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211.川中地区中二叠统构造热液白云岩的发现及其勘探意义
[采矿业] [2013-10-15]
综合地震资料解释、岩石矿物学观察以及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认为四川盆地中部中二叠统栖霞组、茅口组白云岩为构造热液白云石化成因,具有以下典型特征:①白云岩单层厚度较大,多呈透镜状产出,横向连续性差,钻遇井附近多伴有走滑断裂发育,白云岩层段在对应的地震剖面上见“下凹”反射特征;②基质白云岩多呈中-粗晶,其缝洞中见具有波状消光特征的填隙鞍状白云石,并发育大量的角砾岩,角砾岩间充填白色的白云石,形成斑马构造;③基质白云岩与填隙鞍状白云石的均一温度较白云石化作用时地层的温度要高5℃以上,分别为105.8~159.6℃及113.2~138.6℃,同时二者还具有偏负的氧同位素特征(- 7.64‰~- 7.95‰)以及高87Sr/86 Sr值(0.708369~0.709684).构造热液白云岩的发育和分布受走滑断裂控制,若与上覆致密灰岩地层有机配置,可以形成良好的岩性圈闭.
关键词:热液白云岩;白云岩储层;锶同位素;栖霞组;茅口组;中二叠统;四川盆地
-
13212.新型水煤浆制备工艺的探讨与研究
[采矿业] [2013-10-15]
水煤浆是一种新型燃料,随着其制备技术不断进步,制浆工艺也有了新的发展.文章从制浆用煤的选择、添加剂的选择、制浆工艺、制浆效果和制浆设备等方面介绍了我国传统水煤浆制备技术的特点和弊端,并针对这些弊端,进一步研究了一种新型的水煤浆制备技术.该工艺技术为今后水煤浆工程降低成本、增加效益以及技术创新提供了新的参考.
关键词:水煤浆;制备工艺;传统工艺;新型工艺
-
13213.锆石铀-铅定年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原位微区分析进展
[采矿业] [2013-10-15]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LA - ICP - MS)技术是目前最常用的锆石U-Pb同位素年龄测定方法之一.该方法能够对单颗粒锆石内部年龄差异实现快速、准确的原位微区分析.文章总结了近年来激光剥蚀系统、ICP - MS技术以及LA - ICP - MS锆石U-Pb定年方法、相关应用实例研究的进展和现状.系统评述了激光发生器,剥蚀池,剥蚀参数(激光波长、脉冲宽度、剥蚀气体、孔径大小)以及四极杆和扇形磁场质谱仪对锆石U - Pb年龄数据的精度和准确度的影响.详细介绍了基于锆石年龄标准样品、标准溶液及其他标样的外标定量校准方法,单个U/Pb比值计算方法,普通铅校正方法以及同位素年龄与微量元素同时测定的方法.目前LA - ICP - MS锆石U-Pb定年技术主要应用于碎屑锆石的沉积物源区示踪和岩浆事件的年代学约束研究.
关键词:锆石;铀-铅定年;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原位微区分析
-
13214.北部湾盆地断裂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的控制作用
[采矿业] [2013-10-15]
北部湾盆地主要发育早期伸展断裂、中期走滑伸展断裂、晚期伸展断裂和长期活动断裂等4种断裂类型.盆地演化总体经历了古近系裂陷期和新近系坳陷期两大演化阶段.盆地伸展裂陷期主要有3期断裂活动,在古新世—始新世形成NE向、NEE向伸展断裂;渐新世在走滑伸展作用下形成了NEE向走滑伸展断层和近EW向次级断层.断裂的形成和演化控制了生烃洼陷的分布和促进了烃源岩的热演化,形成多种类型圈闭,为油气垂向运移提供了主要的运移通道.与生油洼陷相邻且长期继承性活动的断裂带和凹陷中央的隆起带是油气聚集的最有利区域.
关键词:北部湾盆地;断裂构造;断裂活动;构造演化;油气成藏
-
13215.赣南部分岩体的锆石铀-铅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及其对成岩成矿机制的再认识
[采矿业] [2013-10-15]
赣南岩浆岩分布广泛,有的岩体成岩时代明确,有的则存在争议.利用激光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MC-ICPMS)技术测定了田新、路迳、水头、白鹅、高山角、韩坊、杨村、湖南洞、珠兰埠、淋洋、大富足、油山、吉埠黄沙、阳埠和万田等岩体的U-Pb年龄,表明这些岩体不全是燕山期形成的,即使是燕山期的田新、路迳、水头、白鹅、韩坊、杨村等岩体中也存在有更早期的锆石,大部分岩体经历了6~10 Ma的结晶成岩历史.通过与以往K-Ar、Rb-Sr等时线方法的初步对比,指出赣南地区花岗岩虽然在同位素年龄数据上以侏罗纪为多,但印支期的岩体面积不小,前寒武纪和加里东期的信息也不断增多,说明赣南花岗岩型地壳的演化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相当一部分岩体不是单一成岩期形成的,而是多期次多阶段形成的.加里东期的岩体以往不被注意,认为与钨矿关系不密切,但可以成为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成矿母岩.
