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1.新能源汽车产业公平竞争审查研究
[汽车制造业] [2019-05-18]
因能有效解决能源安全与环境压力问题,并促进经济的发展,所以我国一直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许多地方政府也将本地新能源汽车企业作为主要扶持对象,形成鲜明的“省域经济”特色。中央与地方也密集出台政策,如技术支持、财政补贴等,旨在促进全国新能源汽车统一市场的形成。通过中央与地方的政策合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取得显著成绩。从产销数据看,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态势强劲。但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难以避免传统汽车产业存在的发展问题。地方保护主义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面临的最大障碍,主要表现在设立地方小目录、设置备案要求、以“投资换市场”、政府补贴不公、对外地企业设置捆绑条件等,产生的负效应体现在无法形成国内新能源汽车统一的大市场、企业投入成本增加,创新积极性降低、消费者选择权受到限制等。而这些问题主要蕴含于政府出台的各类新能源汽车产业规范性文件之中,即抽象行政行为,并且既有的法律制度,如国务院部门专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反垄断法》与行政法控权制度对其规制存在局限。《反垄断法》对行政性垄断的规制标准严格,并且其规制作用只是事后的监督与救济。限制竞争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因形式上满足合法性,便具有了正当性,传统行政法控权功能对此捉襟见肘。如何在政策措施出台之前,对拟制的政策措施进行竞争评估,使其合乎竞争规律,显得尤为重要。第二章主要分析了目前法律制度对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制现状及存在的不足,共分为三节。首先是国务院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地方保护的规制及存在的局限,如只是原则性的对地方保护的否定、无具体要求和判断标准,处罚力度不强,行政系统内自上而下纠偏动力不足。其次是《反垄断法》对行政垄断的规制及不足,如遵循严格的主体、行为模式等要件,并且是事后的监督与救济。具体到新能源汽车产业,《反垄断法》对规制该领域的抽象行政性垄断当然也存在不足。最后是行政法对行政垄断的规制及不足,如实体法强调形式合法性,只要抽象行政行为具有合法依据,即使造成排除、限制市场竞争的效果,也具有了正当性。此外,《行政诉讼法》规定的附带审查中,规范性文件并不能直接作为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第三章阐述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公平竞争审查的现实意义,分为两节。首先是对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阐述,介绍了该制度的内涵、原理以及特点。其次分析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公平竞争审查的现实意义,能够弥补以往法律制度对地方保护规制的不足,促进竞争政策与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协调。第四章分析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公平竞争审查所面临的困境与路径选择。首先,剖析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公平竞争审查所面临的困境,利益因素的干扰致使自我审查动力不足,地区差异对适用审查标准以及例外规定的困境。这些困境的存在影响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贯彻落实。其次,针对这些困境进行出路思考,即构建与完善自我审查外部监督保障机制,尊重地区差异的基础上正确把握抽象化的审查标准和例外规定,以地方财政补贴为突破口进行公平竞争审查。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地方保护;;政策措施;;公平竞争审查
-
602.新能源汽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汽车制造业] [2019-05-18]
在现如今的21世纪,资源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的主要问题之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全球工业化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问题越来越突出。其中涉及到的天然气、石油等燃料短缺的问题逐渐得到重视,因为这关系到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和现状。在我国的低碳经济大力推进的背景下,本文通过探讨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和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意义,来共同研究分析新能源汽车在我国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发展趋势;;研究分析
-
603.生态建设引领下广州新能源汽车产业园规划编制研究
[汽车制造业] [2019-05-18]
产业绿色低碳化发展是生态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趋势和要求。从生态破坏根源进行分析,以生态建设的发展路径为指导,结合广州新能源汽车产业园规划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为生态建设引领产业发展提供一条有效路径。
关键词:生态建设;;发展路径;;广州新能源汽车产业园
-
604.关于新能源汽车电子控制的关键性技术分析
[汽车制造业] [2019-05-18]
电子控制系统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效率、控制策略以及运行安全性,所以对新能源汽车的电子控制关键技术加强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新能源汽车电子控制的关键性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希望能给新能源汽车电控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电子控制;;关键性技术
-
605.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意愿评价及决策因素探究
[汽车制造业] [2019-05-18]
以问卷调查的形式,采用综合模糊评价模型与方差分析和因子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意愿得分为2.704164,处于高意愿。在对购车意愿具有显著影响的性别、年薪及年龄等因素影响下男性消费者、年薪10-20万的顾客以及年龄段在26-35岁的消费者更具有购车倾向,在购车决策的众多影响因素中经济成本因子与技术保障因子是最主要的决定因子。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就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推广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意愿评价;;方差分析;;因子分析
-
606.分析新能源汽车在北京的市场制约因素(英文)
[汽车制造业] [2019-05-18]
北京指定的新能源汽车示范和推广城市,它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自2013年以来,中国政府已引入了许多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推广。然而,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还不成熟,所以在北京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在技术、市场、工业化和政策支持等等。本文重点分析了在北京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制约因素。目前,有许多因素阻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市场推广而言,有一些内部问题和外部压力在北京的市场推广新能源汽车。内部问题是基础设施不足和宣传。外部压力的挤压是地方保护主义的市场空间和外国品牌的竞争: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技术研发
-
607.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研究
[汽车制造业] [2019-05-18]
新能源汽车行业是我国的一项朝阳产业,在环境保护日益增长的今天,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在国家政策支持下越来越大。根据行业发展的需要,在分析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人才需求的情况下,研究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技术人才培养的情况,通过对相关课程的设计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为社会培养更多适合的人才,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能力。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课程体系设计;;教学模式
-
608.基于高校新能源汽车在教学中的新策略
[汽车制造业] [2019-05-18]
汽车专业在高校已经是一个发展比较成熟的专业,而新能源汽车的出现,不少高校也逐渐将新能源汽车作为一个学科纳入到汽车类专业,这意味着高校与时俱进,带领学生接受与研究新的知识,为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提供人才。因此,本文着重介绍了新能源汽车在教学中的新策略。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教学策略;;创新
-
609.新能源汽车向市场驱动型转变 将迎来高速发展
[汽车制造业] [2019-05-18]
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高级经济师徐长明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正发生一场深刻变革,可总结为"四个转变":消费结构由乘商并重向乘用车为主转变、消费主体由公共领域向私人购买转变、私人消费区域由限购城市向非限购城市转变、私人消费形态由被动接受向主动选购转变。而这四个趋势说明,新能源汽车市场逐步由政策驱动型向市场驱动型转变。此外,汽车"新四化"大势所趋,由于更适合演变为高级智能移动终端,新能源汽车将迎来高速发展。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市场驱动型;乘用车;
-
610.浅析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汽车制造业] [2019-05-18]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顺应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国际共识,缓解我国能源和环境压力,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列入十大重点领域之一,新能源汽车产业步入了快速发展期。文章分析了我国天然气汽车、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指出了产业发展中在政策制定、产业结构、核心技术、基础设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指出要加强政策引导,鼓励科技创新,扶持龙头企业,加快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产业现状;;发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