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451.油田动火施工的制度化
[采矿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4-05-26]
关键词:施工动火;制度化;程序;改进
-
10452.胜利热复合法提高稠油采收率技术应用效果好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采矿业] [2014-05-26]
热复合法是指以蒸汽携带热量为基础,充分利用化学体系的界面特性及对原油或油藏理化性能的改变达到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技术。其核心是利用热和化学的协同增效作用达到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目的。针对胜利油田稠油热采工况和稠油结构组成,进行分子结构设计,合成耐温达到250℃的降黏剂;针对胜利超稠油胶质含量高的特点,研制新型溶剂体系;同时
关键词:复合法;技术应用效果;分子结构设计;稠油热采;提高采收率;超稠油;蒸汽携带;协同增效作用;胶质含量;理化性能;
-
10453.油气处理系统集成化的安全管理
[采矿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4-05-26]
集成化安全管理内核有很多安全服务,分为引导安全服务和运行安全服务。油田信息系统软件集成化安全管理模型是底层硬件功能的抽象,这是油田信息系统软件引入的一种非常先进的模型。该软件利用集成化安全管理模型来支持设备,有些设备已经加入到了行业标准总线和未来的架构里。油田信息系统软件集成化安全管理模型是为了简化设备集成化安全管理的设计过程,为了产生小的可执行镜像体积。因此,一些复杂的内容已经转移到总线集成化安全管理,并且在很大程度上转移到了公共集成化安全管理安全服务中。
关键词:油气处理系统;集成化;安全服务;管理
-
10454.长宁-威远页岩气示范区水平井固井技术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采矿业] [2014-05-26]
四川盆地长宁-威远页岩气示范区油层套管固井时,由于井眼不规则,水平段长,水泥浆与油基钻井液兼容性差,钻井液密度高、黏切大,难以实现高效顶替,而且后期大型改造易造成套管变形、环空气窜等现象。针对以上难点,通过室内与现场试验探索,形成了一套页岩气水平井固井技术,从而提高了页岩气水平井的顶替效率和体积压裂下的井筒密封性,为下一步页岩气水平井固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页岩气水平井;固井;顶替效率;井筒密封性
-
10455.水平井连续油管拖动转向酸化技术在艾哈代布油田的应用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采矿业] [2014-05-26]
艾哈代布油田主要采用长井段水平井线性井网开发,由于水平井段长、地层非均质性强,均匀布酸难度很大,为此,提出长井段水平井连续油管拖动酸化工艺及其辅助均匀布酸方法。结合储层特征,确定采用连续油管水平井段变速回抽酸化或定点酸化实现酸液的锥形注入形态,并使用转向酸液体系协助分段均匀布酸、水力喷射突破污染带等辅助布酸方法。现场应用结果表明,酸化后单井产量是酸化前的1.4倍,累计增产原油88.9×104 t,为油田建产提供了工程技术保障。
关键词:水平井;连续油管酸化;转向酸;均匀布酸;喷射酸化
-
10456.大牛地气田液氮伴注效果分析及优化
[采矿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4-05-26]
大牛地气田具有低渗、致密、低压的特点,在压裂施工中,通常存在压后返排困难、压裂井自然喷通率低的现象。采取较高液氮伴注比例压裂层位的水平井自然喷通率较高,然而一味地提高液氮比例会增加生产成本。文中在最小液氮伴注比例计算的基础上,考虑了启动压力梯度对压裂液返排的影响,得出了大牛地气田液氮伴注压裂井压后自然喷通的最小液氮用量评价模型,并给出了大牛地气田盒1气层压裂井压后自然喷通的最小液氮伴注比例,为大牛地气田液氮伴注压裂施工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水力压裂;启动压力;液氮伴注比例;自然喷通率;大牛地气田
-
10457.塔中地区鹰山组岩溶储层表征与古地貌识别——基于电成像测井的解析
[采矿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4-05-26]
针对塔中地区鹰山组顶部风化壳的储层特征,以成像测井为手段,研究了岩溶古地貌表征和识别方法。利用成像测井进行单井岩溶要素表征,可精细识别的要素包括:基岩、古土壤层、裂缝、溶孔以及洞穴等;对岩溶要素进行二维和三维空间配套,综合划分了古土壤层、垂直淋滤带、水平潜流带等结构单元;根据现代岩溶发育知识,以岩溶带划分结果为依据,刻画和解释了古地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鹰山组顶部发育岩溶高地、岩溶斜坡和岩溶洼地3种地貌单元,整体表现为由sw向NE渐低的古地貌形态,其中十号带的西部单元为高地,垂直淋滤带发育;十号带与一号带之间为斜坡,水平潜流带发育;一号带为洼地,岩溶不发育。基于以上认识构建了塔中地区鹰山组...
关键词:塔中地区;鹰山组;古地貌;成像测井;岩溶储层;塔里木盆地
-
10458.多信息融合分级裂缝建模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采矿业] [2014-05-26]
对裂缝型油藏来说,裂缝既是有效的储集空间又是重要的渗流通道,但裂缝发育情况复杂,具有很强的非均质性,常规的地质建模方法并不适用于裂缝建模。以中东地区某裂缝型碳酸盐岩稠油油藏为例,融合地质、测井、地震、动态等多种信息,将裂缝分为断裂破碎带、中等级别裂缝和小级别裂缝3个级别,首次提出确定性建模和随机建模相结合的方法建立裂缝储集相模型,在其约束下建立各级别缝的发育强度体,最后通过离散裂缝网络(DFN)模拟和参数场等效,得到各个级别缝的离散裂缝网络模型和裂缝属性模型,探索了一套针对复杂裂缝型储层的多信息融合的分级裂缝建模方法。
关键词:碳酸盐岩;裂缝型储层;裂缝分级;裂缝建模;离散裂缝网络
-
10459.分子模拟无机盐抑制蒙脱石水化机理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采矿业] [2014-05-26]
井壁不稳定是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最为复杂的技术难题之一,而井壁的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岩石中黏土矿物的含量特性,尤其是蒙脱石的水化膨胀特性。为深入了解无机盐稳定井壁的微观作用机理,利用分子模拟软件Material Studio(MS)建立Na-蒙脱石的晶体模型,并对其水化过程、水化机理以及水化造成的强度参数变化进行了动力学模拟研究。模拟结果表明,Na-蒙脱:晶体层间距随晶体表面吸附水分子个数的增多而逐级增大,当水分子数达到48、72、96时,分别形成1、2、3层饱和水合层;加入无机后,蒙脱石晶体的力学参数有一定程度的提高;KCl和CaCl_2具有较其他无机盐更好的提高Na一蒙脱石晶体弹性模量、...
关键词:井壁;蒙脱石;分子动力学模拟;弹性模量;无机盐;膨胀
-
10460.多相混输体系析蜡热力学研究进展
[采矿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4-05-26]
针对海底多相混输体系析蜡问题,开展了蜡热力学预测模型及析蜡实验测量方法的研究。通过对Won模型、Ji模型等析蜡热力学预测模型的分析,认为热力学预测模型的建立过程中需考虑到液相描述一致性、固–固转变、纯组分热力学性质、Poynting修正项处理以及活度系数计算等问题。并对可用于多相体系析蜡实验测量的激光法、超声波法、声共振法、石英晶体微天平法以及高压微差示扫描量热法等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石英晶体微天平法因其较高的灵敏性,高压微差示扫描量热法因其简便、耗样量少、再现性好且测试过程中基本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影响,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多相;蜡;热力学模型;实验方法;混输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