点,下半年汽 车产销预计将逐季提升,行业复苏再起航,电动智能化领域持续加速。
[汽车制造业] [2021-06-20]
年初至今汽车板块因芯片短缺及原材料涨价等因素承压,我们建议关注相关负面影响边际改善带来的投资机会。我们维持年初
2021-2022 年全球汽车行业迎来恢复性增长预期,欧美市场增速将高于中国。我们预计2021/2022 年全球汽车销量分别同比增长10.4%/10.6%。2023-2030 年或进入低速增长期,预计2023-2025 年销量CAGR 2.4%,2026-2020 年销量CAGR 2.1%。
长期来看,行业基本进入存量市场,我们建议关注市场中的结构性增长机会。
[汽车制造业] [2021-06-20]
由于疫情、极端天气等原因导致全球汽车芯片供应出现短缺导致的终端减产使行业进入需求大于供给的紧平衡状态。预计21Q3 芯片供给端压力有望逐渐消除。我们推算2021 年乘用车销量有望达到2170 万辆,YoY+7.7%。整车方面我们建议关注具备强周期产品的长安汽车、细分领域龙头长城汽车以及相对估值处于较低水平的上汽集团。零部件行业建议关注1)智能化标的:均胜电子、科博达;2)国际化、高端模块化龙头:华域汽车、星宇股份;3)单车价值量提升:银轮股份、福耀玻璃;
[汽车制造业] [2021-06-20]
1-5 月乘用车销量高增长主要源于2020 年疫情带来的低基数效应。根据1-5 月份乘用车需求测算2021 年全年乘用车增速大约4.5%,接近我们预测区间4.9%-9.5%下限。展望6 月预计行业同比增速-6.5%至-2.4%。主动补库周期即将结束,行业即将进入被动补库阶段,乘用车板块经过复苏期估值修复充分,较零部件板块溢价明显,乘用车板块仅存在波段机会。与此同时乘用车利润增速低于零部件,补库周期开启后板块估值开始震荡或收缩,业绩为王。汽车板块内大概率发生子行业轮动,零部件板块有望成为最优配置。
[批发和零售业] [2021-06-20]
前5 月消费数据维持景气,环比小幅下行,主因基数效应的影响减退。5 月信心指标小幅下行,国内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后续大消费景气度大概率延续向好,细分行业来看,以高端白酒为代表的行业基本面持续向好,近期消费各版块龙头回调幅度较大,从基本面看理应抱紧龙头,并延续采用积极策略。
[汽车制造业] [2021-06-20]
坚定看好中国制造以及智能电动为汽车零部件带来的持续成长机会,过去半年市场对板块的悲观预期已在股价中充分反映,板块估值在历史中
枢水平,有一批优秀隐性冠军估值受到压制,预计芯片问题3Q21 起开始缓解,下游相对补库将推动零部件产销回升,这个过程中市场对行业基本面的展望也将逐步明朗,悲观情绪有望因此显著缓解。乘用车板块综合基本面表现、成长催化,推荐长安汽车、比亚迪、长城汽车、吉利汽车。低估值零部件推荐豪能股份、贝斯特、精锻科技、爱柯迪,建议关注继峰股份、一汽富维、富奥股份。智能电动新方向,核心供应商将受益于行业增量以及中国车企市占提升,推荐拓普集团、和胜股份,建议关注银轮股份。
[汽车制造业] [2021-06-20]
智能电动车是未来5-10 年汽车行业黄金赛道,电动化先行,智能化紧随,将重塑汽车产业链上下游关系和价值分配,也将培养中国一批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优秀企业,带动中国汽车产业链全球崛起。整车环节三类企业互相角逐:1)传统车企中优选坚定自我革命且执行力强的【长城汽车+吉利汽车】。2)造车新势力关注美股上市【蔚来+理想+小鹏】。3)ICT 势力关注华为汽车产业链标的【长安汽车+广汽集团+北
汽蓝谷+小康股份】。零部件环节:1)多品类打造tier 0.5 级的硬件供应商【拓普集团+华域汽车】;2)单品类黄金赛道硬件供应商【星宇股份+福耀玻璃】;3)借助智能化绑定产业链核心玩家实现国产tier1 崛起【德赛西威+华阳集团】;4)借助智能电动成长出来的检测业务龙头【中国汽研】。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2021-06-20]
中信证券研究部前瞻研究团队持续跟踪全球科技前沿。“全球科技产业”周报重点关注中美科技互联网巨头变化,以及全球科技产业前沿动态。我们重点关注的科网巨头公司包括:苹果、亚马逊、微软、谷歌、特斯拉、奈飞、英伟达、华为、腾讯、阿里、字节跳动、小米、三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