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2453 篇 当前为第 210 页 共 246

所属行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2091.Mg2Si基热电材料的制备与掺杂研究现状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013-10-15]

    热电材料是一种性能优越的环境友好型材料,它能够直接把电能和热能相互转化,是目前新技术能源材料领域的关键材料.Mg2Si基半导体是一种新型的中温区热电材料,具有热电值高,原料无毒害等优点,由于镁的活性较高,如何制备出性能更加优良的Mg2Si基块体热电材料成为本领域研究的重点.本文简要介绍了Mg2Si基热电材料的基本性质,阐述其各种制备方法和掺杂研究现状,并展望其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Mg2Si基热电材料;制备;掺杂
  • 2092.合金化对铌-硅基超高温合金组织和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013-10-15]

    综述了合金化元素对铌-硅基超高温合金组成相、相结构以及组织形貌的影响规律,并讨论了合金化元素在相形成方面的作用机理;总结了几个重要合金化元素对铌-硅基合金高温抗氧化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最后介绍了相图计算在铌-硅基合金成分设计和组织分析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合金化;铌-硅基合金;组成相;抗氧化;相图计算
  • 2093.10m超长脉冲袋除尘器喷吹性能的研究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013-10-15]

    本文在完成10 m长袋除尘器设计的基础上,对喷吹过程中的袋内压力状况进行了测试,而作为清灰薄弱环节的袋底是否具有良好的清灰效果是本次研究的重点,通过对清灰过后除尘器阻力进行测试发现,10 m长袋除尘器清灰效果良好,可以在低阻状态下运行.
    关键词:10m滤袋;袋内压力;清灰效果
  • 2094.热等静压在铸造高温合金领域的应用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013-10-15]

    采用适当热等静压工艺处理铸造高温合金,利用高温高压实现铸件内部疏松孔洞的蠕变扩散,达到闭合疏松和均匀合金组织的目的,使铸造高温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尤其是疲劳性能、塑性及合金力学性能的稳定性显著提高,大大提高了铸件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介绍了热等静压工艺处理高温合金铸件的致密化原理、工艺因素及其对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同时概述了热等静压技术的应用成果及发展状况.
    关键词:热等静压;致密化;显微组织;力学性能;高温合金
  • 2095.微波诱导燃烧法制备稀土离子掺杂氧化锌纳米材料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013-10-15]

    以尿素为燃料,硝酸锌作为锌源和氧化剂,硝酸铕提供掺杂离子,以微波诱导燃烧法合成了铕掺杂氧化锌纳米材料.并考察了尿素用量、微波功率、稀土离子掺杂量对产物性能的影响.采用XRD,SEM,PL等测试方法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当微波功率为340 W,燃料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物硝酸锌与硝酸铕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时得到产品的结晶度高,光学性能最好;根据谢乐公式计算一次粒子平均粒径约为50 nm,晶相与标准立方相氧化锌衍射峰非常吻合.PL测试结果表明,362 nm处出现的紫外发射峰是由于氧化锌的紫外发射峰发生蓝移造成,而451 nm、468 nm、482 nm处的蓝光发射峰可能是由于氧空位形成的浅施主能级向价带跃迁引起的.
    关键词:微波诱导燃烧法;稀土离子;氧化锌纳米材料
  • 2096.纤维素纤维混凝土抗冻性试验研究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013-10-15]

    采用快冻法对纤维素纤维、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抗冻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纤维掺量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规律,探讨了纤维素纤维改善混凝土抗冻性能的机理,并提出了基于抗冻性能的最优纤维掺量.试验结果表明,纤维素纤维的掺入显著改善了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并且其作用明显优于聚丙烯纤维.
    关键词:纤维素纤维;聚丙烯纤维;抗冻性;冻融
  • 2097.不同钙硅比C-S-H对多种重金属离子的俘获及其稳定性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013-10-15]

