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报告分类

重点报告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13911 篇 当前为第 1333 页 共 1392

所属行业:采矿业

  • 13321.雪峰山2号隧道帷幕注浆加固技术

    [采矿业] [2013-10-15]

    雪峰山2号隧道进口掘进至DK255+416里程时,在拱顶两侧以及掌子面拱顶部掉块滑落严重,拱顶部右侧塌落出现了一个空洞,严重制约了施工进展.为了安全保质施工,现场技术人员结合该里程段地质设计资料以及超长水平地质钻探、TSP超前地质预报等综合预报技术的结果进行了科学细致的分析,对掌子面前方的围岩地质情况做了详细的预测和评估,进而采用全断面帷幕注浆技术进行注浆加固、堵水,有效地加固了软弱松散围岩,取得了良好的加固效果,保证了隧道的安全正常的掘进,进而能够保证隧道顺利穿过浅埋软弱围岩地区.
    关键词:雪峰山隧道;软弱围岩;超前地质预报;局部涌水;全断面帷幕注浆
  • 13322.塔西南昆仑山前冲断带甫沙-克里阳段构造特征与物理模拟

    [采矿业] [2013-10-15]

    受复杂地表条件影响,地震构造建模一直是塔西南昆仑山前冲断带油气勘探中的难点.基于野外地质调查、二维地震、钻井等资料,通过对二维地震剖面进行精细构造解释和生长地层分析,表明塔西南昆仑山前冲断带甫沙-克里阳段主要发育基底卷入式构造、阿尔伯特型构造三角带、被动顶板双重逆冲构造和断层转折褶皱等构造样式,塔西南昆仑山前3排背斜构造带自南向北依次发育于上新世早期、上新世中晚期和更新世早中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双滑脱层-单向挤压”冲断构造发育模式,设计并开展了相应的砂箱物理模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塔西南昆仑山前冲断带甫沙—克里阳段的“前展式”构造变形过程和典型构造样式,物理模拟实验结果与地震构造解释模型吻合,西昆仑造山带隆升产生的强烈向北挤压力和双滑脱层地层结构是塔西南昆仑山前冲断带甫沙—克里阳段构造形成的2个关键因素.
    关键词:塔西南;山前带;冲断带;甫沙—克里阳段;构造特征;物理模拟
  • 13323.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在沉积物化学成分分析中的研究进展

    [采矿业] [2013-10-15]

    沉积物中有机质及相关元素含量、重金属含量等是研究环境污染和古环境的依据.利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测定沉积物中的化学成分,方法简便、快捷、价廉.本文概述了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测定沉积物中化学成分的基本流程、样品制备及建模方法,介绍了如何通过选择建模样品、利用光谱预处理及回归分析等方法提高近红外光谱模型的定量能力,综述了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分析沉积物中的有机碳、总氮、总磷、生物硅、重金属含量等方法.但是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沉积物中的化学成分研究起步较晚,仍存在很多问题,有必要深入探讨近红外光谱分析沉积物的化学成分时产生误差的机理,进一步开展建模样品的计算机选择方法、光谱预处理方法和数学模型优化等方面的研究,提高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分析沉积物中化学成分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关键词: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沉积物;化学成分;定量分析
  • 13324.高梯度磁选机聚磁介质的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采矿业] [2013-10-15]

    对高梯度磁选机聚磁介质的分类情况进行了简单介绍,详述了国内外对高梯度磁选机聚磁介质的材质、形状、磁场特性及颗粒捕集机理等方面的研究情况,结合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聚磁介质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高梯度磁选机;聚磁介质;材质;磁场特性;捕集机理;发展趋势
  • 13325.碳酸钠-四硼酸钠碱熔-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铬铁矿石中11种元素

    [采矿业] [2013-10-15]

    建立了用碳酸钠-四硼酸钠熔融分解样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同时测定铬铁矿石中铁、铝、钙、镁、硅、锰、磷、钛、钒、钴、镍等11种元素的方法.对熔剂用量、元素分析谱线、仪器条件参数选择和基体效应等进行讨论,考察了铬量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铬对各元素的测定结果影响明显,采取在标准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铬、熔剂和盐酸,保持基体与试样一致,消除了基体效应.方法检出限为0.12~3.83μg/g,精密度(RSD,n=12)为0.65%~3.86%.经国家标准物质(GBW 07201、GBW 07202)进行验证,测定值和标准值一致,加标回收率为91.4%~107.2%.
    关键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铬铁矿石;碱熔;多元素测定
  • 13326.土壤溶解性有机质对植物吸收-输送-贮存重金属的影响研究现状与进展

    [采矿业] [2013-10-15]

