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21.杨林坳钨矿石高压辊磨产品特性研究
[采矿业] [2014-06-15]
为了确定高压辊磨机粉碎湖南远景钨业杨林坳选厂细碎产品的合适工艺及参数,对粉碎产品进行了粒度特性及相对可磨度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①高压辊磨作业可大幅度提高产品中细粒级的含量;②增大辊面压力,可提高产品细粒级含量和破碎比;③缩小闭路筛分筛孔尺寸可提高高压辊磨机排矿中细粒级含量;④高压辊磨作业可显著提高辊压产品的相对可磨度,闭路筛分筛孔尺寸越小,相对可磨度越大,粗磨情况下相对可磨度提高的幅度较大,在辊面压力为4.5 MPa、筛孔孔径为3 mm、磨矿细度为-0.075 mm占50%的情况下,其对试样的相对可磨度系数达1.55,可显著提高一段磨矿效率.
关键词:高压辊磨机;钨矿石;粒度特性;筛孔孔径;可磨度;High pressure grinding roller;Tungsten ore;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creening size;Grindability
-
10122.岩溶裂隙产状对帷幕注浆施工及堵水的影响
[采矿业] [2014-06-15]
以南李庄铁矿帷幕注浆工程为例,通过对钻探岩芯裂隙发育的统计整理,分析了水平、斜向和垂向3种裂隙产状对注浆扩散效果的影响,同时结合矿区构造发育特征,评价了帷幕线与裂隙之间组合形式对注浆施工及工程质量的影响,为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及堵水效果评价提供依据.
关键词:矿山水害;帷幕注浆;岩溶裂隙产状;堵水
-
10123.三道庄露天矿矿产工业指标优化
[采矿业] [2014-06-15]
随着采选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环境的变化,三道庄露天矿原来的工业指标已不能满足现代矿业发展的需要.以三道庄露天矿采用钨钼当量品位指标的方法为例,阐述露天矿工业指标优化的一般过程,达到延长矿山服务年限和综合利用矿产资源的目的,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和工业指标动态管理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三道庄露天矿;工业指标;钨钼当量品位;优化过程
-
10124.某实测采空区的稳定性综合分析
[采矿业] [2014-06-15]
为了获得更可靠的采空区稳定性分析数据,采用三维激光探测仪对某采空区进行探测,准确地获取了空区的三维形态及分布状况,并结合三维矿业软件Surpac建立了空区的实际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耦合技术用FLAG3D对其进行力学模型的数值分析,最后结合现场布设的光弹应力计监测结果与数值模拟进行比对,两者结合起来对该空区稳定性进行综合的分析与评价,为矿山后续安全生产和管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采空区;三维激光探测仪;稳定性;光弹应力计
-
10125.某难选鲕状铁矿石选矿试验
[采矿业] [2014-06-15]
某鲕状铁矿石以磁赤铁矿为主,铁矿物与脉石矿物嵌布关系极复杂,且含一定量易泥化的赤铁矿和含铁黏土,常规磁选工艺难以显著提高精矿铁品位.采用还原焙烧一阶段磨矿阶段弱磁选一反浮选工艺对该矿石进行了开发利用研究.结果表明,矿石经还原焙烧一两段阶段磨矿阶段弱磁选—1粗1精2扫、中矿顺序返回反浮选流程处理,最终获得了铁品位为61.30%、铁回收率为80.43%的铁精矿.
关键词:鲕状铁矿石;磁赤铁矿;还原焙烧;反浮选
-
10126.一种井下防灭火多相凝胶泡沫材料的研制
[采矿业] [2014-06-15]
以4种发泡剂(F1、F2、F3和F4)、稠化剂H、交联剂AL和大屯煤电公司粉煤灰为原料制备煤矿井下防灭火用多相凝胶泡沫材料,着重研究了发泡剂复配方案及用量、稠化剂H与交联剂A1的配比及用量、不同发泡方式(机械搅拌发泡和压缩氮气发泡)对材料发泡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将F1和F3按1∶1的质量比进行复配,在复配发泡剂与水的质量比为4‰、稠化剂H和交联剂AL与水的质量比均为3‰、水灰比为5∶1的条件下采用压缩气体发泡方式进行发泡,材料产生的多相凝胶泡沫性能最佳.
