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61.石狮一季度纺服销售增长9.6%
[纺织业] [2017-04-09]
关键词:服装产业;纺织服装业;产业转型升级;工业销售产值;财税政策支持;创新转型;采购团;政策组合;工业生产;电子商务平台;
-
6162.2015年全球纺织用纤维交易量
[纺织业] [2017-04-09]
2015年全球用于纺织品的纤维用量较2014年未增减,为1.02亿t。其中,化学纤维用量下降0.4%,为7 100万t,占纤维总用量的70%;棉纤维用量增长1.0%,为2 400万t,占纤维总用量的23%;除棉纤维外的植物纤维用量下降1.0%,为500万t;羊毛(洗净毛)用量下降2.0%,为118万t;丝用量增长超过20.0%,为22万t。
关键词:全球;挂毯;地毯;出口额;壁毯;特种工艺;纤维用量;出货量;
-
6163.GVC格局、ODI逆向技术溢出与制造业升级路径研究
[纺织业] [2017-04-09]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意味着我国开始全面推进制造强国战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参与全球化分工的过程中,传统制造业经由贸易和FDI获取大量的全球化红利,利用我国的廉价劳动力、土地等要素,其规模得到不断壮大。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我国玩具、服装等传统产业受此危机冲击大幅缩减,汽车、通信产业等屡屡受制于国外企业,我国政府、企业以及学界强烈意识到制造业升级的必要性。全球经济萎靡不振,加剧传统制造业产能过剩,加之国内制造业成本攀升,越来越多的企业谋求奔赴海外投资,国家也积极推动“走出去”战略。制造业强国战略与“走出去”战略如何协调,引发学术界对于ODI和制造业升级之间的讨论。本文围绕ODI逆向技术溢出与我国产业升级展开探讨,试图将理论与实证相结合,并引入宏微观层面数据,通过以下五方面的工作系统梳理ODI对我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一是对全球价值链理论、国际技术溢出理论以及产业升级理论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二是对国际和我国ODI发展趋势阶段进行总结,并测度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地位与参与度;三是构建ODI逆向技术溢出的技术循环传导模型,并通过灰色关联分析进行印证;四是对比制造业不同技术溢出渠道的溢出效应大小,并探讨不同技术密集度的制造产业如何受到国内研发、进口贸易、FDI和ODI技术溢出渠道效应的影响;五是通过选取典型产业,并对其ODI的全球价值链环节分布情况进行归纳,研究不同技术密集度制造产业各具侧重点的升级路径。这五个方面的工作环环相扣,形成本研究的基本框架。对国际直接投资的考察表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仍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与我国目前的经济大国地位不匹配。随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不断增加,投资主体、投资产业和投资目的国开始产生变化并呈现不同的特点。从主体上来看,我国的对外投资主体逐步从国有企业向有限责任公司转变,但国有企业的投资规模仍为所有投资主体中最大,且规模逐年大幅上升;从投资产业上来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目前仍处于“资源寻求、市场寻求”为导向的阶段,“效率寻求和战略资产寻求”型对外投资仍然不足;从投资目的国来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走“农村包围城市”路线,投资区域由过去的主要投向发展中国家向对发达国家投资增多转变。随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投资主体、投资产业和投资目的国的转变,对于不同视角下ODI逆向技术溢出不同效应的探讨很有必要。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和参与度表明我国制造业各细分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参与度均较高,但各个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却高低不一。从发展趋势上来看,在过去的十几年间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均有所提高,但在金融危机后,上升势头均受到阻碍。本文利用DEA模型测算衡量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Malmquist指数,并根据OECD的分类将制造业的细分产业归类为低技术产业、中低技术产业、中高技术产业以及高技术产业。通过引入不同类型ODI逆向技术溢出变量,建立灰色关联模型探索中国不同类型ODI与制造业总体和不同技术密集度产业的产业升级关系,印证ODI逆向技术溢出的技术循环传导模型中所推导出不同类型O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假设,实证结果较好地支持了理论假设。同时,聚焦制造业的技术溢出渠道,引入索罗模型并对其进行滞后期修正,构建中国制造业多维技术溢出渠道与制造业产业升级关系的实证模型。基于细分面板数据和分类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制造业国内研发投入与贸易渠道的技术溢出在目前是推进制造业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传统FDI渠道的技术溢出阻碍制造业产业升级,亟需转变吸引外资的方式和结构,O DI渠道的逆向技术溢出作用远未显现,加大对外直接投资的鼓励和引导尤为重要。