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271.赣南燕山期水头岩体的锆石铀-铅年代学研究及其含矿性评价
[采矿业] [2013-10-15]
水头岩体是目前赣南地区缺少精确年龄数据的复式岩体之一.对赣南水头岩体中的锆石样品进行了U-Pb法年代学研究,测年结果显示该岩体主体年龄为(142.7±0.6)Ma,属于燕山期的产物,并不是前人认为的加里东期.但也存在前期(海西期和加里东期)的同位素年龄信息记录,说明该岩体是复式岩体,存在至少三期岩浆活动.对水头岩体进行了岩石学、地球化学研究,简要论述了岩石成因及含矿性.水头岩体主体为黑云母花岗岩,为过铝质钾玄岩系,轻稀土和重稀土中等分馏,负Eu异常明显.初步认为水头岩体是原地重熔交代作用形成的复式岩体.岩石化学资料数据显示,该岩体具备稀土成矿母岩的基本条件.
关键词:水头岩体;锆石U-Pb定年;燕山期
-
13272.曲流河点砂坝储层水流优势通道及其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
[采矿业] [2013-10-15]
点砂坝储层经过长期注水开发易形成水流优势通道,导致水驱波及系数降低,并影响剩余油的分布.以吉林扶余油田S17-19区块为例,研究了点砂坝内部水流优势通道分布模式及其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岩心分析资料表明点砂坝内的水流优势通道的含水率大于95%,驱油效率大于35%.渗透率大于80 mD和非均质性越严重或越均质的储层更易形成水流优势通道.在现井网条件下,水流优势通道均发育于点砂坝的中下部,平均厚度为2.2m,宽度约2~4m.水流优势通道受注采井间的主流线、相对高渗透条带及点砂坝下部的高渗透段分布控制,形成了在空间上复杂的水流优势通道网络.水流优势通道水淹严重,而非水流优势通道区水淹较弱且剩余油富集.因此,通过重建井网结构、打水平井、调剖堵水、调整开发方式、实施周期注水等措施,打破目前的水流优势通道网络,扩大水驱波及体积,从而提高点砂坝油藏开发效果.
关键词:水流优势通道;储层非均质性;剩余油;点砂坝;扶余油层
-
13273.在我国煤炭行业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的建议
[采矿业] [2013-10-15]
文章从理论与实践层面展开论证,提出精细化管理是实现我国煤炭企业科学发展的新举措,认为有必要在煤炭行业全面推行;与此同时,指出了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如思想认识不到位、标准体系不健全、信息化平台功能缺失、外部环境不尽完善、相关研究不够深入等;为此建议相关部门:要广泛宣传、提高认识,出台标准、规范推进,协助企业、完善技术,推动改革、创造环境,树立典型、带动行业,加强研究、不断创新.
关键词:煤炭行业;精细化管理;试点;建议;coal industry;Fined Management;pilot;recommendations
-
13274.跨采巷道围岩加固控制技术研究
[采矿业] [2013-10-15]
基于跨采巷道变形剧烈、围岩难以控制的技术难点,结合淮北矿业集团杨庄煤矿WⅢ5110工作面跨采影响巷道的工程实践背景,分析了巷道破坏的原因,得出原有支护方式不足以承受跨采的剧烈影响,针对巷道工程地质特点,通过理论分析优化了巷道加固方案参数,采用高强度锚杆、锚索支护系统对巷道进行了有效加固.结果表明,巷道顶底板最大移近量为73mm,两帮最大移近量为38mm,经受跨采后巷道形状完好,保证了矿井的安全生产.
关键词:跨采巷道;加固支护;围岩控制;高强锚杆
-
13275.碳酸盐岩油气藏高温防窜防腐固井技术
[采矿业] [2013-10-15]
针对四川龙岗气田在固井过程中面临的井漏封固井段长、大温差“超缓凝”、高温高压及高含H2S和CO2酸性气体等难题,根据不同套管层次的固井要求提出了应对策略,通过机理分析和实验对比方法,成功研制了防漏增韧、抗盐大温差及防腐等3种水泥浆体系.室内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尺度、不同弹性模量的纤维群具有阻止微裂纹扩展和搭桥成网的作用,可有效解决固井漏失问题;优选的有机酸淀粉类复合缓凝剂SD210及共聚物类抗盐降失水剂SD130可抗高温160℃,防气窜性能好,可解决177.8 mm尾管固井水泥浆超缓凝难题;通过腐蚀前后水泥石抗压强度、渗透率变化对比及X射线衍射(XRD)与扫描电镜法(SEM)分析,证实了通过提高水泥石致密性能实现高效防腐的可行性.龙岗气田现场应用表明,所研制的水泥浆的固井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可用于碳酸盐岩酸性气田固井,并能延长气井寿命.
