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561.常用高温及低温防护服隔热性能的对比
[纺织业] [2014-06-15]
高温和低温防护服是在具有较大温差的不同环境中使用的防护性服装.为此,对常用的高温和低温防护服隔热性能的异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温及低温防护服均要求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服装中热阻较大的区段均位于胸背、臀腹、手臂和大腿部.不同类型高温及低温防护服面料、服装整体的隔热性表现出一定差异.所使用的高温防护服主要通过阻隔环境辐射热和传导热来达到热防护目的,防护的重点在于环境辐射热.低温防护服主要通过阻隔人体内热传递来达到防护的目的.面料并不是决定高温及低温防护服隔热性能的唯一因素,防护服结构设计亦会对其隔热性能产生影响.
关键词:高温防护服;低温防护服;隔热性能;暖体假人;辐射热;传导热;high-temperature protective clothing;low-temperature protective clothing;insulation performance;thermal manikin;radiation heat;conductive heat
-
8562.艾蒿超细粉体/细菌纤维素共混膜的制备及其性能
[纺织业] [2014-06-15]
采用机械共混方法,将艾蒿超细粉体加入细菌纤维素溶液中制得共混膜;通过显微镜观察共混膜的形态结构,并对膜的力学性能、透湿性能、吸湿保湿性能和抗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共混膜表面平整,艾蒿超细粉体在膜中分布均匀,随着艾蒿超细粉体含量的增加,共混膜断裂强度与吸湿率逐渐下降,透湿性能先增强后减小,在艾蒿添加量为5%时达到最强;保湿率先增大后减小,在艾蒿添加量为7%时达到最大;抗菌效果逐渐增强,艾蒿超细粉体含量超过5%后,抗菌效果明显.
关键词:抗微生物整理;艾蒿超细粉体;细菌纤维素;共混膜;antimicrobial finish;Artemisia ultrafine powder;bacterial cellulose;blended membrane
-
8563.高取代度羧甲基小麦淀粉制备工艺的优化及表征
[纺织业] [2014-06-15]
以小麦淀粉为原料,氯乙酸作为醚化剂,采用2次加碱法制备了高取代度的羧甲基小麦淀粉.以4.05 g淀粉为基准,采用正交试验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探讨了水含量、乙醇用量、醚化温度对产品取代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其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水用量6 mL,无水乙醇用量60 mL-氯乙酸与淀粉物质的量比为1.4,氢氧化钠与氯乙酸物质的量比为1.8,碱化用氧氧化钠质量分数70%,碱化温度35~40℃,碱化时间0.5 ~1 h,醚化温度50~55℃,醚化时间2~3h,在此条件下制得了取代度(DS)高达1.21的羧甲基小麦淀粉.并采用红外光谱和XRD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
关键词:羧甲基淀粉;合成;取代度
-
8564.低温等离子体改性蚕丝织物涂料染色
[纺织业] [2014-06-15]
采用低温等离子体处理蚕丝织物,以改善蚕丝织物涂料染色性能.通过测定K/S值、摩擦牢度、耐洗牢度、柔软度,结合扫描电镜表征纤维表面形态,研究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对蚕丝织物涂料染色性能的影响,并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低温等离子体处理能有效改善涂料染色效果,最佳处理工艺条件为:功率150 W,时间5 min,真空度10 Pa.低温等离子体改性提高了蚕丝织物涂料染色的深度,各项牢度均有所提高,最佳工艺条件为:涂料50 g/L,黏合剂80 g/L,焙烘温度120℃,焙烘时间3 min.
关键词:蚕丝织物;等离子体;改性;涂料染色
-
8565.棉/Sorona混纺织物一浴一步法染色
[纺织业] [2014-06-15]
通过分析棉/Sorona混纺织物一浴一步法染色中各因素对织物得色及色差的影响,优化了染色工艺,即pH值7.5,分散匀染剂1.5 g/L,元明粉50 g/L,染色温度110℃,保温时间50 min,浴比1:15.结果表明,该染色方法可获得色光稳定、同色性好、各项色牢度高的产品,且工艺简捷、时间短,生产成本低.