基于中国制造业典型产业的价值链构建以及微观企业ODI数据的价值链环节分布表明,我国低技术和中低技术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升级受阻主要是由于缺乏品牌打造,存在对加工贸易的路径依赖;我国中高技术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升级缓慢主要是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存在对进口关键及核心部件的路径依赖。结合宏观数据模型的相关结论,本文提出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鼓励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对外投资;加大对实体产业对外投资力度,促进投资结构合理化;运用并购手段寻求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利用绿地投资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不同技术密集度产业采取不同对外投资策略,实现不同升级路径以及构建国家价值链,利用产业间、区域间合作促进制造业升级的结论。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ODI逆向技术溢出;制造业产业升级;malmquist指数
-
6164.钢丝圈重量对包芯纱毛羽和强力的影响
[纺织业] [2017-04-09]
钢丝圈是环锭纺纱的高速元件和关键部件,直接影响纺纱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随着细纱高速化的发展,钢丝圈及其与钢领配合是否合理对成纱质量有较大影响,它们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主要是指纱线毛羽,纱线毛羽的30%~40%是由钢领和钢丝圈造成,毛羽又直接影响纱线强力。以T/C 48.6tex包芯纱为例,研究不同型号(重量)钢丝圈对包芯纱毛羽和强力的影响规律。
关键词:包芯纱;钢丝圈;毛羽;强力
-
6165.苏州典型企业融入全球价值链的现状与问题研究
[纺织业] [2017-04-09]
在过去二十年间,苏州对外经贸迅猛发展,无论从进出口规模、产业多样性还是地理位置方面,苏州已然成为中国贸易发展的一个缩影。在2016年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中国外贸百强城市榜单中,苏州仅次于深圳,位列全国第二。苏州拥有广泛而多元的产业,各类国际商贸开发区数量居全国首位,且交通便捷,起到贯通长三角地区的重要作用。本文以全球价值链为视角,通过财务报表分析和电话访问,从行业和企业两个层面研究苏州典型企业融入全球价值链的现状及问题,力求丰富对特定地区的特定产业融入全球价值链现状的研究,为企业发展战略和行业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本文首先归纳了全球价值链的内涵、意义、研究动向,总结出国内外融入模式和融入现状。接着,在行业层面,计算了苏州纺织、化工、机电三大行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指数,分析了 90家上市公司在全球价值链不同环节的分布情况,并从盈利能力、经营效率、资本结构三个方面衡量行业绩效及变动趋势。然后,在企业层面,在结合行业特点、企业规模、主营业务等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的典型案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面,苏州三大行业融入全球价值链的现状为:纺织行业以少数知名企业为龙头,大量专营企业为基础,几家综合服务企业为支持。机电行业以传统跟随精进型企业为主要驱动,少数原始创新型企业为机电行业注入活力。化工行业企业区分度不明显,作为纺织业上游行业主要起到支持作用。三大行业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包括:纺织业一体化程度低导致的资源整合能力弱、化工行业产能低下导致的外销受阻、机电行业原始创新动力不足。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企业战略;国际化;苏州
-
6166.萨沃纳罗拉与德意志农民战争领袖们的共和理想比较
[纺织业] [2017-04-09]
15世纪末至16世纪,欧洲爆发了一场由普通民众领导的政治改革运动,涌现了大批人民改革家,他们中比较重要的有萨沃纳罗拉、盖斯迈尔和海尔高特等等,他们虽未曾谋面,但其建国思想却有着惊人的共通性。学界现有的研究孤立地看待他们,将他们局限在各自国家的历史中,所以,未能察觉到这些共通性。文章通过比较萨沃纳罗拉和其他改革家的建国思想,分析他们的共性,揭示欧洲转型时期普通人民的社会理想和政治诉求,从整体的角度看待这些互相关联的改革运动,最终,将这些人民建国运动整合,形成一场欧洲近代转型时期特殊的历史运动。
关键词:萨沃纳罗拉;盖斯迈尔;海尔高特;人民建国运动
-
6167.纺织复合材料的参数化建模及力学预测
[纺织业] [2017-04-09]
纺织复合材料是由树脂基体相和纤维增强相复合而成,具有比强度高、比模量大、力学性能可设计、成本低、可直接纺织成不同形状的异型整体件等优异的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体育、医疗、汽车、建筑等领域。纺织复合材料内部增强结构的种类多样,而其力学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内部增强相的结构,因此,研究纺织复合材料的微观几何结构对精确预测纺织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综合考虑纱线密度、组织结构、几何结构相、纱线截面形状、线圈起伏角、圈距、圈高、压扁系数、接结长度、接结深度、勾结深度等不同因素,以APDL语言为工具分别建立典型的二维机织结构、二维针织结构、三维机织结构的纤维增强相和树脂基体相参数化有限元模型;采用“装配”和“切割单元”的方法,系统地建立符合基于变形协调、刚度匹配理论的有限元区域叠合法要求的参数化单胞模型;利用有限元区域叠合法和周期性边界条件理论对典型的单胞模型进行处理、力学预测;基于可视化程序设计语言和有限元分析软件,开发纺织复合材料的参数化设计及力学预测软件。本文系统地建立了用于有限元区域叠合法分析的典型纺织复合材料参数化单胞模型。利用ANSYS参数化设计语言建立了几种不同类型的纺织复合材料有限元单胞模型,以简单的算例说明有限元区域叠合法的实施过程,为纺织复合材料的设计及力学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纺织复合材料;区域叠合法;参数化模型;有限元分析
