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81.汽车摇臂用440MPa高扩孔钢的研究与开发
[汽车制造业] [2019-11-21]
针对低碳微合金钢进行了440 MPa级汽车用热轧酸洗用高扩孔钢的工业研制与开发。通过对合金成分以及冷却工艺研究,明确了合金元素以及冷却工艺对力学性能和扩孔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品钢板的组织由铁素体和贝氏体组成,钢板的抗拉强度高于440 MPa,伸长率大于37%,扩孔率大于95%,钢板成型性能和扩孔性能满足用户使用要求。
关键词:热轧酸洗;;合金成分;;冷却工艺;;扩孔率
-
4382.从领克看汽车圈的新玩法
[汽车制造业] [2019-11-21]
众所周知,一个全新汽车品牌的出现,并不单单是技术变革,与之相匹配的制造、销售等同样发生变化。日前,由吉利打造的全新品牌领克,发布二代车型领克02和新能源车型领克01 PHEV,这个紧贴时下潮流文化的汽车新贵,正在酝酿一场潮流风暴。标识感强抢占SUV阵营C位SUV与轿跑车型,延续家族式前脸造型,更具张力的机甲轮眉设计、大量的撞色设计和更加低矮的车身轮
关键词:消费者;插电式混合动力;吉利控股集团;SUV;沃尔沃;汽车品牌;汽车销售;
-
4383.三种典型汽车高强钢点焊工艺性研究
[汽车制造业] [2019-11-21]
以高强度IF钢、低合金高强钢、DP钢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点焊可焊电流区间窗口、焊点力学性能、微观组织、显微硬度、机械破坏及焊接质量一致性等方面进行测试,获取了该三种汽车用钢板材的点焊工艺特性,为高强钢板的应用提供数据参考。
关键词:汽车用钢;;点焊;;工艺参数窗口;;质量一致性
-
4384.电动汽车大容量锂电池管理系统设计
[汽车制造业] [2019-11-21]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与此同时,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兴未艾,电动汽车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最基本的交通工具。随着科研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电动汽车的锂电池管理系统设计有了更高的需求,大容量锂电池的设计创新越来越引发大众的关注。因此,我国应该加深对电动汽车大容量锂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提高性能和系统稳定度,更加电动汽车的实用性。文章对目前我国电动汽车锂电池的设计情况进行分析,并阐述了应该如何进行大容量锂电池管理系统设计,满足人们的需求。
关键词:电动汽车;;锂电池;;大容量;;系统设计
-
4385.高职汽车技术服务专业群建设与实践
[汽车制造业] [2019-11-21]
本文以我校汽车技术服务专业群为例,对服务于华东区域的高职汽车类专业群建设进行分析,主要从建设的基本背景、主要做法以及形成的特色进行总结和梳理,为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建设提供有益经验。
关键词:高职;;汽车;;技术服务;;专业群
-
4386.技工学校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下关于专业教师培养的思考
[汽车制造业] [2019-11-21]
技工学校汽车维修专业进行一体化教学是现阶段新课程发展的要求,也是必然趋势,可以从根本上提升教学质量与效果,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与能力,受此影响,对于汽车维修一体化专业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满足教学需求。基于此,本人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对当前技工学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师的培养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以供相关工作人员参考。
关键词:技工学校;;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专业教师培养
-
4387.江淮:如何应对智能汽车的挑战
[汽车制造业] [2019-11-21]
相比一些新进入智能驾驶汽车领域的科技公司,整车厂特别是传统车企相当务实地追求车辆的量产落地。江淮汽车作为当前为数不多的产品品类较全的传统车企,其智能汽车特别是自动驾驶策略、开发节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传统车企在这一领域的态度与行动。近期江淮汽车技术中心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院院长李卫兵在2018中国汽车论坛上与我们分享了江淮对智能汽车特别是自动
关键词:自动驾驶技术;
-
4388.汽车专用混合动力变速器和电驱动系统及其变速器发展状况(上)
[汽车制造业] [2019-11-21]
随着环保压力继续增加,发展混合动力系统以及纯电动汽车的需求越来越大;特别是我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力度加速了新能源汽车技术开发的速度。目前汽车行业的一个重大趋势是汽车电气化的快速发展以及电动车的市场份额逐步提高。这种趋势对自动变速器行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关键词:变速器;DHT;电驱动系统;发动机动力总成;
-
4389.郑州市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发展的研究与思考
[汽车制造业] [2019-11-21]
电动汽车作为一种新型的能源汽车,正被我国大规模地推广使用。作为电动汽车重要的组成部分,充电设施对其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作用。郑州市出台了各种政策来支持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发展,但选址困难、充电设施数量不足等问题日益突出。文章介绍了郑州市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充电设施发展的优劣势,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
关键词: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对策
-
4390.无人驾驶汽车路径跟踪控制方法拟人程度研究
[汽车制造业] [2019-11-21]
无人驾驶汽车路径跟踪控制是无人驾驶汽车运动控制的核心所在,目前常用的路径跟踪模型主要以路径跟踪精度为主要控制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无人驾驶汽车的乘坐舒适性和控制的拟人程度。为了研究无人驾驶汽车路径跟踪控制算法的拟人程度并提高乘坐舒适性,基于转向几何学、汽车运动学和汽车动力学理论建立实车中常用的4种路径跟踪模型,提出以路径跟踪过程中的最大横向加速度a_(ymax)和方向盘转角平方和δ_w~2共同表征路径跟踪模型的拟人程度和横向乘坐舒适性。基于驾驶人实车换道试验数据,建立多项式拟人换道参考路径,搭建CarSim/Simulink联合仿真模型,并对其进行不同车速下的车辆换道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路径跟踪模型的横向循迹偏差均会随着车速的提高而增加,但都能较好实现路径跟踪;带预瞄路径跟踪模型和动力学前馈最优LQR路径跟踪模型拟人程度较好;汽车运动学路径跟踪模型的乘坐舒适性最差,方向盘修正激烈;在100km·h~(-1),a_(ymax)>0.7m·s~(-2),δ_w~2>2.7×10~3时,拟人程度最差;不带预瞄路径跟踪模型循迹精度最高,且拟人程度最高,乘坐舒适性最好,120km·h~(-1)时,a_(ymax)≤0.5m·s~(-2)。
关键词:汽车工程;;无人驾驶;;路径跟踪;;拟人程度;;循迹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