    通过溶液法人工合成不同C/S的C-S-H,分析比较了C-S-H对多种重金属离子俘获能力及其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多种重金属离子共存下,低钙硅比C-S-H对重金属离子俘获主要以物理吸附为主,高钙硅比C-S-H对重金属离子的俘获则以化学结合主,其对重金属离子固化作用较前者稳定.无论钙硅比高低,多种离子共存下,C-S-H对Cu2+、Cd2+离子均有很强的固化能力,但对Pb2+离子的固化及稳定性较差.重金属离子价态不同,C-S-H俘获固化作用存大巨大差异,C-S-H对Cr3+俘获作用较强,但对Cr6+固化不起主要作用且稳定性较差.水化液相中Cr6+离子的存在,对pb2+离子在C-S-H中固化有极大影响.
    关键词:C-S-H凝胶;俘获;多种离子共存
  • 2098.陶瓷抛光砖粉与水泥熟料的相互作用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013-10-15]

    通过化学结合水量和水化热的测定,研究陶瓷抛光砖粉与水泥熟料的相互作用,并将之与粉煤灰对比.结果表明:陶瓷抛光砖粉的掺入降低了复合胶凝材料的总水化程度,但促进了复合胶凝材料中水泥熟料的水化;以相同掺量取代水泥熟料,掺抛光砖粉可明显促进水化样早期水化,降低水化热,至水化后期这种促进作用有所降低.在最佳掺量约30%的条件下,抛光砖粉对水泥熟料水化反应的促进作用明显,此时熟料水化程度最高,表现为等效结合水量值最大.掺粉煤灰对水化样的早期水化促进作用不明显,但至水化后期会加速水化.粉煤灰掺量越大,粉煤灰自身的反应程度越低,水泥水化的程度越高.
    关键词:陶瓷抛光砖粉;水化程度;化学结合水;粉煤灰
  • 2099.中国宋钧官瓷釉的实验与研究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013-10-15]

    宋钧官瓷作为中国钧瓷领域中的最高水平,它不仅仅是唐钧瓷釉和早期宋钧瓷釉的扩展和延续,更是一个时代的创造.在给世人留下宝贵财富的同时,也留下一些需待解决的问题.诸如,菟丝纹、蚯蚓走泥纹的产生原因,乳光、分相、窑变的形成机理等等,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本文在研究唐钧花釉、宋代天青、天蓝釉的基础上,采用了当地及周边地域原料,并分别采用了现代及传统的制作工艺以及柴烧、煤烧和气烧的烧成方法最终成功烧制出完美的宋钧官瓷艺术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当地及周边地域原料和不同的制作工艺,采用不同的烧成方式恢复钧官瓷釉的艺术效果是切实可行的,通过实验证实了钧官瓷釉不同特征的形成原因与工艺过程的相应关系,为钧官瓷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科学依据,并从不同角度论述了钧官瓷菟丝纹、蚯蚓走泥纹的形成原理及其乳光、分相、窑变的形成原因及相关问题.
    关键词:钧官瓷;菟丝纹;蚯蚓走泥纹;分相;乳光
  • 2100.草酸盐法制备纳米硼酸镁晶须研究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013-10-15]

    以MgCl2·6H2O、H3BO3和H2C2O4·2H2O为原料,利用草酸盐法制备出形貌良好的纳米硼酸镁晶须,其长度300 ~ 500 nm,直径60 ~ 100 nm,探讨了制备硼酸镁晶须的最佳工艺条件,分析了Mg2B2O5的生长过程中H2C2O4的作用.同时采用高温固相法,以NaCl为助熔剂,制备出长度10 ~ 35 μm,直径1~2 μm针状硼酸镁晶须.通过对比发现,用H2C2O4·2H2O代替NaCl作为添加剂,可以降低煅烧温度,同时大大缩短了煅烧时间,制备得到的晶须更为纯净、长度直径可达到纳米级别.
    关键词:草酸盐法;高温固相法;纳米;硼酸镁晶须
首页  上一页  ...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武汉中网维优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