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481.多产汽油的MIP-LTG工艺条件研究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采矿业] [2014-05-26]
在连续流化催化裂化装置上,对柴油重馏分选择性裂化多产高辛烷值汽油工艺(MIP-LTG)进行中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将反应温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可以在高转化率、高丙烯产率的情况下得到较高的汽油产率和性质较理想的汽油产品;提高剂油比可以提高转化率,增加液化气和汽油产率,提高汽油辛烷值,但会提高干气和焦炭产率;原料性质对产物分布和产品性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原料中芳烃含量越高,尤其是单环芳烃含量越高,汽油产品中芳烃含量越高,汽油辛烷值越高。
关键词:催化裂化;柴油;汽油;芳烃
-
10482.基于Fluent软件的新型柱塞气举流场的数值模拟
[采矿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4-05-26]
新型柱塞在结构上较常规柱塞有了较大改进,使柱塞在下落时所受到的阻力更小,下落速度更快;但由于柱塞与油管之间存在间隙,举升时仍有部分液体回落及气体窜流。针对这种情况,运用Fluent软件对油管内部柱塞周围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得到了柱塞周围流场的压力及速度分布,并对不同外壁结构的柱塞举升流场进行了计算,对其气窜速度进行了对比分析,对开槽柱塞在不同压差条件下的速度进行了模拟计算,为以后计算柱塞气窜量、液体漏失量及优化柱塞结构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新型柱塞结构;Fluent数值模拟;流场计算;数据分析
-
10483.油田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采矿业] [2014-05-26]
油田电力系统包括输电干路传输系统、变配电交流控制系统、正交电流更换系统等。按照电力系统功能区域划分可分为电力线路传输部分、电网控制单元部分、传输线路连接部分以及交配电网络划分部分等。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控制主要是使生产的电能进行传输并自动控制管理,电力自动控制的主要目的在于保证整个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减少电路传输中的电流损耗,在系统规划层次上提高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准。对大庆油田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分析研究,其中电力自动化采用的是RTU远程三层结构控制模式。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传输系统
-
10484.海上油田油井分层加药工艺管柱的研制
[采矿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4-05-26]
针对部分海上油田油井存在的结垢结蜡严重的问题,研制了药剂分层注入工艺管柱,利用井下分层加药对接工具及加药管线等配套工具,将药剂从井口注入到油层部位的完井管柱段,实现了油层流体进入井筒后与各类药剂的混合,有效缓解了油层部位分采及完井管柱结垢、结蜡问题。介绍了加药密封筒、插入密封及密封头等3种主要配套工具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指出了加药工艺管柱的技术特点。室内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管柱各项性能符合现场施工技术要求。
关键词:海上油田;结蜡;结垢;油井加药;工艺管柱
-
10485.海底管道对接过程数值模拟力学分析
[采矿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4-05-26]
在分析海底管道对接施工过程的基础上,构建了管道对接过程模型与管道力学模型,采用Abaqus软件对API-5L标准的355.6 mm(14 in)管道建立了海洋管道多点牵引的提吊与沉放力学数值模型,分析管道对接过程的力学特性。分析结果表明,管道提吊过程中,Y轴方向上的线应变在前期提吊过程中逐渐增大,后期在铺管船移动的情况下逐渐减小,Z轴方向上的线应变在提吊高度不断增加的情况下逐渐增大,管道的两舷吊点间管段弯矩呈往复波动变化规律;管道沉放过程中,Y轴方向上的线应变随下放距离和侧移距离的改变而增大,最终维持一个固定的应变量,Z轴方向上的线应变随下放距离和侧移距离改变而起伏波动。
关键词:海底管道;Abaqus;提吊过程;沉放过程;管道施工
-
10486.HFY油田177.8mm套管固井技术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采矿业] [2014-05-26]
井下漏失是影响HFY油田177.8 mm套管固井工作的主要矛盾。在分析HFY油田177.8 mm套管固井质量现状、固井工程特点和固井技术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固井技术建议。针对HFY油田技术现状,在坚持已有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建议在完钻地层漏失压力评估和漏失层位判断、井底清洁、提高水泥浆防漏堵漏能力3个方面加强研究,不断完善和提高177.8 mm套管固井技术。
关键词:深井;固井;HFY油田;漏失
-
10487.原油储罐火灾热辐射特性实验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采矿业] [2014-05-26]
原油储罐火灾的实验研究是揭示储罐在火灾作用下热辐射特性的基础,是建立数学模型进行理论研究的前提。储罐热辐射特性实验结果表明:距离着火储罐水平方向较近距离处存在辐射热流量的最大值;着火储罐1/4敞口情况下各测点辐射热流量均小于全敞口及1/2敞口情况下的值,而全敞口和1/2敞口情况下,垂直高度较低、与着火储罐水平距离较近的各测点辐射热流量较为接近;在距离罐壁较近位置处、与地面的高度相对较高时,下风向的辐射热流量大于上风向辐射热流量。
关键词:原油储罐火灾;辐身热流量;火灾实验;测试
-
10488.大庆石化公司让“两苯”装置“自由混搭”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采矿业] [2014-05-26]
中国石油大庆石化公司化工三厂将苯乙烯装置乙苯单元0.4 MPa低压蒸汽并入乙苯脱氢装置蒸汽管网,并同时作为反应单元的稀释蒸汽,使苯乙烯、乙苯脱氢两套装置蒸汽系统实现了"两苯"装置"自由混搭"。该项目投用后,每天节约蒸汽约80 t,降低综合能耗1 504.8 MJt,每年节能降耗约300多万元。该厂苯乙烯装置扩能改造以来,由于设计原因,副产蒸汽超出了装置消耗范畴。这部分"富余"蒸汽无法进行
关键词:装置扩能改造;大庆石化公司;乙苯脱氢;苯乙烯装置;蒸汽管网;蒸汽系统;综合能耗;三厂;反应单元;低压蒸汽;
-
10489.考虑表面扩散作用的页岩气瞬态流动模型
[采矿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4-05-26]
针对甲烷气在页岩孔隙中的流动规律问题,建立了考虑孔内扩散、孔壁表面扩散、黏性滑脱流动和气体解吸附等多种流动机理的瞬态流动毛管束模型,并采用有限差分法的三层隐式差分格式离散控制方程对模型进行了数值求解。该模型考虑了"表面扩散"和吸附层对气体滑脱速度的影响,其预测产气量高于以往模型预测值。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孔壁表面扩散是页岩孔隙中不可忽略的传质方式,且表面扩散通量对总流动通量的贡献随孔径减小而增强,孔径小于5 nm孔隙中表面扩散通量占总流动通量百分比可超过50%;黏性流动通量所占百分比随孔径增大而增加,孔径大于50 nm孔隙中黏性流动通量所占百分比接近100%;孔内扩散通量相比于表面扩散通量和黏性...
关键词:页岩;毛管束模型;表面扩散;数学模型;有限差分法
-
10490.炼油厂高浓度污水处理系统冲击状态运行状况分析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采矿业] [2014-05-26]
高浓度污水水质平稳是炼油厂实现污水稳定达标排放的关键。通过对南方某大型炼油厂高浓度污水处理系统各工段冲击状态的进水、出水水质进行全面分析,发现碱渣湿式氧化工段出水中酚和硫化物、污水除油工段出水含油均超过设计要求,生化过程溶氧偏低,导致高浓度污水处理系统冲击状态水质较差。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污水处理;碱渣;序批式反应器;曝气生物滤池;湿式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