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61.棒材线通定尺分离系统改造实践与应用
[纺织业] [2017-01-10]
通过自行设计的通定尺分离机构解决了棒材的短尺挑拣问题,降低了生产线的热停工时和职工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生产线产能从50万t提升至100万t,通过对通定尺分离的改造,匹配了产能的提升,杜绝了通尺材挑拣不净、计数不准确等质量问题的发生,同时减少了因人工挑拣造成的钢材缠绕问题,实现了通定尺的精确分离。
关键词:棒材;通定尺分离;整流控制;改造
-
7562.新疆承接纺织产业转移的实践与研究——以巴州为例
[纺织业] [2017-01-10]
新疆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启动的"三城七园一中心"、"纺织服装产业百万人就业工程"建设为巴州承接内地纺织产业转移提供了契机。目前,巴州承接内地纺织服装产业转移及用工面临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招工难、用工成本高,承接纺织产业转移的竞争的压力增大等问题。但是,巴州承接纺织产业转移有产业聚集,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凸显;原料资源丰富,产业链不断延伸;新疆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带来的商机;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枢纽城市的作用突出承接东部纺织产业的转移的外部保障机制畅通等优势。为此,切实改善承接纺织产业转移的外部环境,激活纺织服装城建设及其促就业的内源性因子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巴州纺织;瓶颈与优势;对策
-
7563.WTO体制下绿色壁垒对中国纺织业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纺织业] [2017-01-10]
在介绍绿色壁垒的基础上,从WTO体制下绿色壁垒给我国纺织品出口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两方面分析绿色壁垒对中国纺织业产品出口的影响,并探讨生态文明建设下我国纺织业应对WTO绿色壁垒的对策,即建立完善的绿色壁垒预警机制;健全国内纺织生产方面的立法和标准;加强纺织企业的技术创新,提高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灵活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应对绿色壁垒;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关键词:WTO绿色壁垒;生态文明;法律措施
-
7564.承担“增长极”重任,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如何发力“十三五”? 工信部、发改委联合印发《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
[纺织业] [2017-01-10]
从着手到发布,历经两年认真编制、反复修改的《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终于近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印发。这是继《产业用纺织品"十二五"发展规划》之后,行业继续作为纺织工业的重点子领域,获得国家部委再次联合签发。产业用纺织品的"增长极"地位有增无减,并将引领行业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纺织材料;增长极;指导;
-
7565.迎来春节前甩货潮 冬装销售进入尾声
[纺织业] [2017-01-10]
关键词:指数和;经营总额;发货量;服装专业市场;市场运行情况;市场租金;环境指数;中国纺织;预判;数据显示;
-
7566.恭贺新禧
[纺织业] [2017-01-10]
值此新春佳节来临之际,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领导祝愿纺织行业全体同仁,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阖家欢乐,事业兴旺,万事如意!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兼秘书长高勇: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期望纺织企业在2017年,继续坚持品牌发展战略,提升产品品质,拓宽市场领域,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打造民族品牌;持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行业装备智能化、生产绿色化,为
关键词:纺织工业;党委常委;家纺行业;
-
7567.热压与真空辅助联合工艺制备非织造布复合材料及其性能研究
[纺织业] [2017-01-10]
基于管状纺织复合材料在翻衬过程中要求承受复杂的应力与应变,对非织造布复合材料的研制工艺和性能进行了探讨。以压强、温度和时间3因子正交试验研究了热压复合工艺,探索了树脂配比和固化时间对真空辅助成型(VARI)工艺的影响,最后采用热压复合和VARI联合工艺制备了非织造布复合材料并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热压成型工艺的最佳工艺为压强5 MPa、温度为140℃、时间为90s;树脂、固化剂和稀释剂的质量比为100∶80∶20;非织造布复合材料的断裂应力达到了21 MPa以上,即表明非织造布复合材料研制工艺设计的合理性。
