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31.2016上海国资高峰论坛嘉宾精彩观点摘录
[纺织业] [2017-01-10]
国资国企改革的"三个新"上海国盛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孔庆伟2016上海国资高峰论坛的主题是"新国资·新征程",核心在于一个"新"字,我理解,这个"新"字有三个层面的意思:一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国资国企改革的"新要求"。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对国企改革重申了三个"有利于"重要论断。最近,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上又提出了改革的四个"有利于",也为国企改革确立了价值判断标准,既是国企改革的指导思想,也是改革的终
关键词:上海国资;国资国企;临港产业区;一带一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纺织集团;新常态;电子商业汇票;上海地铁;员工持股;临港地区;浦发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高峰论坛;功能转型;“走出去”;嘉宾;
-
7532.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显微纤维边缘检测系统研制
[纺织业] [2017-01-10]
伴随经济技术的飞跃,纤维在社会各领域作用凸显。纤维的成分及质量决定了其性能和价格,而检测出的纤维边缘的连续性与完整性又对纤维特征提取、目标分离、模式识别及计算混纺比的准确度影响很大。故纤维图像的边缘检测是纤维自动识别体系中的关键一环。然而纤维在包埋、切片以及采样过程中受到不均匀光照、聚焦、噪声等方面的干扰,无法避免的出现显微纤维图像质量差、背景区域与目标纤维区分不明显、轮廓不完整或者粘连等现象。而且传统边缘检测算法获取显微纤维边缘出现虚假、不连续边缘和不能有效提取粘连纤维边缘的问题。此外,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作为我国进出口检验验定的重要机关,一直存在纤维成分检测的相关问题,即虽耗费一定的人力物力,但却无法实现相对准确的检测及鉴证。故研究基于计算机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结合科学的灰色系统理论开展显微纤维边缘检测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课题。本课题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目项目《基于约束条件的非负矩阵分解算法及其在纤维自动识别中的应用研究》(61472075)。作为在纺织、纤维和面料等学科上在国内乃至世界上有极高学术地位的特色鲜明的高校,我校在棉麻以及化学纤维混纺领域研究成果积累颇丰。本文将探究初涉图像边缘检测领域的灰色系统理论与现行的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相结合,把提取出连续、完整和准确的显微纤维边缘作为研究的核心。本文综合运用灰色系统理论、NIBLACK算法和孔洞填充算法,提出了一套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显微纤维边缘检测技术路线,研制了显微纤维边缘自动检测平台系统。以显微纤维图像中各像素点为研究对象,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边缘检测方案通过把GM(1,1)模型与NIBLACK算法相结合取得显微纤维的强弱边缘信息并实现有效的强弱边缘连接再运用孔洞填充算法来处理虚假边缘以提取出完整的边缘信息。针对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显微纤维边缘检测系统设计,从算法原理入手,充分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在我国学术研究体系中的强势地位和先进水平,发挥了灰色系统理论的“少数据贫信息”的建模特点,展示了设计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提取出精确连续完整的显微纤维边缘。
关键词:纤维;边缘检测;灰色系统理论;灰色预测模型
-
7533.海栖热袍菌中嗜热酶基因的克隆及发酵条件优化
[纺织业] [2017-01-10]