关键词:混纺交织物;染色;一浴法;棉纤维;Sorona纤维;PTT纤维;blended fabric;dyeing;one-bath method;cotton fiber;Sorona fiber;PTT fiber
-
8566.拒水拒油剂在非织造布后整理中的应用
[纺织业] [2014-06-15]
以接触角为指标,比较了不同拒水拒油整理剂对SMS复合非织造布的后整理效果.SMS非织造布优化整理工艺为:拒水拒油整理剂NUVA HPC LIQ 60 g/L,浸渍温度40℃,浸渍时间30 min,110℃焙烘3 min.整理后,SMS复合非织造布对水、油、血液、酒精的接触角分别由整理前的62.3°、37.1°、58.6°和0°提高到123.5°、117.9°、121.2°和107.6°.整理后SMS非织造布的抗渗防护性能明显提高,断裂强力和透气性能稍有下降.
关键词:防水整理;防油整理;整理剂;非织造布;water repellent finish;oil repellent finish;finishing agent;nonwoven fabric
-
8567.涤纶织物分散染料免水洗染色
[纺织业] [2014-06-15]
针对涤纶织物染色耗水耗能大的问题,利用加固剂法开发了一种高效、便捷、高色牢度的分散染料免水洗涤纶织物染色工艺技术.优选了黏合剂的种类、用量和染色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应用TF-320黏合剂作为加固剂,当用量为6%~8%时,可120℃预烘和220℃焙烘处理,干摩擦牢度可达4~5级.
关键词:分散染料;染色;染色牢度;涤纶;disperse dye;dyeing;color fastness;polyester
-
8568.羊毛角蛋白的提取及其成膜性
[纺织业] [2014-06-15]
为了提高角蛋白的提取率和应用性能,针对当前羊毛角蛋白提取和应用的有关问题,采用氧化一还原两浴两步法溶解羊毛,从中提取角蛋白,羊毛溶解率达87%,同时提取的角蛋白有较高的分子质量,主体分布在45~60 kDa.红外光谱(FT-IR)和热重分析(TGA)测试结果表明,提取所得角蛋白的特征官能团与羊毛基本相同,热稳定性亦无明显变化.将壳聚糖按不同比例加入角蛋白中,可制得具有一定力学强度的复合生物膜.对生物膜进行接触角和强力测试发现,断裂强度随着壳聚糖含量增加而增大,但其亲水性随之降低.
关键词:羊毛;角蛋白提取;高分子质量;复合生物膜
-
8569.Kronecker积在变化绉组织设计中的应用
[纺织业] [2014-06-15]
为提高绉组织的设计效率,提出一种基于矩阵Kronecker积的变化绉组织矩阵生成方法.按照变化绉组织设计的构作原理,对已有绉组织矩阵,运用Kronecker积分别实现了不同组织的相互嵌入、组织点加强以及组织点置换等变化绉组织矩阵的生成.结果表明:采用矩阵的Kronecker积运算,可以方便地实现基于嵌入法、加强法和置换法的变化绉组织矩阵的设计.研究结果显示,随嵌入组织不同、加强方法不同或置换组织不同,可生成风格各异的变化绉组织矩阵.该方法丰富了绉组织的设计思路,可提高设计效率.
关键词:变化绉组织;嵌入法;加强法;置换法;Kronecker积
-
8570.磁性壳聚糖/γ-Fe2O3复合膜吸附甲基橙性能研究
[纺织业] [2014-06-15]
以壳聚糖、γ-Fe2O3为原料,采用流延法制备磁性壳聚糖/纳米γ-Fe2O3复合膜,以甲基橙溶液作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吸附荆用量、溶液初始质量浓度、pH、共存阴离子等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并对吸附动力学、热力学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在pH=2.91、无共存阴离子的条件下,吸附效果最佳,去除率随着吸附剂用量的增加而提高.无机阴离子的存在对吸附容量有显著影响.壳聚糖/纳米γ-Fe2O3复合膜对甲基橙偶氮染料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内扩散为主要控速步骤.吸附是熵推动的自发放热过程,低温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关键词:甲基橙;壳聚糖;纳米γ-Fe2O3;吸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