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2220 篇 当前为第 208 页 共 222

所属行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 2071.羧甲基壳聚糖接枝聚丙烯酸高吸水树脂的制备及抑菌性能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3-10-15]

    以壳聚糖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与氯乙酸反应,合成了具有良好水溶性的羧甲基壳聚糖.以合成的水溶性羧甲基壳聚糖和丙烯酸为原料,通过接枝共聚反应合成了具有一定抑菌性能的羧甲基壳聚糖接枝聚丙烯酸高吸水树脂.探讨了羧甲基壳聚糖的合成条件,研究了羧甲基壳聚糖用量对树脂吸水性能和抑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碱与壳聚糖的质量比为6:1,氯乙酸与壳聚糖的质量比为5.5:1时,羧甲基壳聚糖的产率和取代度均较高,在水中的水溶性较好;在相同的合成条件下,当羧甲基壳聚糖用量为丙烯酸质量的1.80%时,树脂具有较高的吸水性能及良好的抑菌性能,且均优于壳聚糖接枝聚丙烯酸高吸水树脂,其吸水倍率为980 g/g,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制其生长的作用,抑菌率分别为91.7%和70.6%.
    关键词:羧甲基壳聚糖;高吸水树脂;吸水性;抑菌性
  • 2072.基于Moldflow与正交试验的尾罩注塑工艺与模具设计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3-10-15]

    选取电连接器中的聚苯硫醚(PPS)尾罩为研究对象,利用Moldflow软件分析得出了最佳浇口位置,并结合正交试验完成了尾罩的最优注塑工艺参数设计,分析了充填时间、模具温度、熔体温度和保压压力对体积收缩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成功实现了模具设计与试模生产.结果表明,Moldflow软件和正交试验的结合运用能为电连接器尾罩注塑成型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
    关键词:Moldflow;正交试验;注塑成型;体积收缩率
  • 2073.加工工艺条件对聚乳酸耐热性的影响研究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3-10-15]

    采用哈克转矩流变仪制得不同加工条件下的聚乳酸样品;采用差式扫描量热法(DSC)和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对聚乳酸样品进行了结构表征和热性能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加工温度、加工时间及转速等的增加,聚乳酸的黏度,玻璃化转变温度(Tg)等都有一定程度的减小,即加剧了聚乳酸的热降解.
    关键词:加工工艺;聚乳酸;耐热性
  • 2074.不同偶联剂处理Mg(OH)2对无卤阻燃HIPS性能的影响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3-10-15]

    分别采用钛酸酯偶联剂NDE311、硅烷偶联剂KH550处理氢氧化镁[Mg(OH)2],将偶联Mg(OH)2与微胶囊化红磷复配无卤阻燃高抗冲聚苯乙烯树脂(HIPS).比较添加偶联剂前后Mg(OH)2无卤阻燃HIPS的综合性能,发现偶联改性可改善材料的阻燃性能、弯曲性能;比较不同偶联剂处理Mg(OH)2的无卤阻燃HIPS的综合性能,发现经KH550偶联剂处理后的材料综合性能较好.
    关键词:无卤阻燃;高抗冲聚苯乙烯;偶联剂;氢氧化镁;性能
  • 2075.新型增塑剂对硝基苯甲酸长碳链醇酯的合成及表征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3-10-15]

    以对硝基苯甲酸( PNBA)、十二醇(LAC)、十四醇、十六醇和十八醇为原料,用浓硫酸催化,直接合成了系列新型增塑剂对硝基苯甲酸长碳链醇酯.通过熔点、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 1H NMR)等方法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以对硝基苯甲酸十二醇酯合成为例,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n (PNBA):n (LAC)=1:2,反应时间t为8h,催化剂用量为1%,产率达95.35%.
    关键词:对硝基苯甲酸长碳链醇酯;直接酯化;增塑剂
  • 2076.硼酚醛树脂及其塑料的合成制备研究进展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3-10-15]

    总结了硼酚醛树脂(BPF)及其塑料的合成制备方法,重点论述了BPF 4种合成方法(固相生成法、甲醛水溶液法,有机硼化合物改性法和双改性法)的研究进展情况,并对BPF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对BPF合成制备方法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硼酚醛树脂;合成方法;研究进展
  • 2077.丁腈橡胶/聚丙烯热塑性弹性体的产业化研究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3-10-15]

    研究了三乙烯四胺(TETA)、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MP)和羧基丁腈橡胶(XNBR)对丁腈橡胶(NBR)/聚丙烯(PP)共混体系的增容机理,并通过红外光谱对其机理进行了表征.采用双螺杆挤出机作为动态硫化设备,研究了偏苯三酸三辛酯(TOTM)对NBR/PP体系的增塑效果;同时考察了硅土和碳酸钙填料对体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碳酸钙是该体系较好的填料体系.
    关键词:增容剂;偏苯三酸三辛酯;填料;丁腈橡胶;聚丙烯;热塑性硫化胶
  • 2078.低密度BMC复合材料性能的研究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3-10-15]

    研究了四种不同种类的空心玻璃微珠的加入对团状模塑料(BMC)密度及性能的影响,观察空心玻璃微珠在BMC中的分散及破损情况以及空心玻璃微珠S38含量的变化对BMC密度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微珠含量的增加密度及拉伸强度逐渐下降;微珠含量为5%时弯曲及冲击强度达到最大值.研究微珠的表面处理对BMC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珠的表面处理能有效提高BMC的力学性能.
    关键词:团状模塑料;密度;空心玻璃微珠;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 2079.木塑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微观结构与流变性能的研究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3-10-15]

    以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木粉为原料制备了木塑复合材料.研究了木粉、相容剂含量对木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流变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木粉含量的增加,可提高复合材料的刚性、熔体黏度以及剪切敏感性,但韧性有所降低;而添加适量的相容剂改善了复合材料的界面微观结构,从而改善了木塑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复合材料的加工流动性.
    关键词:木塑复合材料;相容剂;力学性能;流变性能;微观结构
  • 2080.长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3-10-15]

    采用熔体浸渍技术制备了长玻璃纤维母料(LGF/PP-g-MAH/PP)增强聚丙烯(PP)复合材料(LGF/PP).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同等配比的短玻纤增强聚丙烯(SGF/PP)复合材料.研究了LGF含量、环氧树脂(EP)和固化剂( 2E4MZ)对LGF/P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当LGF质量分数为35% ~ 40%时,LGF/PP的综合力学性能最好,且明显优于同样组成的SGF/PP复合材料.EP和含固化剂(2E4MZ)的EP对LGF/P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提高有一定的作用.SEM照片分析表明:EP的加入能改善玻纤与聚丙烯基体的界面粘接.
    关键词:聚丙烯;玻璃纤维;母料;环氧树脂;力学性能;界面粘接
首页  上一页  ...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