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61.全球主要沙源区沙尘气溶胶与太阳辐射的关系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14-04-15]
利用TOMS AI气溶胶指数和天文辐射资料对全球主要沙漠区沙尘气溶胶含量与太阳辐射的关系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无论是北半球的沙漠还是南半球的沙漠,其沙尘气溶胶指数和太阳辐射都有非常高的相关性.事实和理论均表明太阳辐射是影响沙漠地区沙尘气溶胶含量主要的因子之一.
关键词:TOMSAI;全球主要沙源区;沙尘气溶胶;太阳辐射
-
3062.应用VSD动态酸化模型确定区域酸沉降控制目标研究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14-04-15]
为了控制区域酸沉降污染,需要制定科学的区域大气酸沉降控制目标.本研究建立了应用VSD动态模型的多点位模拟和累积频率分布曲线统计方法,通过模拟各酸沉降情景下某一目标年区域内土壤理化特性的变化确定其酸沉降控制目标.将此方法应用于广州-东莞-惠州地区,在现场测量区域内25点位土壤特征的基础上,应用VSD模型模拟各点位土壤特征对酸沉降的响应,再将模拟结果绘制成累积频率分布曲线,据此确定该区域酸沉降控制目标.结果表明,单独控制S沉降时,若使得该区域生态保护率达到80%,则短期和长期S沉降的控制目标分别为7.68~12g/(m2·a)和10.24~16g/(m2·a);若生态保护率为95%,短期和长期S沉降控制目标分别为5.12~8g/(m2·a)和7.68~12g/(m2·a).同时控制S和BC沉降时,若生态保护率为80%,当BC沉降为6.4~12.8g/(m2·a)时,短期和长期S的控制目标分别为2.56~4g/(m2·a)和5.12~8g/(m2·a);当BC沉降为4.8~9.6g/(m2·a)时,S的控制目标为2.56~4g/(m2·a).若生态保护率为95%,当BC沉降为6.4~12.8g/(m2·a)时,短期和长期S的控制目标分别为0.64~1g/(m2·a)和5.12~8g/(m2·a);当BC沉降为4.8~9.6g/(m2·a)时,短期和长期S的控制目标分别为0.64~1 g/(m2·a)和2.56~4g/(m2·a);当BC沉降量降至2~4g/(m2·a),则80%和95%生态保护率下的S控制目标均为0·64~1 g/(m2·a).
关键词:酸沉降;区域控制目标;VSD;累积频率分布
-
3063.污水处理厂芳香烃和氯代烃逸散速率研究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14-04-15]
以哈尔滨某城市污水处理厂中的芳香烃(苯,甲苯,二甲苯)和氯代烃(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三氯乙烯,四氯乙烯)为研究对象,应用不同的数学模型计算了在不同季节条件下其在格栅、初沉池、生化池(厌氧段和曝气段)、二沉池处理单元中的逸散速率.结果表明,芳香烃和氯代烃在生化池逸散速率最高,苯和三氯乙烯的逸散速率分别为1.92~5.22g/s和16.94~18.8g/s.芳香烃逸散速率不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芳香烃的逸散速率在生化池中下降很快,而氯代烃的逸散速率比较稳定.芳香烃和氯代烃在格栅的逸散速率最低,二甲苯和三氯甲烷的逸散速率分别为12.94x10 6~17.24× 10-6g/s和1.88×10 6~2.58× 10 6g/s.在沉淀池中,芳香烃和氯代烃春季逸散速率平均为夏季的1.7倍.春季二沉池苯、甲苯和二甲苯的逸散速率分别为初沉池的59.2%,53.3%和4.5%;而二沉池氯代烃逸散速率增加了13%.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芳香烃;氯代烃;数学模型;挥发速率
-
3064.系统动力学在空港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14-04-15]
作为机场与城市间的过渡区,空港区域具有经济-社会-环境发展影响因素众多、变化快的特征.针对此,本文基于空港区域系统动力学模拟模型,结合类比法和情景分析法,用于空港区域不同发展方案的经济、社会、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具体步骤包括:发展分析-影响识别-模型构建-零方案/规划方案模拟-替代方案设计-减缓措施,各步骤间动态反馈.对郑州航空港区进行案例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零方案,规划方案具有经济社会发展优、污染排放少的优点,但仍无法满足环境容量要求;设计了3种替代情景方案,据此提出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调整等减缓措施.
关键词:规划环评;系统动力学;情景分析;郑州航空港区
-
3065.九龙江流域上游浅水湖泊富营养化机制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14-04-15]
基于对九龙江上游龙潭湖富营养化水体和沉积物现状的监测结果,通过与国内富营养化深水湖库和流域下游大型富营养化浅水湖泊进行对比,深入探讨了流域上游浅水湖泊富营养化发生的原因及主导机制.流域上游浅水湖泊具有外源污染物输入较少的特点,较下游大型浅水湖泊更易受温度等气候条件和沉积物氧化还原状态的影响,以及外源输入总磷控制具有较强的滞后效应,因此对流域上游浅水湖泊富营养化的控制必须重视内源营养盐释放,特别是结合态磷的内源释放问题.
