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2453 篇 当前为第 217 页 共 246

所属行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2161.粉煤灰高硅贝利特水泥强度试验研究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013-10-15]

    研究了三氧化硫、硫-硼复合以及硫-钛复合对粉煤灰高硅贝利特硫铝酸盐水泥抗压强度的彩响.从试验结果分析,氧化物的加入时水泥的早期强度有不同程度的积极作用,但由于粉煤灰本身玻璃体含量较多,不能完全生成矿物,有一定量的游离氧化钙残存,因此会影响后期强度的增加幅度.而硫一钛组因为氧化钛可以吸收部分游离氧化钙形成钙钛矿,有效抑制了安定性不良引起的强度损失,与其它组稳定剂相比,具有较高的后期强度.
    关键词:高硅贝利特硫铝酸盐水泥;硅酸二钙;氧化物;粉煤灰
  • 2162.路用橡胶粉-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013-10-15]

    为了研究橡胶粉和纤维不同掺量协同作用对路用混凝土的抗折强度和延性等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22组试验,分别对基准混凝土、橡胶粉混凝土和橡胶粉纤维混凝土进行了抗压强度、抗新强度和劈裂强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橡胶粉-纤维可改善路用混凝土的韧性,对于60目橡胶粉+10mm纤维混凝土,橡胶粉掺量控制在6%以内,纤维掺量控制在0.5%以内为佳;对于60目橡胶粉+20mm纤维混凝土,橡胶掺量控制在2%以内,纤维掺量控制在0.5%以内为佳.
    关键词:橡胶粉;聚丙烯纤维;掺量;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劈裂强度;延性
  • 2163.路用C50锂渣混凝土的配制与力学性能研究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013-10-15]

    以12%湿排锂渣超量取代水泥,配制了C50高性能路用锂渣混凝土,测试其力学性能并研究了其随养护龄期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对路用C50混凝土而言,锂渣的掺入未对早期抗压强度产生负面影响,且后期强度还较未掺锂渣的混凝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所配制的路用锂渣混凝土均能达到设计强度等级要求,且28d抗压强度还有较大的富余系数;锂渣的掺入未对路用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产生明显影响.
    关键词:锂渣;混凝土;力学性能
  • 2164.聚羧酸系超塑化剂与水泥单矿的界面作用及对单矿水化的影响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013-10-15]

    聚羧酸系超塑化剂(PC)与水泥颗粒间的相互作用是开发新型PC的理论前提,而水泥组成的复杂性使PC与水泥单矿间的作用研究成为热点.本文综述了PC在单矿上的吸附特性及其吸附对单矿zeta电位与水化的影响.PC在单矿上存在不均匀吸附;在铝酸三钙上的插层作用与其分子结构具有内在联系;单矿的zeta电位值与溶液组成息息相关;最后介绍了PC对单矿水化行为及水化产物影响.
    关键词:聚羧酸系超塑化剂;吸附;zeta电位;水化
  • 2165.热力采油条件下粉煤灰改善铝酸盐水泥石耐高温性能及作用机理研究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013-10-15]

    硅酸盐类水泥石经热力采油后耐高温性能变差是诱导套管损坏和水泥环层间封隔失效的关键原因.和普通硅酸盐水泥相比,铝酸盐水泥具备更好的耐高温特性,但却存在温度敏感性强、高温养护后强度不高的缺点.实验通过在铝酸盐水泥中掺入粉煤灰并采用高能球磨方法重新制备水泥材料,采用XRD和SEM等测试方法,对粉煤灰材料改善铝酸盐水泥石耐高温特性和作用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球磨方式加入粉煤灰材料不仅有利于水泥石低温强度的发展,而且能够明显改善铝酸盐水泥石的长期耐高温特性;其组分SiO2和铝酸盐水泥水化产物C3AH6发生反应,并生成C3ASH4等稳定相,使水泥石晶体结构排列致密,在高温下能够保持稳定,从而使得水泥石能够保持良好的力学性能,进而有利于保护套管和改善水泥环层间封隔性能,延长稠油热采井的生产寿命.
    关键词:稠油热采井;耐高温特性;硅酸盐水泥;粉煤灰
  • 2166.高温除尘用微粉SiC多孔陶瓷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013-10-15]

