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报告分类

重点报告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13911 篇 当前为第 1328 页 共 1392

所属行业:采矿业

  • 13271.河北某铁尾矿选磷试验

    [采矿业] [2013-10-15]

    河北某选铁厂弱磁选尾矿中的含磷矿物主要为磷灰石,磷灰石矿物在细粒级和微细粒级中有明显的富集现象,且单体解离情况较好,具有综合回收价值.为了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降低磷矿物外排对环境造成的潜在威胁,对现场铁尾矿试样进行了浮选选磷试验.结果表明,试样磨至-0.074 mm占48%后,经1粗2扫4精、中矿顺序返回流程处理,最终获得了P2O5品位为34.65%,回收率为88.83%的磷精矿.
    关键词:铁尾矿;磷灰石;浮选;综合回收;Iron tailings;Apatite;Flotation;Comprehensive recovery
  • 13272.大阳泉煤矿通风系统设计优化改造

    [采矿业] [2013-10-15]

    为了解决大阳泉煤矿井下通风路线长、负压超标、回风巷风速超限等问题,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了通风阻力测定,提出了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改造方案,利用通风网络解算软件对各个方案分别进行了解算分析,最后确定了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改造方案.该方案被采用后,为大阳泉煤矿的安全高效开采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保障,并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通风系统;阻力测定;设计优化;改造
  • 13273.赣南某红土镍矿常压酸浸液中杂质离子的除去

    [采矿业] [2013-10-15]

    赣南某红土镍矿常压酸浸液中含有铁、镁、铜、铅、锌等杂质离子,且这些杂质离子与镍离子分离较困难.采用黄钠铁矾法去除铁离子,达到了99%的去除率;采用硫化钠沉淀法去除铜、铅、锌等重金属离子,达到了90%的去除率;采用氟化钠法去除镁离子,达到了90%的去除率;各作业段镍离子作业损失率分别为15%、12%、5%.
    关键词:红土镍矿;常压酸浸液;化学沉淀除杂
  • 13274.亚甲蓝分光光度法测定地下水中硫化物的水样保存方法

    [采矿业] [2013-10-15]

    硫化物是评价地下水污染的重要特征指标之一.为了使硫化物的测定结果更加准确可靠,在硫化物水样采集过程中通常加入乙酸锌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作为固定剂,以抑制硫离子被氧化生成硫化氢从水样中逸出.但已有的标准方法和文献中对加入乙酸锌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的顺序和加入量不尽相同,回收率范围为65% ~ 108%.本研究采用亚甲蓝分光光度法测定地下水中的硫化物,考察了采样时乙酸锌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加入顺序和加入量对硫化物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采样过程中应先加1.0 mL乙酸锌溶液,再加500 mL水样,最后加入2.0 mL氢氧化钠溶液,其低浓度和高浓度加标水样的回收率达到94.2%~ 98.0%,优于文献的回收率,硫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对硫化物浓度高的水样,可增加乙酸锌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加入量,硫化物同样有着较高的回收率.
    关键词:地下水;硫化物;亚甲蓝分光光度法;样品保存方法
  • 13275.基于耗散结构的矿区采动生态承载力演变趋势

    [采矿业] [2013-10-15]

    基于耗散结构分析矿区采动生态承载力的演变趋势.首先分析矿区生态环境系统及其特征,提出矿区采动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利用矿区生态环境系统的耗散结构特征分析矿区采动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演变规律,借助于RS技术测算采动生态环境承载力各状态变量值并进行采动变化趋势拟合,基于此构建矿区采动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测算模型.最后以山西潞安矿区某典型开采沉陷区为例进行采动生态环境承载力测算及其采动效应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生态环境承载力呈现“巢形”采动变化趋势;可分解为4个演变阶段,即采后4~8a的急剧下降阶段,采后9~12a的缓慢下降阶段,采后13~22 a的低水平(约为6.0)维持阶段和采后23~40 a的缓慢复苏阶段.
    关键词:矿区生态环境系统;采动生态环境承载力;耗散结构;采动效应
  • 13276.瞬变电磁法在荒漠地区地下水探测中的应用

    [采矿业] [2013-10-15]

