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 [2018-10-28]
10 月 18 日,北汽蓝谷发布 2018 年 9 月产销快报,今年 9 月北汽新能源共销售新能源汽车 11560 辆,生产 13719辆。今年 1-9 月,北汽新能源累计销售乘用车 81678 辆,同比增长 61.4%,完成 15 万辆销量目标的 54.45%。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18-10-27]
动力电池回收市场2020年规模凸显,2025年孕育370亿市场空间。我国新能源汽车推广成效显著,2017年全年销量77.7万辆,截止2017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过170万辆,带动上游动力电池累计装机量超过85GWh。我们预计2018、2020和2025年新能源车销量将分别达到113万辆、210万辆和500万辆,动力电池装机量分别为54.5GWh、108.8GWh和259.2GWh。动力电池平均寿命3-5年,2020年之前动力电池统一按拆解回收测算;2020年以后,按三元拆解回收,磷酸铁锂梯次利用进行测算,结果显示2018-2020年,报废动力电池市场空间分别为10.1、23和46亿元;2025年达到370亿元。
[汽车制造业] [2018-10-26]
特斯拉、大众新能源项目国内落地,1、2、3季度报业绩持续分化,锚定龙头寻找确定性。基本面坚实与市场低迷反差下看好反弹,补贴政策落地将是反转之时。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 [2018-10-21]
2018年10月12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召开2018年度9月份汽车产销数据发布会。9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12.7万辆和12.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64.4%和54.8%。1-9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3.4万辆和72.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4.8%和82.5%,同比增速超中汽协年初目标预期。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 [2018-10-21]
锂&磁材:上周中都化工电池级碳酸锂报价保持稳定,为10.0万元/吨。与永磁材料相关的稀土氧化物除氧化钕(-0.32%)价格下跌外,其余品种价格保持稳定。新能源汽车产量持续增长,长期来看碳酸锂等下游需求巨大,建议关注锂资源行业龙头天齐锂业及新能源汽车磁材+电驱双轮驱动标的正海磁材。
[汽车制造业] [2018-10-20]
预计4Q18汽车销量降幅扩大、周期底部或已出现。3Q18汽车销量同比下降7%,行业进入周期性低谷期,更新2018年全年汽车销量预测为2840万辆,同比下降1.6%,10月以来市场终端车价优惠幅度有所扩大,9月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58.9%显著提高,汽车行业零售额已连续4个月负增长,行业收入与利润下行。
[批发和零售业,汽车制造业] [2018-10-20]
行业进入成熟期,短期销量承压,长期来看,“智能驾驭、电动未来”涉及电动化、智能化、互联化以及轻量化仍是行业长期大趋势。投资重视结构化行情,精选个股。新能源汽车产业全球化以及零部件产业逐渐强大并加速全球布局带来投资机会,值得重点关注。维持行业“推荐”评级。
[批发和零售业,汽车制造业] [2018-10-20]
9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35.6万辆和239.4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1.7%和11.6%。旺季不旺,车市表现低迷,不排除新一轮汽车消费刺激政策出台的可能性。中汽协公布9月产销数据,当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35.6万辆和239.4万辆,环比分别增长17.8%和13.8%,同比分别下降11.7%和11.6%。1-9月汽车产销均完成2049.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0.9%和1.5%,比前8个月增速分别回落1.9和2.0个百分点。产销量增速持续回落,总体表现开始低于年初预期。在汽车传统消费旺季的“金九”,车市表现依然低迷,主要或是受居民财富缩水(受股市、楼市下跌影响)、中美贸易纷争加剧(消费者持币观望心态较浓)、油价连续上涨(汽车使用成本上升)等负面因素的影响。由于汽车产业的复苏对国内经济增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预计相关部门或出台新一轮汽车消费刺激政策来提振汽车销量。
[汽车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 [2018-10-20]
四季度在高基数与经销商减少进货去库存相结合,汽车销量将面临非常大的下滑压力。但我们认为四季度的汽车销量将在逆风中前行,预期负增长的幅度将逐步收窄,不会出现加速下滑的局面。>>新能源汽车是今年汽车行业中非常亮眼的一个细分板块,乘联会上调全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预测由80万台提升到超90万台的水平,动力电池装机量在未来几年仍将保持高速增长。>>港股车企九月销量点评。>>车型调研数据显示吉利、长城终端折扣加大支持询价量上升,传祺老款清货完毕,日系持续强劲。
[汽车制造业] [2018-10-17]
纯电动乘用车是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主要组成部分,相应产业发展政策导向性明显。近年来,包括补贴、积分、投资管理和安全排查在内的产业政策日趋严格,政策倒逼纯电动乘用车产业优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