关键词:煤矿井下防灭火;多相凝胶泡沫;泡沫性能
-
10127.金川二矿区大范围地压监测方案及初步成果分析
[采矿业] [2014-06-15]
金川二矿区为我国特大型地下矿山,采用机械化盘区下向进路胶结充填采矿.二矿区连续开采面积大、年出矿量大,加上矿山工程地质条件较差,地应力大等原因,使得地压问题突出.详细介绍了二矿区大范围地压监测的基本方案、测点布置方式及其典型的测点布置图、采用的监测方法和仪器设备等;在针对围岩体应力、位移等现有监测数据的基础上,初步分析了个监测点的数据变化与发展趋势,针对二矿区大面积开采和水平矿柱开采过程中对14行回风井、大范围上下盘围岩体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与初步评价,并得到了一些对安全生产有指导和参考价值的初步结果.
关键词:大体积充填体;水平矿柱;地压监测;采动影响
-
10128.爆破测振及位移监测对边坡的综合控制研究
[采矿业] [2014-06-15]
首先深入探讨了爆破监测和地表位移监测原理及规律分析;然后,基于南芬露天铁矿工程实例,结合爆破测振和地表位移监测双系统的联合应用,对矿山高陡边坡进行连续监测;最后,在掌握边坡演变特征的基础上对采矿决策做出有效调整,促使采矿工程向有利于边坡稳定方向发展,为矿山安全持续开采提供技术保障.
关键词:爆破测振;位移监测;灾害综合控制
-
10129.PRCM模型材料在边坡稳定性模拟实验中的应用
[采矿业] [2014-06-15]
模拟材料的力学性能直接影响物理相似模拟实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以小比例、模拟变质岩等为模型材料研发目的,研制PRCM模型材料,制作标准岩样,对该材料力学参数做进一步的研究,得出PRCM模型材料配比与单轴抗压强度间的定量化关系及水对PRCM模型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在水厂铁矿高陡边坡稳定性三维物理相似模拟实验中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
关键词:PRCM模型材料;三维物理模拟实验;高陡边坡;非线性耦合作用
-
10130.四川盆地寒武纪—奥陶纪层序岩相古地理、有利储层展布与勘探区带
[采矿业] [2014-06-15]
通过对四川盆地寒武系、奥陶系野外露头剖面、钻井岩心、录井和测井等资料的详细分析,认为寒武系—奥陶系主要发育局限台地相、开阔台地相和台地边缘相.结合地震资料,应用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方法将寒武系划分为5个三级层序,奥陶系划分为6个三级层序.以三级层序为单元,采用单因素编图、多因素综合的方法,编制了四川盆地及邻区寒武系—奥陶系层序岩相古地理图,认为寒武纪—奥陶纪总体呈现西部以陆源碎屑沉积为主、东部以碳酸盐岩沉积为主的格局,碳酸盐台地演化呈现出由早寒武世早期(梅树村期—筇竹寺期)碎屑-混积陆棚、早寒武世中期(沧浪铺期)缓坡台地向早寒武世晚期(龙王庙期)至中奥陶世镶边台地的转变,在晚奥陶世,因全球海平面上升再加上扬子板块东南被动陆缘向华夏陆块之下俯冲聚敛的构造沉降效应,导致沉积水体快速加深,致使上扬子(四川)台地被淹没而成为较深水缓坡—盆地相.寒武纪从早期陆源碎屑和碳酸盐混积为主转变到晚期清水碳酸盐沉积为主,盆地内部大面积发育局限台地相台内滩和台内白云岩有利储集体;奥陶纪受海侵影响,盆地内部以开阔台地沉积为主,台内滩呈带状分布;晚奥陶世台地被淹没沉积了宝塔组、临湘组及五峰组泥晶灰岩、泥质灰岩及泥岩,成为遍及全盆地的区域盖层,五峰组还可作为优质烃源岩.有利天然气储层为砂屑白云岩、鲕粒白云岩和细粉晶白云岩,溶蚀孔洞发育,储层平均孔隙度2%~6%,储层单层厚度较大,空间上连续性较好.在有利储集体评价的基础上,通过成藏条件综合分析,优选了4个寒武系—奥陶系有利勘探区带,其中乐山—龙女寺古隆起有利区带和泸州古隆起有利区带发育大型构造圈闭,有利储集体大面积分布,有较大勘探潜力.
关键词:寒武纪;奥陶纪;层序地层;岩相古地理;碳酸盐岩;有利储层;天然气勘探;四川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