    本文以平均粒径为2.4 μm微粉SiC颗粒作为多孔陶瓷的主要原料,活性炭和石墨为造孔剂,再添加陶瓷粘结剂和羧甲基纤维素钠(CMC)溶液,采用逐层包覆工艺混料成型.将成型后的胚体在1300℃下烧结出不同陶瓷粘结剂含量(5~ 15wt%)(下同)以及不同成型压力(5~20 MPa)下的多孔陶瓷并研究了其气孔率、收缩率、过滤压降及抗压强度随陶瓷粘结剂含量以及不同成型压力下的变化.研究表明多孔陶瓷的气孔率随着成型压力由12.2MPa增加到48.8 MPa和粘结剂含量5%增加到15%气孔率逐渐降低,其抗压强度分别随着胚体成型压力的增大和粘结剂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烧结后胚体收缩率随粘结剂含量有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在粘结剂含量为10%时,成型压力19.52 MPa下多孔陶瓷的抗压强度和显气孔率都取得了较高的值,分别为31.75 MPa和29.87%,室温下空气流量为0.016 m3·h-1时,过滤压降为21.23 hPa.
    关键词:碳化硅;多孔陶瓷;高温除尘;微粉
  • 2167.煤矸石及其在建筑材料中的应用研究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013-10-15]

    通过描述煤矸石物化性质以及在墙体材料、水泥净浆、水泥砂浆、水泥混凝土以及筑路和填充材料中的应用,说明了煤矸石的一些性质可以改善建筑材料的多种性能,并对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煤矸石种类、粒径、用量、级配等问题进行了描述.
    关键词:煤矸石;建筑材料;墙体材料;水泥;充填材料
  • 2168.反应析晶烧结法制备硅灰石玻璃陶瓷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013-10-15]

    本文提出了一种直接利用废玻璃制备硅灰石玻璃陶瓷的新工艺:反应析晶烧结法.将高岭土和碳酸钙为主要原料合成的析晶促进剂加入到废玻璃粉末中烧结,通过两者间的反应析出硅灰石.研究了析晶促进剂含量和烧结温度对硅灰石玻璃陶瓷的组织、烧结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析晶促进剂含量的增加,玻璃陶瓷的体密度和开孔隙率增加,强度先增后降.提高烧结温度促进反应析晶,并导致玻璃陶瓷的体密度、开孔隙率和强度降低.析晶促进剂含量为15%,烧结温度为850℃时,制得的硅灰石玻璃陶瓷的力学性能最佳.
    关键词:反应析晶;硅灰石;玻璃陶瓷;废玻璃
  • 2169.矿渣微晶玻璃热处理制度的优化设计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013-10-15]

    以白云鄂博矿二次选后尾矿、粉煤灰和石灰石为主要原料,采用熔融法制得矿渣微晶玻璃.利用正交实验方法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参数对矿渣微晶玻璃抗弯强度的影响,得到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为:晶化时间>核化温度>晶化温度>核化时间,确定最优热处理制度为:核化温度700℃,核化时间2h;晶化温度850℃,晶化化时间2h.并利用XRD、SEM、EDS检测手段对制得的微晶玻璃显微结构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矿渣微晶玻璃;正交实验;热处理制度
  • 2170.高强高导铜合金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013-10-15]

    综述了高强高导铜合金的研究现状,系统阐述了合金化法和复合材料法制备高强高导铜合金的方法和机理;介绍了高强高导铜合金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重点问题,即快速凝固法制备高强高导铜合金及稀土等微合金化元素在高强高导铜合金中的应用,分析了高强高导铜合金的发展趋势,指出沉淀强化和复合强化是提高材料强度并保持其良好导电性能的有效途径,并结合我国的资源特点,提出了推动该材料产业化应用的方向.
    关键词:铜合金;高强度;高导电
首页  上一页  ...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武汉中网维优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