    应用瞬变电磁仪的原理和方法,对内蒙古锡林浩特荒漠地区工程地质和深部地下水分布状况进行了探测.通过实测数据的反演处理与分析,确定了地下水的分布特征,并且认为在平均钻井深度300 m时涌水量最大.探测结果为荒漠地区的钻井位置选取和施工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关键词:瞬变电磁法;探测;地下水;钻井
  • 13277.赣南燕山期水头岩体的锆石铀-铅年代学研究及其含矿性评价

    [采矿业] [2013-10-15]

    水头岩体是目前赣南地区缺少精确年龄数据的复式岩体之一.对赣南水头岩体中的锆石样品进行了U-Pb法年代学研究,测年结果显示该岩体主体年龄为(142.7±0.6)Ma,属于燕山期的产物,并不是前人认为的加里东期.但也存在前期(海西期和加里东期)的同位素年龄信息记录,说明该岩体是复式岩体,存在至少三期岩浆活动.对水头岩体进行了岩石学、地球化学研究,简要论述了岩石成因及含矿性.水头岩体主体为黑云母花岗岩,为过铝质钾玄岩系,轻稀土和重稀土中等分馏,负Eu异常明显.初步认为水头岩体是原地重熔交代作用形成的复式岩体.岩石化学资料数据显示,该岩体具备稀土成矿母岩的基本条件.
    关键词:水头岩体;锆石U-Pb定年;燕山期
  • 13278.曲流河点砂坝储层水流优势通道及其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

    [采矿业] [2013-10-15]

    点砂坝储层经过长期注水开发易形成水流优势通道,导致水驱波及系数降低,并影响剩余油的分布.以吉林扶余油田S17-19区块为例,研究了点砂坝内部水流优势通道分布模式及其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岩心分析资料表明点砂坝内的水流优势通道的含水率大于95%,驱油效率大于35%.渗透率大于80 mD和非均质性越严重或越均质的储层更易形成水流优势通道.在现井网条件下,水流优势通道均发育于点砂坝的中下部,平均厚度为2.2m,宽度约2~4m.水流优势通道受注采井间的主流线、相对高渗透条带及点砂坝下部的高渗透段分布控制,形成了在空间上复杂的水流优势通道网络.水流优势通道水淹严重,而非水流优势通道区水淹较弱且剩余油富集.因此,通过重建井网结构、打水平井、调剖堵水、调整开发方式、实施周期注水等措施,打破目前的水流优势通道网络,扩大水驱波及体积,从而提高点砂坝油藏开发效果.
    关键词:水流优势通道;储层非均质性;剩余油;点砂坝;扶余油层
  • 13279.在我国煤炭行业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的建议

    [采矿业] [2013-10-15]

    文章从理论与实践层面展开论证,提出精细化管理是实现我国煤炭企业科学发展的新举措,认为有必要在煤炭行业全面推行;与此同时,指出了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如思想认识不到位、标准体系不健全、信息化平台功能缺失、外部环境不尽完善、相关研究不够深入等;为此建议相关部门:要广泛宣传、提高认识,出台标准、规范推进,协助企业、完善技术,推动改革、创造环境,树立典型、带动行业,加强研究、不断创新.
    关键词:煤炭行业;精细化管理;试点;建议;coal industry;Fined Management;pilot;recommendations
  • 13280.跨采巷道围岩加固控制技术研究

    [采矿业] [2013-10-15]

    基于跨采巷道变形剧烈、围岩难以控制的技术难点,结合淮北矿业集团杨庄煤矿WⅢ5110工作面跨采影响巷道的工程实践背景,分析了巷道破坏的原因,得出原有支护方式不足以承受跨采的剧烈影响,针对巷道工程地质特点,通过理论分析优化了巷道加固方案参数,采用高强度锚杆、锚索支护系统对巷道进行了有效加固.结果表明,巷道顶底板最大移近量为73mm,两帮最大移近量为38mm,经受跨采后巷道形状完好,保证了矿井的安全生产.
    关键词:跨采巷道;加固支护;围岩控制;高强锚杆
首页  上一页  ...  1323  1324  1325  1326  1327  1328  1329  1330  1331  1332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