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业] [2021-10-31]
美国时间10 月20 日,特斯拉(TSLA.O)发布2021Q3 季报:多项数据再创历史新高,Q3 交付量24.14 万辆,同比大增73%,环比增长20%,已经连续6 个季度刷新交付记录。特斯拉单季度收入、净利润、毛利率等也全部新高。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21-10-31]
10月 23 日,韦尔股份发布公告称其全资企业绍兴韦豪拟以自有资金人民币5.5 亿元参与认购北京君正向特定对象发行的股票,目前该事项已获得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北京君正此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3.07 亿元,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嵌入式MPU 系列芯片、智能视频系列芯片、车载LED 照明系列芯片和车载ISP 系列芯片等的研发与产业化项目。
[汽车制造业] [2021-10-30]
月度数据回顾 乘联会发布2021 年9 月乘用车产销数据:当月零售销量 为158.2 万辆,同比-17.3%,环比+9.1%;批发销量为173.7 万辆,同 比-16.1%,环比+15%;产量为172.1 万辆,同比-14.8%,环比+16.1%。
[汽车制造业] [2021-10-30]
受缺芯影响,9 月乘用车终端零售同比下降13.68%,但新能源车同/环 比增长189.7%/42.1%。传统汽车板块三季报承压,预计四季度芯片供给 将逐月改善。坚定看好新能源,同时重视汽车板块预期改善行情。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21-10-30]
新能源汽车等下游应用需求高起带动第三代半导体在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 领域起量。快充装置、输变电系统、轨道交通、电动汽车和充电桩等都需要 大功率、高效率的电力电子器件,基于SiC、GaN 的电子电力器件因其物理 性能优异在相关市场备受青睐。AIoT 时代,智慧化产品渗透率将迅速提 升,智能家居照明的商机空间广阔。GaN 在蓝光等短波长光电器件方面优 势明显。5G 时代驱动GaN 射频器件快速发展。GaN 器件工作效率和输出 功率优异,成为5G 时代功率放大器主要技术。
[综合] [2021-10-24]
9月汽车产量同比增速继续落入负区间,但降幅明显收窄,当月产量明显回升,环比增速创下2020年4月以来的新高,年内首次环比增长,产量已回复至今年4至5月份水平,回暖迹象较为明显。
[汽车制造业] [2021-10-24]
9 月新能源乘用车上险32.3 万辆,同比增长189.5%;其中,纯电动车26.9 万辆、插电混动车5.4 万辆,分别同比增长197.4%和155.6%。2021 年1 至9 月,新能源乘用车上险数累计175.9 万辆,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持续提升,1-9 月渗透率12.0%,9 月单月渗透率为19.7%
[汽车制造业] [2021-10-24]
“软件定义汽车”已为产业共识,且随着特斯拉率先落地“硬件为流量入口、软件为收费服务”的商业模式,由此带来了显著的鲶鱼效应。众多传统整车厂正通过成立子公司(沃尔沃、丰田、上汽、长安、一汽等)、成立软件研发部门(长城、大众、雷诺日产等)、与软件供应商合作(广汽、吉利、宝马等)三种模式加码车载软件领域布局。为了真正实现软件定义汽车、软件驱动创新,从技术角度来看,汽车软件架构正由“面向信号”迈向“面向服务(SOA)”。而SOA架构的本质是将原本相互分散的ECU及其对应的基础软件功能模块化、标准化,将各个应用区域相互解耦,重新部署为分层式的软件架构,从而使得汽车可以快速响应消费者需求,新增或更新各项功能,最终实现千人千面。
[汽车制造业] [2021-10-24]
随着座舱内语音识别、人脸手势识别等技术亦快速发展,以及AR-HUD技术和功能的升级,有望逐步替代中控及仪表,成为人车交互的新窗口。在新的人车交互方式下,AR-HUD有望成为汽车新的流量入口,重塑智能座舱硬件生态。成本下降、技术升级的背景下,整车厂纷纷加码,AR-HUD正迎来快速量产上车。
[汽车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 [2021-10-24]
2022年新能源新车型众多,具有竞争力的新一代混动车型也将陆续上市,我们预计2022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可能继续提升至23%。2022年伴随着缺芯问题的缓解,因缺芯而积压的需求将得到释放,乘用车的总体销量也会有所增长,据此我们预计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超500万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