关键词:锆石U-Pb同位素定年;赣南岩体;成岩时代;成岩机制
-
13216.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锌精矿中主次量成分
[采矿业] [2013-10-15]
采用湿法化学预氧化法结合高温熔融制样,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锌精矿中铜、硅、镁、锌、铝、铁、硫、铅、钙、砷、钾、镉、锰等主次量元素.通过对锌精矿样品的湿法化学预氧化处理(0.3g样品+1g硝酸锂+0.5mL过氧化氢在铂金合金坩埚中混匀),能够增加样品的使用量,提高了熔片中待测微量元素的X射线荧光光谱强度.采用四硼酸锂熔剂高温熔融制样,降低了元素间的基体效应.针对硫化精矿的灼烧增量现象,提出了灼烧增量的计算方法及校正方法.对于无法使用灼烧增量进行校正的软件,提出将实际样品灼烧增量转换为虚拟样品灼烧失量的方法.用理论α系数和经验系数相结合的方法校正元素间的效应.测定锌精矿各组分(除镉以外)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2)均小于3%,方法检出限为6.55~111.24μg/g,测定值与化学分析法结果吻合.
关键词:锌精矿;主次量成分;灼烧增量;湿法化学预氧化;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
-
13217.刀把式综放工作面对接技术应用
[采矿业] [2013-10-15]
通过采用准确的测量技术确定工作面对接基准线,而且在此情况下,实时调整支架方位及工作面采高,保证工作面停采时对接支架间距及运输机坡度合理,使刀把式综放工作面成功完成对接,实现了工作面回采期间的安全生产.
关键词:刀把式综放工作面;对接;基准线;支架;顶板管理
-
13218.中国东部老区第三系油气勘探思考与实践——以济阳坳陷为例
[采矿业] [2013-10-15]
自2002年以来,针对济阳坳陷勘探现实,从陆相断陷盆地独特的石油地质条件分析入手,坚定隐蔽油气藏可以成为主要储量接替阵地的基本判断,以油气成藏理论和勘探关键技术为主要内容开展攻关,深化断陷盆地构造、沉积、成藏规律3项重点研究,在成化湖泊环境烃源岩的高效生排烃机制、断陷湖盆缓坡滨浅湖滩坝砂体成因成藏机制、断陷盆地油藏分布连续性及有序性特征等方面取得创新认识.大面积推广应用针对复杂地质目标的高精度地震勘探技术,研发并形成了超高温深层射孔与压裂技术,拓宽了深层油气藏勘探开发空间.突出风险勘探和预探,新领域不断取得突破,连续实现三级(探明、控制、预测)储量年均超过亿吨,为胜利油田原油稳产作出了贡献.
关键词:隐蔽油气藏;咸化湖泊;烃源岩;成藏有序性;高精度地震;滩坝砂;砂砾岩体
-
13219.煤矿无线网络建设方案分析
[采矿业] [2013-10-15]
结合TD-SCDMA的技术优势,针对煤矿通信和生产需求,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煤矿通信与调度系统解决方案.通过与现有的煤矿通信解决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凸显出该系统专网专建和与运营商中继连接的显著优势,并对该方案进行了应用案例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煤矿通信解决方案更能有效解决煤矿当前的通信问题,全面满足煤矿安全生产和未来通信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通信;TD-SCDMA;专网;煤矿
-
13220.采煤沉陷区域住区规划编制初探
[采矿业] [2013-10-15]
为改善采煤沉陷区域因建筑物下开采造成的职工居民住房沉陷斑裂,解决职工居住条件,改善生活质量.规划的安置居住小区结合用地现状条件,充分考虑人居环境的建设特点以及职工对生活居住的要求,规划从整体出发,结合现代城市设计中将整体环境、建筑单体、道路骨架、绿化景现等环境要素统一考虑的手法,将“水绿交融的生态环境”作为规划的楔入点.通过合理组织人行与车行道路为住区提供方便安全的出行条件,同时利用道路空间作为绿化的景观轴线,体现住区的生态性、地方性和灵活性.规划通过协调内外部环境条件,合理确定功能布局,丰富城市景观,对采煤沉陷区域住区规划编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采煤沉陷区;人居环境;生态型居住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