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11.机印印蜡工艺
[纺织业] [2014-07-15]
介绍了机印印蜡的主要工艺过程及特点,分析了机印印蜡容易产生的如印后染色透底、蜡印布左右印蜡不匀、发丝纹不匀、蜡与布粘结不牢等问题,通过调整印蜡工艺,如加入2%以上的油相黏结剂等措施,严格控制和规范工艺操作,加强设备维护和保养,可以提高印蜡质量.
关键词:防染印花;蜡防印花;质量;reserve printing;wax resist printing;quality
-
8012.棉织物低甲醛柔软阻燃整理
[纺织业] [2014-07-15]
以PBTCA(2-磷酸基-1,2,4三羧酸丁烷)为交联剂,采用阻燃剂CP与环氧硅油一浴法工艺对棉织物进行低甲醛阻燃柔软整理,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到优化工艺:阻燃剂CP 400 g/L,PBTCA 80 g/L,环氧硅油30 g/L,硫酸0.75%,一乙醇胺调节pH值,160℃焙烘4 min.棉织物整理后阻燃性能优良,损毁长度达到8.2 cm,阴燃时间和续燃时间均为0;柔软性有较大提高,整理后织物的白度及拉伸断裂强力略有下降;游离甲醛含量达到87.2 mg/kg,比常规CP阻燃整理工艺大幅降低.
关键词:阻燃整理;阻燃剂;柔软剂;一浴法;棉织物
-
8013.人棉弹力单面针织物的染整加工
[纺织业] [2014-07-15]
针对粘胶纤维及粘胶混纺纤维弹力单面织物湿强力差和不耐强碱的特点,阐述人棉弹力单面的染整工艺路线,包括预定形、缝合、配锅、染色、烘干、二次定形、预缩,指出了操作注意事项及工艺要求.
关键词:针织物;染整;粘胶纤维;氨纶;knitted goods;dyeing and finishing;viscose fiber;polyurethane fiber
-
8014.活性脆损:活性染料对染色织物的损伤——一些染整技术的回顾之一
[纺织业] [2014-07-15]
活性染料染色的棉织物经多次洗衣店洗涤后往往出现强力下降,该现象据推断是由于活性染料染色后的纤维素纤维容易发生酸性水解导致的,被称为“活性脆损”.其另一表现为活性浓深色染色织物会出现机械性能和湿摩擦牢度的明显下降.文中综述了“活性脆损现象”的相关机理研究,探讨了活性染料结构对促进纤维水解作用的影响,并提出染料吸电子效应可能是影响活性脆损的主要因素;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分析了不同结构的取代分子对纤维素苷键断裂焓变的影响,发现取代基的空间位阻效应对苷键水解的影响更为显著.为了彻底解决活性脆损问题,提高活性染料染棉尤其是染浓深色的湿摩擦牢度,必须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论研究,以明确该现象背后的物化机理.
关键词:活性染料;染色;活性脆损;棉织物;酸性水解;分子模拟;reactive dye;dyeing;reactive tendering;cotton fabric;acid hydrolysis;molecular modeling
-
8015.代碱剂在棉/竹织物活性染色中的应用
[纺织业] [2014-07-15]
探讨代碱固色剂在活性黄M-3RE浸染棉/竹混纺织物中的应用效果,并与传统碱剂纯碱作比较.通过设计正交试验和单因素多水平试验,分析了染色温度、碱剂用量、盐用量、固色时间对染色织物K/S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代碱剂和纯碱影响活性染料上染棉/竹织物得色量的主次因素顺序一致,当代碱剂和纯碱用量一致、盐用量相同时,代碱剂固色可使染色温度降低5 ~15℃、固色时间缩短45 min,匀染性更佳,产品质量更稳定,可取代传统的纯碱应用于活性染料浸染棉/竹织物.
关键词:浸染;活性染料;代碱剂;混纺织物
-
8016.还原染料电化学染色技术进展
[纺织业] [2014-07-15]
从还原染色原理、还原染色体系、还原染色装置等三方面阐述国内外还原染料间接电化学还原染色技术的研究进展.基于当前染色介体可选择性少,还原染色设备效率低等问题,结合还原染料间接电化学还原染色原理,分析了间接电化学染色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关键词:染色;还原染料;电化学
-
8017.核壳型含氟防水透湿整理剂的合成及其性能
[纺织业] [2014-07-15]
以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FA-02)、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及丙烯酸丁酯(BA)为原料,采用核壳乳液聚合法,合成了核壳型含氟防水透湿整理剂乳液.当壳层单体FA-02与BA质量比为3.5∶1、核壳乳化剂FS-200与LAS的体积比为1∶1、壳层预乳化液滴加时间为90 min、乳化剂用量为1.8%、单体转化率达到90%、交联单体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用量为2%时,可以合成外观透亮、细腻、性能稳定的乳液.在最佳防水透湿整理工艺下,核壳型含氟防水透湿整理剂整理后的棉织物对水的接触角可以达到129.3°,透湿量为2 319.3 g/m2· 24 h.
关键词:整理剂;防水透湿;含氟;核壳型;棉织物;finishing agent;waterproof and moisture permeability;fluorine-containing;core-shell type;cotton fabric
-
8018.湿布连续浸轧槽浓度的控制——一些染整技术的回顾之三
[纺织业] [2014-07-15]
传统的纺织连续湿加工过程以干布为加工对象,因此流程间需要进行织物的干燥.采用湿布湿处理(Wet-on-Wet)能免去所有湿处理之间的干燥,大量减少能耗.但是,湿布湿处理工艺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轧槽中的化学品浓度不稳定.在浸轧过一定长度的织物之后,织物上化学品增重率显著下降,导致染整织物的性能或色深下降.为了得到恒定的轧槽浓度和化学品增重率,在湿布湿处理中必须使用较低的初始浓度和较高的添加浓度.作者提出了计算湿布湿处理工艺中的轧槽起始浓度和添加浓度的数学模型.实验室及实际生产的织物染色、树脂整理实验,均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
关键词:纺织品;染整;湿布湿处理;恒定轧槽浓度;textiles;dyeing and finishing;wet-on-wet treatment;constant bath concentration
-
8019.高效棉用固色剂TF-234F
[纺织业] [2014-07-15]
高浓高效棉用固色剂TF-234F系聚阳离子型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较大,正电中心多,且具有均匀分布的,能与纤维共价结合的活性基团,能有效提高活性染料的耐皂洗色牢度、耐水泡色牢度、耐干湿摩擦色牢度和耐汗渍色牢度,对大多数染料的色光、织物的断裂强力及撕破强力影响均较小,织物的断裂伸长得以提高.
关键词:染色;固色剂;活性染料;染色牢度;色光;物理指标;棉织物;dyeing;fixing agent;reactive dyes;color fastness;shade;physical indices;cotton fabric
-
8020.棉纱线的活性段染技术
[纺织业] [2014-07-15]
采用NovacronP型活性染料对棉纱线进行段染染色.优化的段染工艺为:小苏打15~30 g/kg,尿素80~120 g/kg,防染盐S 10 g/kg,103℃汽蒸8~10 min.段染棉纱的得色量和色牢度均优于K型活性染料.
关键词:活性染料;染色;段染;棉纱;reactive dyes;dyeing;space dyeing;cotton ya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