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2655 篇 当前为第 66 页 共 266

报告分类:综合分析报告 检索词:新能源汽车

  • 651.补贴退坡、共性技术供给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汽车制造业] [2019-04-20]

    考虑节能指数、消费者节能偏好支付意愿、共性技术供给、政府补贴退坡和市场竞争,建立了政府与新能源汽车企业、燃油汽车企业之间的三阶段博弈模型,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补贴下限与准入标准对新能源汽车企业收益和政府收益作用方向相反,对燃油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均衡价格和销量均无明显影响,政府补贴下限、准入标准及两者共同调整的结果使得汽车市场达到由燃油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共存的均衡状态;随着消费者节能偏好支付意愿的增加,汽车市场呈现燃油汽车"消"而新能源汽车"长"的均衡状态,随着共性技术空缺度增加,出现燃油汽车"长"而新能源汽车"消"的均衡状态,消费者节能偏好支付意愿及共性技术研发和建设是补贴退坡背景下更具根本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驱动力量。
    关键词:补贴退坡;;共性技术;;新能源汽车;;博弈论
  • 652.2月我国汽车产销同比下降新能源汽车高速增长

    [汽车制造业] [2019-04-20]

    1-2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39.4万辆和452.7万辆,产量同比下降2.8%,销量同比增长1.7%。分别低于上年同期13.9和7.1个百分点中汽协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月,受春节假期的影响,汽车产销量总体水平较低,环比同比均呈现两位数下降。当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70.6万辆和171.8万辆,环比分别下降36.6%和38.9%,同比分别下降20.8%和11.1%。1-2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39.4万辆和452.7万辆,产量同比下降2.8%,销量同比增长1.7%。分别低于上年同期13.9和7.1
    关键词:乘用车;
  • 653.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汽车制造业] [2019-04-20]

    当前,雾霾问题备受社会公众关注,汽车产业亟待转型升级,集低耗能、低排放、低污染功能于一身的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国家与社会期盼的发展方向。目前国家正在积极推进的供给侧改革给新能源汽车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此背景下,研究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2010—2017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情况的多方位动态跟踪,可以发现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政策驱动效应大于技术进步效应;二是政策强度不均引致区域发展不平衡;三是地方保护扼杀市场互通;四是产业链断层削弱产品认可。与此相对应,给出"技术迈向高端"、"以联合推进机制为纽带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全面市场推广"、"产业链协同升级"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供给侧改革;;创新驱动
  • 654.汽车的未来——新能源汽车及其发展探究

    [汽车制造业] [2019-04-20]

    本文从新能源汽车的概念讲起,详细阐述了新能源汽车的分类和发展,并对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
  • 655.百年汽车产业巨变 中国能否借新动能实现竞争优势

    [汽车制造业] [2019-04-20]

    我国自主品牌车企在传统汽车技术发展水平上始终落后汽车发展发达国家,中高端市场主要被外资品牌占据,先进材料、关键零部件、高端智能装备等技术也主要由跨国汽车企业在全球的产业链控制。而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全球汽车行业迎来了电动化、智能化的发展变革,其核心是新能源、互联网等新兴技术与汽车制造业加速融合。在这些领域,我国发展快、企业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产业;电动汽车;汽车行业;无人驾驶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充电桩;智能汽车;自主品牌;充电设施;上汽集团;电动化;
  • 656.知识溢出视角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专利池的形成机制研究

    [汽车制造业] [2019-04-20]

    21世纪是低碳经济时代,低碳发展、绿色出行已经成为全人类的普遍共识。汽车工业作为国家制造业的标杆,在推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因其高能耗、高污染等特点不得不面临转型的压力,新能源汽车则成为世界各国重点关注和发展的对象。作为汽车工业和新能源技术结合的新兴产业,一方面它继承了汽车工业规模大、集成化高、技术复杂等特点,另一方面又引进了新能源领域的高新科技,采用非传统能源,极大的提升了能源使用效率,从而实现了低碳环保的目的。可以说,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出现和发展对于企业技术变革、汽车工业转型升级以及国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大意义。当前,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考察主要偏向于产业政策、发展现状和垄断规制等方面,从知识溢出视角出发研究新能源汽车产业专利引用的空间规律进而分析专利池的形成机制的研究较为缺乏。基于国内最新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专利数据,本文从三大方面对新能源汽车专利池的形成机制进行分析。一是参考主流博弈方法,从学理上构建专利池形成机制的三阶段博弈理论模型。二是引入知识溢出概念,剖析企业间专利引用的影响因素即加入专利池的潜在动因,研究专利池不同于其他创新联盟的特性。三是结合产业内专利引用现状,构建了专利引用的社会网络,研究新能源汽车产业专利引用网络结构特征和演化趋势。并结合对网络内部成员的角色分析,为测度产业专利池的组建潜力提供了参考。首先,笔者通过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及创新网络国内外研究进行评述,发现新能源汽车产业现有研究局限于现状、政策等方面,组建专利池研究较少涉及。其次,建立以动态博弈、知识溢出和社会网络为主体的理论基础,为全文奠定分析框架。然后,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概念以及其特征进行界定分析,并从专利池组建博弈、专利引用影响因素和专利引用社会网络等多维角度,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组建专利池进行潜力测度,探究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专利池的可行性。针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模块化发展特征,采用动态博弈的方法研究了该产业中基于产业链的纵向一体化企业和纯上游研发企业专利池的形成机制;构建了三阶段的动态博弈模型:在第一阶段,专利所有权人决定是否组成专利池;第二阶段,企业根据许可方式来预测行业产量对于许可费率的反应函数;第三阶段,下游制造商进入市场,同时决定最终产品的产量来最大化其利润。根据博弈分析的结果,发现新能源汽车产业纵向一体化企业与纯上游研发企业组建一个专利池,那么无论是纵向一体化企业还是纯上游研发企业,它们获取的利润都要更为理想。同时专利池的组建亦会使得下游市场产品总产量提高,价格降低。知识、技术创新是提高我国新能源汽车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专利引用也可看作是一种知识溢出。目前不同因素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知识溢出的影响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仍不明确。鉴于此,该部分选取了3个维度共6个指标,采用面板Poisson模型、面板Logit模型和面板Probit模型对26家上市新能源汽车企业间知识溢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研究发现,地理距离影响方向和预期相反,企业间技术相似度往往更多时候决定了新能源汽车企业间的知识溢出水平。溢出能力方面,研发物质投入的正向效应要大于研发人力资本投入;吸收能力方面,人均工资水平和企业净利润指标都呈显著正相关。这说明新能源汽车产业可以选择专利池这样的专利池跨区域的,受地理距离影响较小的市场化的合作范式。社会网络分析方面,选取新能源汽车领域专利申请量排名前38名的国内领先组织为研究对象,从专利数量、技术创新主体、技术领域、专利权人地理分布等角度初步揭示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专利的发展现状,运用社会网络方法分析了2001-2016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专利引用网络机制以测度产业专利池的组建潜力,并进一步研究了新能源汽车产业专利引用网络结构特征和演化趋势。研究表明:我国新能源汽车专利合作网络具有整体网络密度趋大、联系日趋紧密和集聚现象突出、凝聚子群显现以及网络成员类型多样且专利引用结构稳定等特点。结合全文分析,可以认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具备构建专利池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专利池;;博弈;;知识溢出;;社会网络分析
  • 657.建议重视发展农村新能源汽车市场

