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01.和谐社会视域下的高校志愿者组织研究
[纺织业] [2017-04-09]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高速经济增长之下潜藏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矛盾不断呈现出来,而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志愿者组织日益成为青年志愿者中的中流砥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实践平台。因此,对和谐社会视域下高校志愿者组织的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理论、实证和系统分析的方法,探究和谐社会理论溯源和高校志愿者组织的内部要素构成,分析高校志愿者组织与和谐社会的相互关系,结合武汉三所高校志愿者组织发展的实际,对高校志愿者组织进行了现状、原因和对策研究。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探讨了论文写作的背景、意义、思路、方法和国内外研究现状,表明论文的可行性和价值所在。第二部分对和谐社会理论在不同时间段的具体体现进行了梳理,详细论述了高校志愿者组织的内部构成要素,对高校志愿者组织和和谐社会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整体把握,得出高校志愿者组织用志愿精神将国内各高校的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凝聚起来,以团体志愿活动的形式消解社会矛盾,构筑个人梦与国家梦、民族梦,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进程。第三部分从实地访谈的资料出发,发现高校志愿者组织存在社会参与少、资金少、项目创新少、志愿者流失等问题,分析了限制其发展的原因。第四部分主要从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出发,提出从自身建设抓起,整合社会资源,建设高校志愿者组织发展的长效机制,以最终实现高校志愿者组织作用的高效发挥。
关键词:高校志愿者组织;和谐社会;志愿精神
-
6102.美景荣“二十万吨/年PTT聚合纺丝一体化项目”启航
[纺织业] [2017-04-09]
2017年3月15日张家港美景荣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和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联合举办的"二十万吨/年PTT聚合纺丝一体化"项目启动新闻发布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5.1号馆召开。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李陵申、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士成、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副会长王玉萍、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副
关键词:PTT;纤维;化学纤维工业;化纤工业;纺织工业;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弹丝;
-
6103.高技术高智能云集的一场大秀
[纺织业] [2017-04-09]
关键词:产业用纺织品;应用领域;缝制设备;上游纤维;法兰克福展览;中国纺织;性能水平;高性能纤维;纤维材料;家用纺织品;
-
6104.高端视点
[纺织业] [2017-04-09]
石狮市委书记朱启平:全方位强化产业公共服务支撑纺织业是石狮的城市名片、支柱产业,拥有3000多家纺织服装及配套企业,是闽派服饰策源地。近年来,纺织服装产业进入转型期,石狮坚持创新驱动,运用新技术、新材料,培育新业态,开发新模式,从设计、制造、营销等各个环节全面对接互联网;加强中小企业公共平台建设,建立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检测中心分中心、国家纺织面料馆分馆、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分中心等,强化服务支撑;组建石狮产业联
关键词:纺织工业;服装;石狮;纺织服装产业;
-
6105.气流纺纱机卷绕机构加压装置参数优化
[纺织业] [2017-04-09]
在纺丝、纺纱及卷绕机械中广泛应用卷绕机构,将成丝或成纱绕成一定要求的卷装。在满足压力稳定的工艺要求下,设计出合理的加压装置结构尺寸对提高卷绕密度与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基于Solid Works软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仿真优化设计。
