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71.新材料、新技术正跨界而来
[纺织业] [2017-02-12]
去年,我国纺织业出口数据大幅下降,再加上目前行业整体不景气、产能过剩、环保压力加大,有专家也表示,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纺织业的不会很乐观。日子不好过,很多纺织人都在思考出路在哪里。于是,有的纺企转移到人口红利高的地区,如越南、印度、巴基斯坦、埃塞俄比亚等国家;有的则去了税收较低的国家;而没有出去的,则通过各种办
关键词:纺织行业;纺织业;跨界;
-
7072.金添 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纺织业] [2017-02-12]
作为国内较早从事纺织新材料、新工艺和新产品研发的科研机构,江苏省纺织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江苏省纺织研究所,明年它就将步入第60个年头。2001年纺研所迎来了一次大变迁,公司改制为科技型企业,并更名为江苏省纺织研究所有限公司。改制让纺研所发展的方向愈发明朗,企业不断深掘纺织品科技附加值,在"科技企业"之路上深耕细作。
关键词:防静电织物;江苏省;研究所;计量认证;导电纤维;功能性织物;超细纤维;洁净布;一站式;
-
7073.从展会看纺机技术进步(下)
[纺织业] [2017-02-12]
从2016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暨ITMA亚洲展览会(ITMAASIA+CITME2016)可以看出,全球纺织机械呈现出了向智能化、节能和绿色环保发展的大趋势;展出设备更好地适应了订单个性化与小批量、多批次的需求;国产设备的稳定性和技术进步也有了明显的进步。
关键词:电脑横机;梳栉;纺织机械零部件;电子选针;数码喷墨印花;展会;经编针织机;针织机;经编机;筛网印花机;平网印花机;间歇式染色机;选针器;无缝内衣机;技术进步;设备配备;电脑提花机;纺机;
-
7074.蒋平安委员:尽快推出棉纱期货
[纺织业] [2017-02-12]
关键词:蒋平;棉纺织企业;纺织产业链;原料涨价;产能过剩;目标价格;价格发现;服装市场;产业大国;远期市场;
-
7075.CTA中纺院再次集结重磅登场
[纺织业] [2017-02-12]
此次联展上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仍将以整体形象参与,携院研究开发中心、中纺标检验认证有限公司、中纺院绿色纤维股份公司、凯泰特种纤维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纺优丝特种纤维科技有限公司、绍兴中纺院江南分院有限公司、海西纺织新材料工业技术晋江研究院以及绍兴科泰斯纺织品检验有限公司8家单位共同参展,联合展示中纺院在纺织服装产业链中的科研实力、产业化成果以及相关技术服务。中纺院展位与化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展位互动,展出面积共计270平方米。
关键词:面料;锦纶;涤纶;导电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CTA;主要规格;涤锦复合纤维;纤维材料;微孔纤维;伸长不匀率;导电复合纤维;亲水性纤维;
-
7076.我国高校纺织专业《纺织化学》课程改革与探索——以安徽工程大学纺织专业为例
[纺织业] [2017-02-12]
针对《纺织化学》课程体系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安徽工程大学《纺织化学》课程进行改革,变更课程体系,采取开放的教学氛围、互动的教学环节,注重实验教学。实践证明《纺织化学》课程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开拓了学生的思维,提升了学生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高校;纺织化学;课程改革
-
7077.Gabor小波和FT方法应用于疵点检测的若干理论问题研究
[纺织业] [2017-02-12]
提高疵点辨识精度和效率对提升纺织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疵点图像光照不均和对比度低的问题,开展基于Gabor小波簇的疵点图像增强方法研究。首先,利用由3个尺度和5个方向的15个Gabor滤波簇对疵点图片进行不同方向和尺度的滤波,减少图像不均和对比度低对特征提取精度的影响;然后,将滤波图像划分成面积相等互不重合的邻域,并从邻域中提取高维特征向量。接下来,针对Gabor特征向量维数高和冗余信息大的问题,使用等距映射方法对Gabor特征进行非线性降维,剔除高维特征中冗余信息,强化分类器拟合能力,达到强化Gabor特征灵敏度的目的。其次,针对等距映射算法在Gabor特征降维过程中遇到的结构参数选择困难的问题,应用Ncut准则作为适度函数建立结构参数优化模型,使用离散离子群算法进行参数优化,提出基于粒子群和Ncut准则的等距映射参数优化方法;针对等距映射算法新增样本低维特征提取困难的问题,利用样本在高维空间和低维空间几何结构相同的假设建立新样本低维嵌入模型,提出新增样本低维特征提取方法。最后,将低维特征输入概率神经网络分类器中进行疵点辨识,突破疵点图像光照不均和对比度低等对疵点检测精确的制约。实验研究中,利用2组不同纹理的疵点图片数据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基于Gabor滤波簇和等距映射算法的疵点检测准确率达97%左右。但是,同时也存在滤波器数量多、运算量大的问题。为提高疵点检测效率,利用频域协调算法抗噪能力强和计算量小优点,替代Gabor滤波器簇用于疵点图像增强,达到提高检测效率的目的。针对频域协调算法在疵点检测中遇到的疵点辨识精度受高斯滤波器模板尺寸影响大的问题,利用Ncut准则作为适度函数,建立高斯滤波器模板尺寸优化模型,使用离散离子群算法进行参数优化;针对Lab颜色空间对单一颜色纺织品疵点显著效果不明显的问题,利用HSV颜色空间代替Lab颜色空间,强化显著效果;针对色调特征、饱和度特征和亮度特征取值范围不同且变化不一致导致显著值不能很好地体现各个分量作用的问题,展开了色调特征、饱和度特征和亮度特征的归一化研究,建立显著值归一化模型。最后,采用灰度共生矩阵进行特征提取,将提取的特征向量输入概率神经网络进行疵点辨识。通过改进频域协调显著方法和Gabor滤波簇方法的对比实验研究发现:基于改进频域协调显著算法的疵点检测方法能够在保证疵点检测精度的前提下,运算速度比Gabor小波方法提高70%。