    土壤溶解性有机质对重金属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生物可利用性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在土壤溶解性有机质对植物吸收、输送和贮存重金属过程的影响研究领域,国际上主要聚焦于以下三个探索方向:①土壤溶解性有机质与重金属形成配位体,改变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性和植物根际环境的作用机理研究;②土壤溶解性有机质可突破植物细胞内重金属吸附点位的限制,通过控制植物细胞壁-重金属复合体的形态及重金属在细胞壁内外的吸收平衡,来干预重金属穿过细胞壁进入植物体的动力学过程研究;③土壤溶解性有机质-重金属的络合形态影响重金属在植物体内的输送和贮存作用过程与机理研究.本文基于研究溶解性有机质和重金属的植物过程中,水体溶解性有机质研究多而土壤溶解性有机质研究少的现状,针对溶解性有机质异质性的研究难点和溶解性有机质与植物亚细胞结构的配位特征的复杂性与局限性,从极性、官能团、配位结构等角度,分析并评述了土壤溶解性有机质和重金属生物地球化学中,植物吸收、输送和贮存重金属过程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土壤溶解性有机质;重金属;植物
  • 13327.多期次油气成藏流体包裹体间接定年——以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二叠系油气藏为例

    [采矿业] [2013-10-15]

    多期次油气成藏年代学是多旋回叠合盆地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的热点问题.运用流体包裹体测温与其宿主岩层磷灰石裂变径迹(AFT)热史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了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二叠系多期次油气成藏的温度和时间序列.结果表明,研究区二叠系不同含油气层段中生代-新生代总体经历了2~3期油气成藏事件:①二叠系各层段在中生代早中期多旋回沉降埋藏增温阶段经历了2期原生油气成藏事件,成藏温度主要分布在78.9~89.3℃和120.7~124.5℃,成藏时间分别为距今162~153Ma和140~128Ma;②上二叠统在晚白垩世以来抬升改造阶段经历了1期油气次生成藏事件,成藏温度主要集中在98.6℃,成藏时间接近30 Ma.对于多旋回叠合含油气盆地复杂成岩-成藏系统而言,多井段样品、多类型定年数据与其宿主岩石构造热演化史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有可能是更为客观地全面认识多旋回叠合盆地油气成藏期次和时间及其多期次油气动态成藏过程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二叠系;油气成藏年代学;流体包裹体分析;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史模拟
  • 13328.油田开发战略与接替技术

    [采矿业] [2013-10-15]

    对于中国油田开发面临的严峻形势,详细阐述了基于中国油藏地质特点的开发技术现状、以广义“二次开发”理念为核,心的油田开发战略部署,深入分析了以二元驱、稠油火驱,注气混相/非混相驱、泡沫复合驱、聚驱后聚表剂驱为主的5大类关键技术在中国油田开发中的战略地位,指出要根据中国油田开发的现状和特点,积极推进油田开发方式转变,加强油田开发战略接替技术攻关.
    关键词:油田开发;接替技术;二元驱;火驱;注气;泡沫复合驱;聚表剂驱
  • 13329.中国水驱砂岩油田含水与采出程度的量化关系

    [采矿业] [2013-10-15]

    分析了中国砂岩油田的地质特点和含水变化影响因素,在分析含水与可采储量采出程度关系曲线的基础上,利用中国已进入高含水阶段的15个典型注水砂岩油田开发资料,得到了代表全国注水开发水平的含水变化曲线及理论公式.对不同含水阶段下采出程度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水驱砂岩油田含水变化整体呈凸型曲线特征,近70%的可采储量要在油田进入高含水阶段(含水率>60%)之后采出,其中高含水期(60%≤含水率<90%)是提高采收率最为关键的时期,约50%的可采储量要在此阶段采出.本研究成果除充分认识中国水驱砂岩含水变化规律并进行定量分析外,还可应用于油田开发指标预测、开发效果评价和开发潜力评估等方面.
    关键词:水驱砂岩油田;含水;采出程度;归一化方法;量化关系
  • 13330.提高江西某高硫铜矿铜回收率试验

    [采矿业] [2013-10-15]

    江西某高硫铜矿山逐步转向地下开采,矿石性质变化较大,现场工艺流程难以适应人选矿石性质的变化,导致铜回收率下降.针对这种情况,在现场工艺流程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进行了新型高效捕收剂PLQ-4应用及中矿再磨再选系统优化改造研究.研究表明,采用PLQ -4部分替代丁基黄药,将更多中矿直接给人再磨系统,减少未解离铜矿物在流程中的循环,最终可取得铜品位为22.75%、回收率为83.85%的铜精矿,与模拟现场工艺技术条件下的实验室指标相比,在精矿铜品位相当的情况下,铜回收率提高了2.82个百分点.
    关键词:高硫铜矿石;中矿再磨;PLQ-4;铜回收率
首页  上一页  ...  1328  1329  1330  1331  1332  1333  1334  1335  1336  1337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