关键词:加压装置;优化;运动仿真
-
6106.微溶解体系构建及其对降低棉麻混纺制品毛羽的研究
[纺织业] [2017-04-09]
纱线毛羽是纱线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它影响纱线的后加工工序、织物的后整理工艺,特别是麻棉混纺纱线及制品。人们通常采用原料优配、工艺优化、改进设备和增加辅助装置等手段来控制纱线毛羽。然而,这些手段只能抑制纱线毛羽,未能有效的去除纱线毛羽。虽然烧毛整理可以去除一部分毛羽,但对温度的控制比较严格,而通过化学方法减少纱线毛羽的研究少见报道。本文以氢氧化钠为活化剂、氯化锂/N,N-二甲基乙酰胺(LiCl/DMAc)为溶解剂构建微溶解体系。通过对棉麻混纺纱线进行单因素分析和正交实验,确定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活化工艺:150g/L氢氧化钠溶液在65℃条件下活化45min;溶解工艺:100g/LLiCl/DMAc溶液在65℃条件下处理120min。文章采用了电子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IR)、X射线衍射(XRD)以及差热分析(DSC)对处理前后汉麻纤维和棉纤维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经过微溶解体系处理后的汉麻纤维表面发生部分溶解破裂,纤维的结晶度降低,而棉纤维的表面结构和结晶度变化甚微,这为应用微溶解体系降低棉麻混纺纱线及制品的毛羽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研究了不同配棉比和捻度对混纺纱线毛羽数目的影响。结果表明,棉麻混纺纱线中的毛羽随着汉麻纤维百分含量的增加而迅速增加;而在纺纱过程中适当增加捻度可以降低纱线的毛羽。优化后的混纺纱线经过微溶解体系处理后,纱线的毛羽明显降低,同时纱线强力和纱线支数略有上升,断裂伸长率略有下降,条干略有改善。本文同时研究了微溶解体系对棉麻混纺纱线织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微溶解体系处理后,织物的强力和断裂伸长率都有所提升;织物的刚柔性降低,柔软度增加;折痕回复角增大,织物的抗皱性能提高;织物悬垂性能提升;织物的透气性降低;织物的"芯吸"作用和液态水分管理能力提高,织物中水分扩散能力和吸湿速率变大。本文利用KES-FB风格评价系统对织物风格进行了测试评定。实验结果表明,在经过微溶解体系处理后,除了织物的成形性能略有下降外,织物的其他风格均有所改善,其中弯曲性能、压缩性能、蓬松感和丰满度得以提升;织物表面光洁度、滑糯性和匀整性提高。
关键词:氯化锂/N;N-二甲基乙酰胺;碱活化;微溶解;混纺纱线;汉麻纤维;棉纤维
-
6107.SRF加固钢筋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纺织业] [2017-04-09]
为了研究高延性聚酯纤维材料的加固效果,对5根钢筋混凝土柱(其中4根用高延性聚酯纤维带加固)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进行试验,比较分析了用高延性聚酯纤维材料加固(SRF)前后混凝土柱的破坏形态、滞回曲线、极限承载力和延性系数等,结果表明:SRF加固能够使柱的抗震性能得到改善,增加高延性聚酯纤维带的层数和塑性铰区加固钢筋的长度,使得SRF加固效果更好。
关键词:高延性聚酯纤维;钢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延性
-
6108.精梳锡林针齿密度分布对梳理效果的影响
[纺织业] [2017-04-09]
探讨精梳锡林针齿数量分布对梳理效果的影响。分析了精梳整体锡林分区及其梳理效能。当精梳锡林总齿数相近、各梳理区齿密分布不同时,在FA269型精梳机上进行了梳理效果的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增加任一梳理区的齿密,精梳条中短绒率降低,成纱常发疵点的IPI值均明显减少;增加第一梳理区的齿密,成纱各项指标改善较为显著。认为:增加精梳锡林齿密,尤其是增加第一梳理区的齿密,有利于提高精梳条质量。
关键词:精梳机;锡林;针齿;齿密;数量分布;梳理效果
-
6109.基于蒸汽爆破和类芬顿氧化的红麻纤维制备及机理研究
[纺织业] [2017-04-09]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绿色和生态纺织品的需求越来越多,天然纤维素纤维的开发利用成为纺织行业愈来愈重要的课题。其中,麻类产品因其优良的吸湿透气性和独特的风格得到人们的青睐。但是,麻纤维大多存在脱胶困难的问题。蒸汽爆破法预处理具有高效率、低能耗、低污染等优点,结合化学试剂预浸可大大提高其预处理效果,类芬顿定向氧化联合碱煮脱胶可有效去除麻纤维中结构复杂,难以去除的木质素。