关键词:非织造布;管道修复;复合材料;热压成型;真空辅助成型;力学性能
-
7568.繁荣商贸流通 提升竞争能力
[纺织业] [2017-01-10]
关键词:竞争能力;义乌小商品;产业定位;临港经济;重点项目;皮革城;服装城;世贸中心;轻纺城;发展战略;
-
7569.慈星股份获201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纺织业] [2017-01-10]
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于2017年元月在京举行。会上,纺织行业内共有4项成果获奖,其中,中国纺织机械协会副会长单位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的"支持工业互联网的全自动电脑针织横机装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据了解,该获奖项目攻克和掌握了自动起底编织、高品质复杂花型编织、高速编织成圈机构、针织物模拟和针织物组织自动识别、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智能控制策略技术及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集成技术,全面实现了新型全自动电脑针织横机的国产化,推动了针织行业的进步。
关键词:电脑针织横机;工业互联网;
-
7570.国际管理团队跨文化冲突的成因及解决机制
[纺织业] [2017-01-10]
中国的企业内跨文化矛盾冲突问题一直被西方学者所提及,而最近,这个问题则更多的被中国学者所提及。然而,很少有研究的关注点集中在为企业提供一个可靠的系统,用来确定和处理在工作场所发生的跨文化矛盾冲突。此外,人们仍然缺少对矛盾冲突是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同世代之间发展的估计和判断。跨文化互动包括在社会和工作环境中的互动交流,在本次调研的过程中,研究人员没有发现任何有关跨文化互动中的矛盾冲突是如何产生的或者如何制止跨文化互动中的矛盾冲突的研究,同时也没有发现有任何研究解释了社会因素对人们工作时互动交流的影响,而这些正是企业在中国存活的关键。为了填补这些空白,此次调研应用了研究者从1995年到2013年实地考察收集到的数据,这些数据涵盖了不同领域的组织和企业,包括外交、国际贸易、咨询和教育等。从这些实地观测的结果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a)国际合作项目经常失败,b)来自不同国家的外交官和商人之间的合作经常失败,并且此类合作需要第三方介入,c)人们在处理销售和新市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冲突时,遇到的困难和压力都非常之高,d)跨文化的工作团队成员之间的矛盾冲突频率很高,并且成员参与解决矛盾冲突的意愿很低;而对于制定决策的管理者而言,最关键的是制止争吵,但是潜藏的敌意却仍然存在,e)跨文化的学生团队成员之间的矛盾冲突频率很高,并且学生参与解决矛盾冲突的意愿很低;而对于制定决策的教授而言,最关键的是制止争吵,但是潜藏的敌意却仍然存在,以及f)来自中国台湾、中国大陆、日本和韩国的人有避免发生正面矛盾冲突的倾向,但这种倾向却恰恰提高了他们之间以及他们和世界其它地区的人之间发生矛盾冲突的概率。除了实地考察外,研究人员还收集了从2009年到2013年之间的统计计算数据,这份数据来自于对中国台湾、美国和中国大陆的商务人士和大学生的调查统计。这种在学术研究中也不多见的多样化的样本和时间段,为可能会增加或减少多元文化团队里发生矛盾冲突概率的因素提供了大量的证据。不同再生样本的使用将有助于商业机构预测将会发生在多元文化团队内的矛盾冲突,包括有经验的以及年轻的专业人士之间的矛盾冲突。通过询问每个样本组内受访者在进行跨文化交流互动中最重要的和最不重要的方面是什么,本研究旨在提供两个主要结果:a)对可能会导致在中国的企业里的多元文化团队内矛盾冲突的因素有一个全面的了解,b)提供一个用来识别和处理这些矛盾冲突的系统。研究结果分析中包括如下六组受访者:三组专业人士被分为中国人、非中国人的亚洲人以及非亚洲人;另外两组学生被分为中国人、非中国人的亚洲人以及非亚洲人。通过进行上文提到过的实地考察和分析调查结果,研究人员总结出有涵盖26个标准的三大类别会影响跨文化交流互动。研究人员认为这些标准会影响矛盾冲突的产生和发展、接受外来人士融入当地群体的意愿以及参与解决矛盾冲突的意愿。这些类别和标准分别是:态度和行为(由测定值决定):友好、实证主义、责任、礼仪、社交能力、学习意愿、灵活度、幽默感以及谦卑。教育和技能(由正规和非正式的教育系统决定):学术背景、外语能力、母语、创造力、教育质量(学校)、文凭、兴趣、沟通能力、英语水平以及好奇心。身体方面(由种族和服装决定):年龄、整体外观、性别、身高、肤色、服装以及健康外观。正如预期的那样,研究人员发现,对于在工作中的跨文化交流互动最重要的和最不重要的方面是什么这个问题,中国专业人士和非中国专业人士的认知存在着显著差异。聚类分析表明,非中国专业人士有一个更统一的思维模式,而中国专业人士则在这方面表现的很分散。一个意想不到但却很重要的发现是,对于在工作中的跨文化交流互动最重要的和最不重要的方面是什么这个问题,中国大学生和非中国大学生以及非中国专业人士的认知有着高度的相似。另一方面,中国大学生和中国专业人士在这方面的认知却存在着显著差异。这意味着中国的年轻一代从传统中国思想到西方心态的一个转变。本次调研总结并提出了一个管理系统,用来帮助企业识别、处理、管理和解决发生在工作中的矛盾冲突。并且,该管理系统是由一个涉及多个学科的理论框架做支持,以有组织的实地考察和此次调研的发现做依据。
关键词:跨文化冲突;跨文化团队;国际企业;冲突管理;文化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