二十一世纪,开发和利用海洋生物资源已成为全球关注点之一,对极端海洋环境微生物的研究也上了一个新层次。因此对极端酶的研究也广泛引起了海内外专家的兴趣,尤其嗜热酶已经在许多领域有了较好的应用。海栖热袍菌(Thermotoga maritime)是一种来源于深海火山的极端嗜热菌,生长环境特殊难以大规模的发酵培养,其酶资源用于工业化生产十分困难。使用基因工程手段对极端环境微生物的酶基因加以克隆并进行高效表达,是目前利用极端环境微生物酶资源的主要方法。本课题主要研究了海栖热袍菌表达的内切-1,4-β-葡聚糖酶(TM1525)、阿拉伯内切-1,4-β-半乳聚糖酶(TM1201)、磷酸戊糖变位酶(TM1067)三种嗜热酶。采用基因克隆技术构建表达嗜热酶的基因工程菌,通过层析柱处理加以纯化成功表达的外源蛋白酶,已有文献报道嗜热磷酸戊糖变位酶(PPM)的主要酶活性质,因此本文应用响应面法对工程菌发酵产PPM的条件进行优化。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以海栖热袍菌(Thermotoga maritima)基因组为模板,根据内切-1,4-β-葡聚糖酶、阿拉伯内切-1,4-β-半乳聚糖酶、磷酸戊糖变位酶三种嗜热酶基因序列设计引物,质粒p ET-32a(+)为表达载体,E.coli BL21(DE3)为表达菌株,成功构建表达海栖热袍菌嗜热酶的三种工程菌。2.研究三种工程菌的生长曲线,以IPTG为诱导剂进行诱导表达,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蛋白免疫印迹等方法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内切-1,4-β-葡聚糖酶、阿拉伯内切-1,4-β-半乳聚糖酶未在工程菌中成功表达,磷酸戊糖变位酶成功表达。3.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成功表达的目的蛋白酶理化性质进行分析;采用Ni-NTA树脂层析柱对目的蛋白进行纯化,结果显示可以得到电泳纯的磷酸戊糖变位酶。4.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最陡爬坡试验和Box-Behnken试验设计构建回归方程对磷酸戊糖变位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最佳发酵条件为诱导种龄OD600 0.6,诱导温度22.5℃,诱导时间13h,IPTG浓度0.45m M,培养基p H7.6,接种量2.25%。在此条件下磷酸戊糖变位酶表达量较初始发酵条件提高了约1.53倍。
关键词:海栖热袍菌;嗜热酶;磷酸戊糖变位酶;基因克隆;响应面;优化
-
7534.纺织结构半骺板阻滞装置的开发与性能研究
[纺织业] [2017-01-10]
半骺板阻滞术与截骨矫形术相比,由于其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等优点成为治疗儿童下肢成角有效手段,广受家长和医生的喜爱。使用半骺板阻滞术来对X形腿和O形腿等畸形病症进行治愈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初,现在使用的半骺板阻滞装置大多数都是由比较坚硬并且经过耐腐蚀处理的金属材料做成的。由于金属材料硬度大,难以和凹凸不平的骨面进行良好的贴合,同时由于金属装置会出现解离,对人体造成炎症,还会在矫正过程中由于生长力的作用导致螺钉的断开和抽拔,增加了手术治疗的难度,导致治疗的失败。较为理想的半骺板阻滞装置需要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来承担生长力的作用,尺寸要具有稳定性以免造成矫正的失败和螺钉的松动,同时能够在人体内长期服役的特点。此次研究打算研制出一种运用柔性纺织材料制成的半骺板阻滞装置纺织结构的装置能够灵活的调整其尺寸大小,同时具有良好的柔软性能够与骨面进行良好的贴服。由于上述优点的存在,使得柔软材料替换强硬的金属半骺板阻滞装置成为一种可能,本研究的难点是在所开发出的柔软性的半骺板阻滞装置需要在一个微小的结构尺寸下能够承受住一个500N-1000N的生长力。本课题以开发出柔软的矫正材料为最终的目标,证明其能够对传统的金属材料进行替代的可行性,筛选出能够广泛使用的材料,设计出便于实际操作的成品形态,再对成形后的装置进行相关性能的测试并结合实际进行评估,得到能够满足相关要求各项性能的半骺板阻滞装置。本课题选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纱线作为原始的材料进行设计,通过对纱线的力学性能的测量,在市场上较为常见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纱线(单丝、400D/(1000捻/10cm)、600D/(150捻/10cm)、1200D/(400捻/10cm)、1600D/(150捻/10cm))进行初步的测试与评估,选出断裂强力最优,断裂伸长率最小的纱线进行后续的研究。为了能够顺利的植入螺钉,设计出类似于金属8字钢板的四种结构(辫子针法成形的半骺板阻滞装置、编织结构成形半骺板阻滞装置、8字缠绕包缠成形的半骺板阻滞装置和O字缠绕包缠成形的半骺板阻滞装置)。其所受承受力的纱线根数分别为4根、6根、8根、10根。