为开发新型麻纤维,改进麻纤维脱胶工艺,本课题将预浸蒸汽爆破法用于红麻纤维的预处理,联合类芬顿定向氧化与碱煮的化学脱胶处理方式,探讨了预浸蒸汽爆破和类芬顿定向氧化以及碱煮过程中预浸试剂、碱预浸浓度、保压时间、双氧水浓度和碱煮浓度等工艺参数对红麻物理化学及结构性能的影响;并且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凝胶色谱、核磁共振技术、红外光谱以及红外显微成像等技术手段研究了蒸汽爆破和类芬顿氧化过程中红麻纤维微观结构的变化。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研究了化学试剂预浸对蒸汽爆破红麻纤维外观形态、化学组分、结晶度以及对铁的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试剂与蒸汽闪爆联合处理可以有效去除红麻纤维的半纤维素、果胶等非纤维素物质,使得纤维分散,促进纤维对铁或亚铁离子的吸附,有利于后续氧化脱胶。其中,硫酸在蒸汽闪爆的高温模式下容易损伤纤维素,对纺织应用不利;双氧水预浸蒸汽闪爆的纤维分散和脱胶效果不明显,纤维对铁的吸附性也较差;氢氧化钠预浸蒸汽爆破作用的分散效果最好,有利于后续氧化脱胶,因此建议使用碱性蒸汽闪爆对红麻纤维进行预处理。2.研究了预浸浓度和保压时间对碱性蒸汽爆破红麻纤维的外观形态、化学组分以及对铁吸附性能的影响,双氧水浓度和碱煮浓度对碱性蒸汽爆破-类芬顿定向氧化-碱煮脱胶红麻纤维的微观形态、木质素含量和纤维素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碱性蒸汽爆破可以有效去除红麻纤维的半纤维素,但对木质素的去除效果不够明显,当预浸浓度为1%,保压时间为3 min时最合适,预浸浓度过大或者保压时间过长都不利于后续脱胶处理。类芬顿定向氧化联合碱煮脱胶可以有效去除木质素,当双氧水浓度为2%,碱煮浓度在1%以下时较为合适,双氧水或碱的浓度过大都对纤维素损伤严重,不利于纺织应用。3.研究了碱性蒸汽爆破-类芬顿定向氧化-碱煮脱胶对红麻纤维微观结构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碱性蒸汽爆破预处理可以有效去除红麻纤维中的半纤维素,对木质素作用不够明显,类芬顿定向氧化联合碱煮处理可以有效去除纤维中的木质素。经过处理,半纤维素、果胶、木质素等无定型物质以及纤维素中的无序区被逐步去除,红麻纤维和纤维素的结晶度提高。随着处理的加剧,非纤维素物质被去除,纤维素逐渐暴露,并且由于生物质脱胶处理的不均匀性,纤维素逐渐受到损伤,导致纤维素聚合度降低。但是整个处理过程并不改变纤维素的化学结构,木质素的结构发生部分改变,更利于去除。另外,由于结晶部分的增加,红麻纤维的热稳定性能越来越好,用利于纺织应用。4.对比研究了碱性蒸汽破-类芬顿定向氧化-碱煮脱胶法与传统化学法制备的红麻纤维。结果表明:碱性蒸汽爆破-类芬顿定向氧化-碱煮联合脱胶制备的纤维较传统二煮法化学脱胶制备的纤维分散更为均匀,细度更细,虽然长度和断裂强度都不如传统化学脱胶法制备的红麻精干麻,但仍符合纺纱标准要求。
关键词:红麻纤维;预浸;蒸汽爆破;芬顿反应;微观结构
-
6110.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套牌实时检测系统研究与实现
[纺织业] [2017-04-09]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加,涉及车辆的违法犯罪行为愈加猖獗。其中,车辆套牌行为屡见不鲜,而公安部门的相关整治行动缺乏有力手段。另一方面,道路监控系统每年会产生数十亿条车辆监控记录,其中包含了车辆的海量时空轨迹信息,然而其价值却没有得到有效挖掘利用。本文针对目前存在的车辆套牌犯罪行为和破案的实际需要,提出了一个套牌检测模型。朴素套牌检测模型,借鉴异常检测的思路,从监控记录中模拟出车辆行驶路径,找出离群区间速度对应的车辆号牌,即:如果区间速度合理,则认为是合法车辆的行驶路径;如果区间速度超出了合理的范围,则认为是套牌车辆扰乱了合法车辆行驶路径。不合理路径对应的车牌号码被判定为套牌号牌,通过套牌号牌可以找到相应的套牌车辆。在以上朴素套牌检测模型中,用来判定是否涉嫌套牌的速度值称作套牌判定阈值。朴素套牌检测模型固定了套牌判定阈值,而道路监控数据中包含的交通流信息却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如果模型能够根据交通状况做出相应的改变,那么检测模型的性能将有极大的提升。本文通过从实际监控历史记录中提取出车流量-速度数据集作为训练集,使用回归方法训练出了线性与非线性的动态套牌判定阈值模型,使得套牌检测模型的套牌判定阈值能够感知交通状况的变化。本文根据对套牌检测模型的研究和实际的需求,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套牌实时检测系统,并对部分模块进行了测试,同时对系统中的套牌检测模型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对比实验,取得了明显效果,进行实验的各个模型在一周之内均发现了超过20个套牌号牌。本文随后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评估与分析,给出了套牌检测模型进一步优化的思路。
关键词:套牌实时检测;套牌动态阈值判定;Spark;大数据分析;Spark Stream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