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业] [2022-01-16]
我们坚定看好中国汽车制造业在全球不断上升的比较优势,这将给整车和零部件带来持续的成长兑现。乘用车板块,当前主要体现市场风险
偏好的低迷,4Q21-1Q22 的调整给核心标的带来了很好的配置机会,尤其当前港股长城吉利性价比已经凸显,建议提前配置4 月北京车展前后各车企发布新车验证成长逻辑的催化机会,推荐吉利、比亚迪,长城、上汽。零部件板块,beta 带来行业配置价值,推动市场进一步寻找存在变化的alpha 机会,2022 年我们有望看到业绩、变化、进而估值的双升,建议关注继峰股份、上声电子、立中集团、常熟汽饰,推荐拓普集团、豪能股份、贝斯特、精锻科技、爱柯迪。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 [2022-01-16]
自动驾驶临近L3 跨越期,激光雷达上车必要性显现。高工智能汽车数据显示,2021 年1-11 月新车前装标配搭载L2 上险量338.51 万辆,新车L2 搭载率达到18.61%。2021 年沃尔沃、奥迪、大众等传统车企和小鹏、蔚来等造车新势力加速拥抱激光雷达,前装上车曙光初现,2022 年预计为激光雷达前装量产上车元年。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 [2022-01-16]
基于中汽协销量及易车、懂车帝等汽车论坛的配置数据,我们测算2021 年ADAS 各功能迅速渗透,智能座舱功能不断丰富。ADAS 方面,预计AEB、全速ACC 在2021 年渗透率达22%、14%,同比提升约18pcts、11pcts;预计RPA 由2020 年的1%迅速提升至2021 年的4%,同比提升300%,快速渗透得益于新能源车的驱动。智能座舱方面,人机交互形式出现多样化发展。在中控屏基本标配背景下,全液晶仪表盘及HUD 迅速渗透;语音交互渗透率已达较高水平,预计2021 年全年可达72%,手势交互亦初显萌芽。综合存量渗透率与4Q2021 的核心驱动车型,面向2022 年,ADAS 方面建议关注全速自适应巡航,智能座舱建议关注HUD。
[汽车制造业] [2022-01-10]
投资策略:2022 年新能源补贴政策符合预期,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正逐步以需 求驱动为主,我们看好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空间。整车方面,推荐在新 能源技术和人才储备丰富,自主与合资企业均具备新能源实力的广汽集团;零 部件方面,推荐新能源技术发展带来轻量化产业链格局重塑而受益的行业龙头 爱柯迪、文灿股份,推荐受益于电动化的高精度齿轮供应商双环传动。
[汽车制造业] [2022-01-10]
我们推荐自主崛起方向的混动(比亚迪/长城/吉利)/小鹏汽车等新势力/特斯拉/广汽埃安及其产业链,增量零部件方向的1)数据流方向关注传感器、域控制器、线控制动、空气悬挂、车灯、玻璃、车机、HUD、车载音响等环节。2)能源流方向:关注动力电池、电驱动系统、中小微电机电控、IGBT、高压线束线缆连接器等环节。标的方面推荐福耀玻璃、伯特利、华阳集团、星宇股份、拓普集团、德赛西威、科博达、胜蓝股份、保隆科技、玲珑轮胎等。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22-01-10]
• 全球半导体产业在持续成长,天花板不断上移
• 全球半导体销售额:2002年1422亿美元,2012年2916亿美元,2020年4404亿美金,预计2021年5530亿美金;
• 历史上PC和智能手机是半导体增长的两大核心引擎;当前终端创新不止:汽车智能化电动化、光伏风电储能、5G和物联网、AI/云计算、ARVR等,促进半导体需求持续增长。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22-01-10]
元宇宙即通过数字技术构建的与现实世界平行的虚拟世界,元宇宙概念持续催化,带动硬件基础设施、软件平台、内容服务商渐次受益。XR、5G、云计算等底层技术不断发展,打造元宇宙基石;算力是元宇宙最重要的基础设施,5G/6G 网络为元宇宙提供高速、低延时、规模化接入传输通道;内容创作是元宇宙延续并扩张的核心驱动力,社交需求将巨大流量引入元宇宙,未来商业、工业应用场景作为现实世界的测试网将体现元宇宙更大的价值。我们认为,运营商具备打造元宇宙技术底座能力,国内5G 建设稳步推进,三大运营商及主设备商积极布局云计算,光模块、IDC、服务器有望成为建设元宇宙有力的硬件基础设施支持。
[汽车制造业] [2022-01-10]
2021 年12 月31 日,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发改委(以下简称四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2022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22 年补贴标准于22 年1 月1 日起实施。
[汽车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2-01-10]
换电模式是一种通过集中式充电站对大量电池集中存储、集中充电、统一配送,并在站内对新能源汽车进行电池更换或者集电池充电、物流调配、以及换电功能于一体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快速补电方式。
[汽车制造业] [2022-01-09]
2020 年4 月,财政部等四部联合发布的新能源补贴新政中给予了换电模式车辆超出30 万起售价依然可享受补贴的权益。2020 年5 月,换电站作为“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0 年10 月,国务院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强调完善充换电相关安全标准和法规制度,大力推进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并鼓励企业根据使用场景研发换电模式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