    [汽车制造业] [2019-04-20]

    尽快将充电桩纳入农村基础建设2017年全国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达445723个,但充电设施更多集中在北京、广东、上海、江苏等发达省市,广阔的农村区域充电桩普及依然任重道远。建议尽快将充电桩纳入农村基础建设,与通水、通电等作为"村村通工程"的基础设施,在村委会、村公共场所等免费安装充电桩,供村民免费充电使用。在加
    关键词:充电桩;;鼓励农村购车;;新农村建设
  • 658.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地方政府执行研究

    [汽车制造业] [2019-04-20]

    在全球能源趋紧、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双重危机下,对于缓解能源紧张、改善生态环境以及促进汽车产业升级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的新能源汽车,成为各国缓解危机、加快发展的战略点。近些年,我国也制定和出台了大量利好政策,鼓励和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国家“十三五”规划更是再一次确定了新能源汽车在我国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在国家的政策支撑下,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我国一路高歌。尽管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在我国的实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在地方政府具体执行中央政策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从而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政策效果。因此,本文意图从执行目标、执行主体、执行对象、执行过程等影响执行效果的因素入手,探索地方政府在执行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探讨一些提升方法,进一步提升地方政府政策执行水平,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在我国更好地落实。本文研究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对本文的研究缘起和选题意义进行了阐述,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并且详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本文的创新和不足;第二部分为相关概念及研究的理论基础。首先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地方政府执行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其后阐述政策执行理论、产业政策理论,为下文的分析做铺垫;第三部分着重介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地方政府执行现状与成效。该部分主要通过收集和整理的到的信息,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文本内容进行梳理,同时全面了解政策执行的成效;第四部分主要分析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地方政府执行存在的问题。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地方政府的执行情况,从执行目标、执行主体、执行对象、执行过程四个方面探索地方政府在执行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中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提出优化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地方政府执行的对策。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地方政府执行中的问题,从提高政策质量、提高执行主体素质、增强目标群体认同感、规范公共政策执行程序等方面,提出有效强化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地方政府执行效果的措施,以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更好地发展;最后是结语部分,对本文的研究作了总体的概括,并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以及今后地方政府的相关政策执行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地方政府;;政策执行
  • 659.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退坡”问题研究

    [汽车制造业] [2019-04-20]

    通过建立新能源汽车企业生产决策模型,分析补贴政策、限制性政策和补贴政策"退坡"对新能源汽车生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补贴政策能够促进新能源汽车的生产,但也可能同时激励了燃油汽车的生产;合理的限制性政策能够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但与补贴政策同时采用时会使补贴政策效果打折扣;有效的限制性政策安排可以作为补贴政策"退坡"的替代政策;应该综合考虑"退坡"比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限制性政策
  • 660.政府补贴对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

    [汽车制造业] [2019-04-20]

    在日益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下,培育新能源汽车行业成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和构筑国际竞争新优势的内在要求。为了加强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推广,各级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消费补贴政策,以刺激新能源汽车的购买。基于陈述性偏好网络问卷调查设计了离散选择实验,以调研数据为样本,利用混合Logit模型就政府补贴对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的作用进行了实证检验,并根据家庭年收入、优惠政策了解程度和环保意识的差异对被测者样本加以分组,考察了政府补贴对不同类型消费者购买倾向的异质性影响,结果发现:价格是决定消费者是否选择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因素,虽然政府补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新能源汽车的购买意愿,但作用相对较弱;对于家庭年收入较低、更了解优惠政策和环保意识更强的消费群体,政府补贴的效果更为明显。
    关键词:政府补贴;;新能源汽车;;离散选择实验;;混合Logit模型
首页  上一页  ...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