关键词:疵点检测;Gabor滤波簇;Isomap;改进FT;离散离子群;Ncut
-
7078.湖北地区青年女性肩臂部特征及衣袖板型自动生成系统研究
[纺织业] [2017-02-12]
女性肩臂部是研究人体形态与女装形态相互吻合的重要部位之一,直接影响女装衣袖的造型。由于国标原型生成的定制样板还未能完全符合人体定制精准度的需求,本论文在分析国内外女装肩臂部结构设计现状基础上,通过对基准样板进行细化分类,引入体型分类的“适体原型”概念,以期解决定制精准度的问题,同时采用三维扫描技术为女装衣袖适体原型研究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持。本课题针对湖北地区青年女性肩臂部特征开展研究,利用非接触三维扫描测量技术自动生成3D人体图像,同时获取176项人体特征指标参数。由于肩臂部构造复杂且需考虑活动等方面因素,本课题研究又通过手动操作依次提取肩臂部围度、肩部厚度、袖山高和腋下到肩点的长度等较难测量的非常用测量部位相关数据,利用SPSS、VC和SharpGL三种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运算;结合肩臂部特征数据,利用绘图对比的方法分出7类肩臂部形态,并制作出这7类青年女性肩臂部体型特征的基准衣袖板型。研究内容主要分以下五个部分:1、选取200名18~24岁青年女性作为研究样本,测得了描述肩臂部体型特征的11个观测变量的样本数据。通过对观测数据的分布检验,确定了其正态分布规律并对数据进行了基本统计分析。2、利用SPSS软件对肩臂部观测变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确定了各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取了反映肩臂部整体信息的主要因素,为肩臂部体型分类提供了可靠依据;3、利用带入观测数据进行形态绘图的方法对肩臂部结构进行归纳和分析,结合衣袖板型的需求,选取与肩臂部有关的14项特征参数进行分类,将肩部围度、肩点到腋下长、上臂厚度等进行绘图分析,最终得到七类肩臂部特征形态图;4、利用富怡服装CAD制板技术对所得的七类肩臂部类型绘制衣袖基准板型,实现造型与结构之间的配伍性研究;5、在服装结构设计、人体工效学、数理统计和计算机学科的交叉融合方面深入研究,提出适合款式发展及作图过程相对简单的系列衣袖原型,运用VC和SharpGL软件建立该群体女装衣袖原型结构图的自动生成系统,形成从测体到服装推板的迅速反应系统。
关键词:人体数据;数理统计;肩臂部特征;衣袖基准板型;自动生成系统
-
7079.“产学研用”聚合力 “四位一体”育人才
[纺织业] [2017-02-12]
关键词:四位一体;人才培养;联合培养;导师队伍;聚合力;硕士专业学位;专业硕士学位;企业导师;动力工程;纺织工程;
-
7080.基于离散元法的苎麻茎秆分离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
[纺织业] [2017-02-12]
苎麻纤维是一种天然的纺织纤维,大量用于纺织行业。本文以收获期的苎麻茎秆为研究对象,采用试验测试、力学建模及离散元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测试了苎麻茎秆界面的力学性能,基于EDEM软件建立了苎麻茎秆韧皮纤维和木质部不同材料的离散元颗粒模型,模拟仿真分析了不同结构参数对苎麻茎秆剥离作用,并在试验台架开展了苎麻茎秆分离的试验,验证了优化参数可靠性。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1)采用HD-B604-S电脑伺服式拉力试验机与TF-2056B悬臂梁冲击试验机,对不同含水率下不同部位的苎麻茎秆进行了静态拉伸剥离试验和动态冲击剥离试验。试验数据表明:苎麻茎秆下部的径向拉伸剥离力最大,最大径向剥离力平均值为1.9977N,随着含水率降低径向剥离力变大;而茎秆上部的轴向拉伸剥离力最大,最大轴向剥离力平均值为157.998N,随着含水率降低轴向剥离力变小;茎秆上部的冲击剥离能最大,最大冲击剥离能平均值为0.384J,随着含水率降低冲击剥离能也变小。(2)以提出的新型直喂式速差剥离和间歇式刮麻共同作用为机构模型为基础,建立了核心工作部件剥麻辊齿结构与苎麻茎秆相互作用分离瞬态动力学模型。推导了辊齿对麻秆作用的折断能和分离能的关系表达式。表明了茎秆分离效果不仅与苎麻自身材料属性(弹性系数、阻尼系数、固有频率)有关,还与茎秆分离台架的结构参数(剥麻辊半径、齿数、啮合深度)及各对辊齿转速大小有关。(3)运用EDEM软件建立了茎秆分离与辊齿相互作用的离散元模型,利用建立的虚拟仿真模型为平台,以脱骨量和剩皮量为评价标准,采用四因素五水平的正交试验方法,对辊齿结构的参数与茎秆分离效果进行了仿真试验分析,表明最佳工作参数组合为压辊转速150r/min,啮合深度12mm,剥麻辊转速800r/min,剥麻辊齿数20。根据正交试验的最佳参数组合进行台架验证试验,茎秆分离剥净率为98.5%。该研究为苎麻茎秆分离机理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也为研发新型苎麻茎秆分离机械设备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苎麻茎秆;分离力学特性;力学模型;离散元法;数值模拟;剥净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