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11.铁尾矿粉的活性及在混凝土中的增强效应
[采矿业] [2014-06-15]
进行了掺磨细铁尾矿粉的水泥标准胶砂试验,引入活性指标、强度贡献值、强度贡献率等概念对富硅铁尾矿粉在不同养护条件下的活性及在混凝土中的增强效应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铁尾矿粉比表面积的增加对铁尾矿活性影响较小,而养护条件对其活性影响显著;铁尾矿粉在标准养护、90℃热水养护及200℃高温养护下基本不具备火山灰活性,对混凝土的增强效应以微集料填充效应为主;蒸压养护条件下具备明显的反应活性,对混凝土的增强效应显著,比表面积为751 m2/kg、掺量为20%的铁尾矿粉3、28、56 d的强度贡献率分别达到23.5%、27.3%、30.9%;铁尾矿粉的比表面积根据构件养护条件的不同以500 ~750 m2/kg为宜,对水泥的替代量以20%为佳.
关键词:富硅铁尾矿粉;反应活性;养护条件;增强效应
-
10112.吉林某低品位铜镍硫化矿石选矿工艺优化研究
[采矿业] [2014-06-15]
吉林某铜镍矿石选矿厂采用粗碎矿石按18 mm筛分、筛下产品进行洗矿—重选—浮选、筛上产品进行中细碎—磨矿—异步浮选—重选的工艺处理低品位硫化铜镍矿石,流程长而复杂,但选矿效率低下.对该矿石进行了选矿工艺优化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简单的全矿石单一异步浮选工艺,在-0.074 mm占70%磨矿细度下,可以获得Ni品位为7.47%、Ni回收率为82.57%、Cu品位为2.19%、Cu回收率为91.74%的铜镍混合精矿.与现场相比,不仅工艺流程和药剂制度得到了极大的简化,而且使Cu、Ni的选矿效率分别提高了13.90和5.49个百分点,从而为现场生产工艺的改造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低品位铜镍硫化矿石;选矿工艺优化;选矿效率
-
10113.铜坑矿92#矿柱群Ⅱ采区大规模高效回采技术研究
[采矿业] [2014-06-15]
由于历史的原因,在铜坑矿三大矿体重叠的区域出现了一些四面环绕冒落体的盘区采场,此类采场开采技术难度大,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以92#矿柱群Ⅱ采区作为试验采场,通过充分利用已有工程,并结合四周采空区冒落情况合理布置新工程,运用诱导式崩落法实现了Ⅱ采区的大规模高效安全回采,并及时消除了地压活动,为铜坑矿其他类似开采技术条件的采场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矿柱群;大规模回采;诱导崩落
-
10114.新疆某褐铁矿石反浮选抑制剂选择与抑制机理探讨
[采矿业] [2014-06-15]
为改善新疆某褐铁矿石反浮选效果,对其反浮选抑制剂进行了优选试验,并通过对矿石中褐铁矿纯矿物在3种不同淀粉类抑制剂情况下的表面ζ电位的测定,研究了这些抑制剂的抑制机理.结果表明:①在酸性环境下羧甲基淀粉钠、普通可溶性淀粉、叔胺盐型阳离子淀粉的抑铁效果逐渐减弱;在碱性环境下叔胺盐型阳离子淀粉、普通可溶性淀粉、羧甲基淀粉钠的抑铁效果逐渐减弱.②在pH =5的矿浆中,以羧甲基淀粉钠为抑制剂,采用1粗2精1扫,中矿顺序返回流程处理该矿石,可获得铁品位为60.79%、铁回收率为79.96%的铁精矿.③酸性环境下表面带正电的褐铁矿物大量吸附羧甲基淀粉钠(阴离子淀粉),因而羧甲基淀粉钠抑铁效果较好;碱性环境下表面带负电的褐铁矿物大量吸附叔胺盐型阳离子淀粉,因而叔胺盐型阳离子淀粉抑铁效果较好.
关键词:褐铁矿;反浮选;羧甲基淀粉钠;普通可溶性淀粉;叔胺盐型阳离子淀粉;抑制剂;电位;Limonite;Reverse flotation;Sodium carboxymethyl starch;Soluble starch;Tertiary ammonium cationic starch;Inhibitor;Potential
-
10115.冬瓜山铜矿隔离矿柱开采方法及稳定性分析
[采矿业] [2014-06-15]
叙述了冬瓜山铜矿采用大直径深孔嗣后充填开采法进行多个采场同时开采,嗣后一次全尾胶结填充采空区的做法;同时通过数值计算软件模拟3种采场结构参数,分析采场的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当采场长度越长,采场宽度越大时,围岩里面的最大主应力越大;当采场宽是14 m,长是28 m,永久矿柱厚度是4m时,采场塑性区范围最小;此组参数被定为隔离矿柱的最终采场结构参数,实现了隔离矿柱的安全高效开采.