比较每个类别不同纱线量的各项参数,再对相同类别不同纱线量进行比较,归纳总结出纱线根数与纺织柔性结构的半骺板阻滞装置的最优参数和对其相关性能的影响。同时考虑到最终装置要在人体内使用,所以要对其进行细胞毒性的表征和细胞贴覆性能的评估。此次研究从纱线的选择开始,通过相关成形的结构,成形装置各项参数的改变以及生物相容性能的评价,验证了柔性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替代金属硬质结构的半骺板阻滞装置的可能性。并归纳出了相关结论:1.在材料的选择上,1600D/150捻/10cm高强聚乙烯纱线的强力以及尺寸稳定性为五种纱线性能最优,是理想的纺织结构半骺板阻滞装置制作材料。2.在结构的设计上,O字形结构所能承受的断裂强力最大,断裂伸长率最短,并且在长期负荷下的蠕变伸长能够满足需求。3.在生物相容性上,所选的材料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有利于细胞的生长和繁殖,并且细胞在材料上的贴覆性比较差,有利于手术结束后将装置取出,降低跟组织黏联的可能性,减少手术的操作难度。
关键词:纺织结构半骺板阻滞装置;编织结构;力学性能;生物相容性
-
7535.浅谈纺织企业管理的传承与创新
[纺织业] [2017-01-10]
文章主要概述纺织企业的管理和创新措施,用以提升纺织企业的效率,使纺织企业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纺织企业;管理;传承;创新
-
7536.纺织服装用海藻纤维国际首创
[纺织业] [2017-01-10]
项目名称:海藻纤维制备产业化成套技术及装备主要完成单位:青岛大学、武汉纺织大学、青岛康通海洋纤维有限公司等身体晶莹透明的水母、艳丽无比的珊瑚、名贵的海参等等,也许还会有传说中的美人鱼……对于海底世界的宝藏,人们充满着敬畏和幻想。其实,也许你不知道,海藻也是大海馈赠给我们的宝藏。世界海洋中每年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再生数以千亿吨计的海藻。中国是海藻养殖第一大国也是海藻加工大国,养殖和加工海藻的总量占
关键词:海藻纤维;制备技术;皂洗;终端产品;纺织服装;
-
7537.纺织“新三板”
[纺织业] [2017-01-10]
中国纺织业的未来是构建创新驱动的科技产业、责任发展的绿色产业和文化引领的时尚产业。如果说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曾经是中国纺织工业的标签,那么随着"十三五"的转型,科技、绿色、时尚的"新三板"形象将重新定义产业。2016年12月12日,2016中国纺织创新年会上,中
关键词:创新;新三板;产业板块;时尚产业;服装鞋帽;纺织行业;时尚趋势;规模以上企业;孙瑞哲;
-
7538.汉麻:走出“产学研用”产业化创新路
[纺织业] [2017-01-10]
近日,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发展部、中国麻纺织行业协会、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主办的纺织之光"汉麻产业化关键技术及应用"重点科技成果现场推广活动在湖北嘉鱼举行。会议现场,原本100多人的会议,因为一场专业技术的推广应用,现场却吸引来了240多人参加,远远超过预期。这次绿色成果推广,牵动了太多行业转型的心。"此次纺织之光‘汉麻产业化关键技术及应用’重点科技成果现场推广活动,就是想使更多更好地先进技术得到推广应用,早日转化成创新
关键词:汉麻纤维;推广活动;产业化;麻纺织行业;军需装备研究所;纺织工业;创新;产学研用;
-
7539.基于ELMAN神经网络的棉纱质量指标预测研究
[纺织业] [2017-01-10]
讨论了神经网络在纺织领域的研究进展,简述了ELMAN神经网络的算法,基于影响棉纤维品质的各个因素与棉纱关键质量参数之间存在的复杂非线性映射关系,建立了棉纱质量指标的神经网络模型。输入节点为马克隆值、上半部平均长度、长度整齐度、短纤维指数和纤维棉结等,输出节点为成纱条干、细节、粗节、成纱棉结和十万米纱疵。结果表明,ELMAN神经网络算法收敛速度快、预测精度高,适用于棉纱关键质量指标预测。
关键词:棉纤维;纱线;品质检验;品质指标;ELMAN神经网络;预测
-
7540.同心协力 推进行业新发展
[纺织业] [2017-01-10]
刚刚过去的2016年,是全行业发展不平凡的一年。中国经济走入"新常态",我国纺织工业在机遇与挑战中保持着平稳增长,各项经济指标都相对稳定。伴随着国家"十三五"规划良好开局,全行业同仁携手并进,共同书写纺织工业发展的新篇章。雄关漫道,2016年,全体纺织人同行动。在品牌建设工作方面,"三品"战略的提出为我国纺织工业的发展现状和转型升级发挥积极作用。协会也在大力引导企业注重增品种的同时,在提品
关键词:家纺行业;企业;品牌;新常态;经济;企业管理;纺织工业;中国家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