关键词:富营养化;上游浅水湖泊;沉积物;总磷;内源释放
-
3066.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对斜生栅藻的毒性效应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14-04-15]
按照毒性试验标准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BMIM]Cl)对斜生栅藻的影响,测定了半数抑制浓度(IC50)、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藻细胞通透性的变化,观察了80mg/L[BMIM]Cl处理96h对藻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BMIM]Cl对斜生栅藻生长具有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大抑制率增加,叶绿素含量下降,48h IC50、72h IC50和96hIC50分别为103.77、76.44和68.49mg/L.藻细胞对[BMIM]Cl有一定的氧化应激反应,CAT和SOD活性随[BMIM]Cl浓度升高而降低.[BMIM]Cl对藻细胞的细胞膜有一定程度的破坏作用,藻细胞通透性随浓度升高而增大,同时藻细胞的超微结构受到了[BMIM]Cl的影响,造成质壁分离,叶绿体片层断裂,线粒体嵴数量减少.
关键词: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斜生栅藻;半数抑制浓度;酶活性;叶绿素含量;细胞通透性;超微结构
-
3067.风电机组噪声预测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14-04-15]
在已有后缘为钝形双叶片风电机组噪声预测模型基础上,结合我国风力发电机组叶片形状及其辐射噪声的频谱特性等,对预测模型进行了修正.通过对3台不同型号风电机组13个测点噪声测量值和预测值对比验证表明,修正后模型能较好地反映风电机组噪声的衰减规律.在预测点与风轮中心距离大于1.5倍风轮直径时,修正后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差值在±2.5dB(A)范围内.利用修正后预测模型计算确定的风电机组噪声声功率级及指向性指数,将其代入考虑指向性的点声源模型,可用于简化预测与风轮中心距离大于3倍风轮直径处的噪声.
关键词:噪声;风电机组;预测模型;声功率级
-
3068.环境水中总挥发性有机硫化物的检测方法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14-04-15]
建立了一种捕集、解析、氧化、紫外荧光检测技术,用于水中痕量总挥发性有机硫化物的检测.自行研制的低温捕集-热解析装置实现水中痕量挥发性有机硫化物的富集,富集的有机硫化物在高温和助燃气作用下,充分氧化为二氧化硫,采用紫外荧光法检测二氧化硫含量,从而间接获得水中总挥发性有机硫化物的浓度值.方法的捕集温度5℃,解析温度150℃,氧化温度1000℃,气提室温度65℃,气提时间20min,精密度5.5%,检测限为6ng/L,加标回收率为91.6%~95.1%.利用该装置对青岛市某池塘水样进行检测分析,检测结果中总挥发性有机硫化物的含量为1503~1911ng/L.
关键词:总挥发性有机硫化物;二氧化硫;紫外荧光;捕集;解析
-
3069.风电场生命周期CO2排放核算与不确定性分析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14-04-15]
提出了风力发电技术生命周期能耗和CO2排放核算的详细方法.应用上海某风电场数据进行核算,结果认为,风机生产阶段能耗和CO2排放占风电场生命周期能耗和CO2排放的比例均为最大,分别为68.23%和67.18%.不确定性分析认为,在所有强度参数中,钢生产综合能耗最为灵敏.风电场能耗强度和CO2强度分别为3.24gce/(kW·h)和9.47g/(kW·h),明显低于300MW火力发电机组的相同指标,分别为330gce/(kW·h)和915g/(kW·h).20a服役期的50MW风电场满期后,同比300MW火电机组少排放CO2约234万t.
关键词:风电;生命周期;能耗;CO2排放
-
3070.水中污染物对阳离子交换膜分离去除Cu2+的影响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14-04-15]
基于Donnan dialysis原理,在无外加电压作用下采用阳离子交换膜分离去除原水中的Cu2+,研究原水中可能出现的无机颗粒物,有机物质,EDTA酸、氨水、Fe3+、表面活性剂等对阳离子交换膜分离去除Cu2+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原水中添加二氧化硅、腐殖酸、EDTA酸、氨水、Fe3+、表面活性剂等物质,在长时间运行后均会对离子交换膜去除Cu2+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二氧化硅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等污染物不会和膜及Cu2+发生物理化学反应,对膜去除Cu2+效果影响较小,相比空白样,Cu2+去除率下降约4%;氨水、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等会导致Cu2+发生沉淀反应,腐殖酸会吸附Cu2+,使原水中游离态Cu2+浓度显著降低约50%;EDTA酸、氨水、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等会与Cu2+形成络合物,对去除Cu2+有严重影响,相比空白样,Cu2+去除率分别下降约100%(EDTA酸)、78%(氨水)、56%(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存在时,其会大量占据膜内空间,Cu2+基本无去除;Fe3+在弱酸性或中性水中会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对去除Cu2+有一定影响,相比空白样,Cu2+去除率下降约12%.
关键词:阳离子交换膜;唐南渗析;铜离子;污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