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子午线航空轮胎100具有子午线胎体增强层20,子午线胎体增强层20至少有1组沿1对钢丝圈33包卷的轴向内侧织物帘布层21(织物帘布层21由胎体帘布层2A、2B、2C和2D构成)。经改进的胎圈30有1层钢丝圈包布50,其轴向内侧的包布端点高度为L_I,轴向外侧的包布层端点高度为L_E,内外侧端点高度L_I和L_E都高于钢丝圈高度B_h,但是要低于弹性三角胶芯40的顶点A,且满足关系式B_h
关键词:子午线航空轮胎;胎体结构;胎圈结构;性能
7125.赛络菲尔纺三色花式纱纺纱工艺优化
[纺织业] [2017-01-10]
探讨赛络菲尔纺三色花式纱的纺纱工艺与成纱质量。通过在QFA1528型细纱机上进行改装,将赛络菲尔纺与嵌入式纺纱原理相结合,采用两根有色长丝与一根棉粗纱进行纺制,纺制出赛络菲尔纺三色花式纱。选定两根有色长丝间距、捻系数以及长丝预加张力三项重要的纺纱工艺参数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单一因素和综合因素对赛络菲尔纺纺纱工艺及纱线质量的影响。分析认为纺制JC 15tex/83.3dtex/83.3dtex赛络菲尔纺三色花式纱的最优工艺配置为双丝间距为14mm,捻系数340,长丝预加张力为15cN。认为:双丝间距、捻度、长丝预加张力等工艺参数对花式纱线性能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赛络菲尔纺;三色花式纱;捻度;预加张力;正交试验
7126.纺织国家奖显现领跑姿态
[纺织业] [2017-01-10]
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举行,四个纺织项目摘奖,展现行业创新高度一年一度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1月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国际科技合作奖五项大奖结果公布。纺织行业共有四个项目获奖,其中,"管外降膜式液相增黏反应器创制及溶体直纺涤纶工业丝新技术"项目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支持工业互联网的全自动电脑针织横机装备关键
关键词:生态高效;熔体直纺;装备;产业化;电脑针织横机;涤纶工业丝;
7127.马克思主义视角下多维度的公平正义观思考
[纺织业] [2017-01-10]
关键词:正义观;资本逻辑;社会公正;正义问题;意识形态建设;中央编译局;理论创新成果;中国道路;中国现实问题;陈学明;
7128.变速带传动机构的研究及其应用
[纺织业] [2017-01-10]
带传动机构是机械传动学科中一个重要分支,以其价格便宜、结构简单、过载保护、更换方便等特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使用的带传动机构,主动轮和从动轮分别与轴同心安装,且主、从动轮均作匀速转动。本文提出了一种变速带传动机构,即从动轮偏心安装的带传动机构,该机构的特点是在输入转速不变的情况下,输出转速在一定范围内作周期性变化。并将此机构应用到并条机的圈条机构中,研究发现,使用这种变速带传动机构驱动圈条盘,不仅能满足圈条工艺的要求,而且能增加条筒的容量及避免棉条中短纤维和杂质在圈条斜管内堆积形成一团脏纤维束,即“小老鼠”的产生。本文首先建立变速带传动机构的运动方程,并计算出从动偏心轮的运动规律。然后将此机构作为圈条盘的驱动机构,满足圈条盘变速圈条的要求,这样可以完全防止短纤维和杂质在圈条斜管内堆积形成“小老鼠”。最后再根据从动偏心轮的运动规律,适当调整从动偏心轮的初始安装位置,使圈条盘的棉条出口运动到条筒中心附近的时候转速快,圈放的棉条少;运动到条筒壁附近的时候转速慢,圈放的棉条多。这样棉条在条筒内分布会更加均匀,从而增加条筒容量。
关键词:变速带传动机构;运动学分析;圈条机构;单圈棉条的密度;小老鼠;增大条筒容量
7129.下一个六十年
[纺织业] [2017-01-10]
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时值小寒,二十四节气中的倒数第二个,其蕴含的严冬将尽、春回大地的寓意,与当前宏观和行业面临的形势颇有些相似。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7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国企改革、财税和金融体制改革、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等多领域改革将迈出实质性步伐。会议"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心,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的表述,令业界振奋。
关键词:纺织工业;中华人民共和国;
7130.面向纺织智能制造的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研究
[纺织业] [2017-01-10]
纺织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随着智能制造与工业4.0的快速兴起,纺织业的转型升级变得迫在眉睫,实现纺织智能制造是必然趋势。而无论是工业4.0还是智能制造,其核心均为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s,简称CPS)。因此,研究CPS对实现纺织智能制造具有重要的意义。纺织业实现信息物理系统面临的几个突出问题有:1.纺织生产环境的复杂性与设备的特殊性,对数据采集和传输的实时和可靠性具有较高要求;2.纺织生产数据规模大,结构多样,实时处理要求高,导致传统关系型数据库无法进行有效管理;3.如何将设备数据和生产数据有机结合,实现对生产状态的全面分析。本文在分析纺织生产特殊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主控同步CAN总线的多点实时数据传输策略,解决了纺织数据多节点传输过程中的冲突问题,有效的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实时性与可靠性;利用传统数据库与No SQL数据库相结合,实现生产数据与设备数据的有机融合,最后通过实际系统的开发实现了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在织布制造过程中的应用。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给出了纺织智能制造的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架构。分析了工业生产环境的特殊性基础上,结合纺织生产的特点,提出了改进的主控同步CAN总线多点实时数据传输策略,解决了多节点数据环境下的数据传输的实时性与可靠性问题,为信息物理系统的实现提供了可靠的保障。2.开发了信息物理融合系统中信息物理采集模块和主控控制模块,对数据采集技术和改进的主控同步CAN总线进行深入研究,为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在纺织智能制造上的应用奠定了基础。3.针对纺织工业数据的规模大、结构复杂的特点,利用SQL Server 2008和Mongo DB数据库实现了对纺织大数据的存储。针对采集到的纺织机的物理数据与生产数据,采用引用链接的方式进行关联,为实现对纺织机器的协调控制提供技术支持。最后,本文将相关研究成果在织布制造企业中进行了应用,开发并实现了织布制造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主控同步CAN总线多点实时传输策略是正确有效的,数据的采集与传输更加实时可靠。系统的实际应用为织布制造过程的智能化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纺织智能制造;信息物理系统;主控同步;大数据技术;CAN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