关键词:数值模拟;隔离矿柱;开采方法;稳定性分析;采场结构参数
-
10116.基于LandsatTM的个旧锡矿成矿信息提取与找矿预测
[采矿业] [2014-06-15]
在对云南个旧锡矿矿区成矿地质环境、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研究的基础上,以Landsat TM多光谱影像数据为基础信息源,利用遥感找矿技术对个旧锡矿地质构造信息和蚀变异常信息进行提取.在此基础上,综合利用已有的地质、物探和化探成果,结合野外实地调查后圈定了3类共9个找矿远景区.
关键词:Landsat TM;遥感;蚀变信息;个旧锡矿;找矿预测
-
10117.四川盆地及邻区早三叠世印度期层序岩相古地理及有利勘探区带
[采矿业] [2014-06-15]
通过大量钻井岩性统计、岩心观察、露头沉积相研究与地震相分析,结合板块构造演化等区域地质资料,以体系域为单元编制了4张三级层序地层格架下的四川盆地及邻区早三叠世印度期岩相古地理图,明确了开江—梁平盆地相主要发育于飞仙关组一段及二段沉积期,在飞仙关组三段沉积期已演化为台内洼地,以及不同时期盆地内部鲕粒滩体的展布与迁移特征,且在盆地周缘绵竹、湖北利川等露头发现了台地边缘鲕粒滩,为四川盆地飞仙关组鲕滩气藏的勘探提供依据.四川盆地飞仙关组各体系域都有鲕粒滩体分布,其中层序TSQ1高位体系域(相当于飞仙关组二段)及层序TSQ2海侵体系域(相当于飞仙关组三段)沉积期鲕滩规模最大,也是主要产气层段,滩体展布具有由台地内部不断向盆地相区迁移的特征.层序TSQ1海侵体系域(相当于飞仙关组一段)沉积期,开江—梁平盆地相两侧的镶边台地边缘鲕粒滩(坝)规模不大,鲕粒滩体主要分布于台内古地貌高地以及滨岸地带;层序TSQ1高位体系域沉积期,鲕粒滩(坝)沿开江—梁平盆地相两侧及城口—鄂西盆地相西南缘台地边缘集中分布;层序TSQ2海侵体系域沉积期,川北、川东地区发育鲕粒滩体且规模较大;层序TSQ2高位体系域(相当于飞仙关组四段)沉积期,滩体分布较少,主要为局限台地和蒸发台地沉积.四川盆地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天然气有利勘探区带主要是环开江—梁平盆地白云石化台缘滩相、城口—鄂西盆地西南缘白云石化台缘滩相以及溶蚀的台内滩相.
关键词:层序地层;岩相古地理;有利勘探区带;飞仙关组;下三叠统;四川盆地
-
10118.四川某胶磷矿石反—正浮选选磷试验
[采矿业] [2014-06-15]
四川某胶磷矿石镁、硅含量较高,磷矿物嵌布粒度较粗.采用反浮选一正浮选流程对该矿石进行了工艺技术条件研究,结果表明,矿石磨至-0.074 mm占77%后,在弱酸性环境下以YC为捕收剂1次反浮选脱镁,弱碱性环境下以水玻璃和JXL-2组合为硅抑制剂、JXL-1为磷矿物捕收剂,1粗1扫正浮胶磷矿,最终可获得P2O5品位为36.10%、回收率为84.94%的磷精矿,精矿SiO2、MgO含量分别比原矿下降了4.13、4.52个百分点.
关键词:胶磷矿;硅镁杂质;反浮选;正浮选
-
10119.九顶山铜钼多金属矿区岩浆侵入期次和成矿作用
[采矿业] [2014-06-15]
通过对九顶山铜钼矿区复式斑岩体特征、矿化特征、成矿作用之间关系的研究,初步将九顶山斑岩体岩浆活动可分为3期:第一期为正长斑岩、石英正长斑岩;第二期为斑状花岗岩与煌斑岩(a)组合;第三期为花岗斑岩与煌斑岩(b)组合;其中第一、二期与矿化关系密切.按照容矿围岩可分为斑岩型矿石、矽卡岩型矿石、角岩型矿石和煌斑岩型矿石4类;按成矿元素组合可分为钼矿、钼铜矿、铜矿、磁铁矿、金矿等类型;铜、钼矿化与石英钾长石化带和石英绢云母化带关系密切.
关键词:铜钼多金属矿;复式斑岩体;侵入期次;成矿作用;九顶山
-
10120.井下避险最优路径机理与数学建模研究
[采矿业] [2014-06-15]
分析了井下避险的影响机理,从巷道安全性和避险效率2方面建立通行的量化指标;在改进的Dijkstra算法基础上引入了避险效率的等价权因子,形成井下避险最优路径的算法模型,并以井下灾前及灾后的巷道通行网络图进行仿真验算.实验结果表明,与改进的Dijkstra算法相比,最优避险路径算法求解路径更安全有效,可为井下人员逃生最优路径选取和避险路线优化设计提供数学模型与定量分析.
关键词:井下避险;最优路径;机理研究;数学建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