-
6168.基于粗纱机改造的羊绒花式色纺纱线开发
[纺织业] [2017-04-09]
探讨了粗纱机喂入方式和罗拉传动结构的改造,开发具有竹节纱色纱效果的羊绒赛络花式混纺纱线。分析了竹浆纤维和羊绒的纤维性能,阐述了半精纺和色纺等纺织技术原理。采用半精纺流程,将粗纱机改造为双根纱条喂入和罗拉传动变频控制,经过工艺参数优化设计,成功纺制出具流光溢彩效果的花式竹节纱,纱线规格为羊绒/竹浆纤维50/50 23.4tex。认为:该纱线不仅具有天然的抗菌性能,服用性能优良,色彩生动多动,还具有特殊花式效果,可用于春秋针织面料。
关键词:羊绒;竹浆纤维;半精纺技术;竹节纱;花式纱
-
6169.RCEP框架下中国贸易效应研究
[纺织业] [2017-04-09]
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这种趋势毋容置疑将推动区域内乃至整个世界的经济增长。进入21世纪以后,以世界贸易组织(WTO)为代表的多边贸易谈判进展抑或受阻抑或中止,于是全球经济体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区域经济一体化贸易协定的谈判上,并期望能够借此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向前发展。《区域全面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主要谈判成员国包括与东盟已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即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10+6”)。它的成立主要是为了消除十六个国家相互间的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等贸易壁垒,进一步提升服务贸易发展潜力,创造一个自由、完善的投资机制和环境平台。若RCEP构建成功,16个国家间的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的消除或大幅削减将全面提升中国与其他15个国家以及其他15个国家相互间的多边经贸合作关系,从而将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将推动亚太乃至全球的经济优势互补向着持久和深入方向发展。在这样的契机下,处于RCEP框架下的中国贸易效应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共划分为五个部分,每一部分的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绪论。该部分首先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引出所要研究的问题;其次讲述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第三节是对国内外相关文献展开综述;第四节介绍全文的研究内容,给出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最后说明了本文的创新点及存在的不足之处。第二部分是理论依据和现实分析。第一节阐述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基础;第二节对处于构建过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形式RCEP的现实发展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其中介绍了RCEP的概况、目前的谈判历程、谈判面临的阻碍以及未来发展态势;第三节讲述了RCEP框架下中国已建成的自贸区情况;最后做出本章小结。第三部分是RCEP框架下中国进出口贸易概述与对比分析。第一节分析了中国同RCEP整个区域的进出口规模、进出口增长率、占世界进出口的比重以及贸易结构;第二节讲述了中国同RCEP其他谈判成员国(地区)的贸易概况,分析了其贸易规模、进出口增长率、所占RCEP进出口比重,并通过RCA指数分析了中国和RCEP区域内其他国家(地区)的出口产业比较优势;最后做出该部分的总结。第四部分是本文的实证分析部分。本文是基于GTAP模型来分析RCEP框架下的中国贸易效应。本章前两节对GTAP模型、模型设定和数据来源进行了介绍;第三节是基于设定好的GTAP模型的模拟结果对中国贸易效应进行分析,根据模型设定的三个情景,GTAP模型模拟出RCEP建成后三种不同程度的贸易自由化对中国所产生的贸易效应,主要是分析了构建RCEP对中国进出口规模、福利、贸易条件以及GDP、产业产出的影响,并对比了中国与RCEP区域内其他国家的影响;最后是此章小结。第五部分是结论和政策建议,共两节。第一节是本文结论;第二节是RCEP框架下中国开展对外贸易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RCEP;中国;GTAP模型;贸易效应
-
6170.纺织服装产品脱毛现象的探讨
[纺织业] [2017-04-09]
纺织服装产品脱毛已经成为质量投诉的热点问题,文章对产品脱毛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国内现行的检测方法进行了对比和梳理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服装;脱毛;标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