关键词:碳酸盐岩;酸性气田;固井;水泥浆;高温高压;防腐;防气窜
-
13276.玄武岩标准样品铁铜锌同位素组成
[采矿业] [2013-10-15]
报道了三种玄武岩标准样品(BCR-2、BIR-1a和GBW07105)的铁铜锌同位素数据.实验使用HNO3-HF混合酸消解玄武岩标准样品;AGMP-1阴离子交换树脂分离提纯样品中的铜铁锌,利用多接收等离子体质谱仪(MC-ICPMS)测定铁铜锌同位素比值,分析过程中使用样品-标准-样品交叉法校正仪器的质量分馏.实验得到BCR-2、BIR-1a和GBW07105标准样品的高精度铁铜锌同位素组成(95%置信水平的不确定度)分别为:δ56 FeBCR-2-IRMM014=0.070‰±0.018‰(2SD),δ65CuBCR-2-SRM976=0.16‰±0.04‰(2SD),δ66 ZnBCR-2-IRMM3702=-0.072‰±0.020‰(2SD);δ56 FeBIR-1a-IRMM014=0.044‰ ±0.026‰(2SD),δ65 CuBIR-1a-SRM976=0.027‰±0.019‰(2SD),δ66 ZnBIR-1a-IRMM3702=0.085‰±0.032‰(2SD);δ56Fe GBW 07105-IRMM014=0.126‰±0.039‰(2SD),δCuGBW 07105-SRM976=0.12‰±0.01‰(2SD),δ66ZnGBW 07105-IRMM3702=0.22‰±0.03‰(2SD).这些数据在误差(不确定度)范围内与国际上已发表的数据是一致的.三个玄武岩标准样品的铁铜锌同位素组成数据的发表为铁铜锌同位素研究提供了统一的标准,使地质样品的铁铜锌同位素数据的质量监控成为可能.
关键词:玄武岩标准样品;铁铜锌同位素;多接收等离子体质谱法
-
13277.胶凝原油管道恒流量启动过程中的启动波速
[采矿业] [2013-10-15]
胶凝原油管道在恒流量启动的过程中同时存在着启动波速和水击波速,其中启动波速是主导管道再启动时压力推进过程的关键因素,对管道启动压力的计算有直接影响.在阐述启动波速与水击波速之间区别的基础上,推导出了胶凝原油管道恒流量启动波速的数值计算公式,并通过管流实验验证了其可靠性.在胶凝原油管道恒流量启动过程中,启动波速明显小于水击波速,且随着传播距离或传播时间的增长而呈衰减规律,但由于衰减速率会逐渐降低,因而启动波速有趋于稳定的趋势.此外,启动波速还随胶凝结构强度的增加而减小,随启动流量和凝油体积弹性系数的增加而增加.
关键词:胶凝原油;黏塑性流;管道再启动;启动波速;管流实验
-
13278.渤海西部沙垒田凸起区走滑断层演化及其对油气的控制作用
[采矿业] [2013-10-15]
渤海海域西部沙垒田凸起区潜山为太古界花岗岩,新近系河流相碎屑岩直接覆盖在基底潜山之上.该区发育长约20 km的NE向右旋走滑断层,斜切整个凸起.潜山内发育的NE和NW向两组走滑断层走向夹角约100°,NE向主走滑断层持续活动至今;NW向断层延续较短,局部表现为沟道,新近纪停止活动.该区走滑断层整体表现为负花状构造.新近纪构造运动在主走滑断层附近诱发大量近EW向左旋张扭性小断层并对主走滑断层形成切割.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表明,该区断层演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新近纪前基底断裂走滑阶段、新近纪早期盖层张性断裂弱雁列化阶段、新近纪晚期盖层张扭性断裂强雁列化阶段.凸起区走滑断层的多期活动不仅形成了断背斜圈闭,而且控制了走滑断层两盘古近系的沉积,对油气聚集和重新分配产生影响.
关键词:走滑断层;花状构造;沙垒田凸起;渤海湾盆地
-
13279.X射线粉晶衍射仪定量测量海泡石矿样的实验条件
[采矿业] [2013-10-15]
在完成海泡石矿石样品的矿物组成及相对含量测试、均匀性检验、稳定性和粒度分布特征检查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X射线粉晶衍射定量测量海泡石的实验条件,利用海泡石、刚玉和萤石纯样配制一系列海泡石质量分数已知的标准样品,采用内标定量法、固体计数器和计数强度测试技术,对低、中、高3种不同含量的海泡石样品进行测量.结果表明:获得的海泡石样品定量测量数据符合现有的行业标准,采用的定量测试方法与测量条件满足黏土开采企业和实验研究单位测试要求,达到了X射线粉晶衍射法定量分析黏土矿物的目的.
关键词:海泡石;X射线粉晶衍射法;内标法;实验条件
-
13280.松辽盆地营城组火山机构地层结构定量模型
[采矿业] [2013-10-15]
松辽盆地营城组火山岩地层主要由火山机构侧向迁移和垂向叠置而形成.目前对火山机构的内部结构认识还不清晰,制约了火山岩勘探开发进程.通过对典型酸性熔岩、酸性复合、酸性碎屑岩和中基性熔岩火山机构的综合解剖,建立其地层结构模型.酸性火山机构中多数为似层状结构,中基性火山机构中除发育似层状结构外,还常见层状结构.具有似层状结构的酸性火山机构的岩层倾角要大于具有层状结构的中基性熔岩火山机构;现今岩层倾角可为正态分布,也可呈现出偏正态或双峰态.火山岩地层结构与火山机构类型、喷发古环境(同生断层和古斜坡)密切相关;后期的挤压和掀斜作用对岩层产状变化起到显著的改造作用;后期单期次、断距小的正断层或逆断层的改造,对岩层产状的变化影响较小.此研究为火山岩地层结构内部精细解剖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松辽盆地;营城组;火山地层;似层状结构;控制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