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21.黑液木素制备酚醛树脂胶黏剂的研究进展
[造纸和纸制品业] [2014-07-15]
木素与酚醛树脂结构相似,可代替部分苯酚制备酚醛树脂胶黏剂.通过对木素胶黏剂的研究现状的系统归纳,介绍了黑液木素制备酚醛树脂胶黏剂的两种方式:一是木素直接替代苯酚,二是木素经活化后再与酚醛树脂结合.合理地利用造纸废液中的黑液木素不仅可以有效地处理大量的造纸黑液,而且可以降低酚醛树脂胶黏剂的生产成本,产生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黑液木素;酚醛树脂;胶黏剂
-
922.造纸法烟草薄片废水深度处理研究
[造纸和纸制品业] [2014-07-15]
采用单独混凝法、单独Fenton氧化法及混凝联合Fenton法对生化处理后造纸法烟草薄片废水进行深度处理,筛选出了最佳实验条件.实验发现,采用单独混凝法和单独Fenton氧化法处理废水,其处理结果并不能满足GB98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排放要求.而采用混凝联合Fenton法处理,出水CODcr和色度分别为81mg/L、49.2 C.U.,达到排放标准,其最优处理条件为:混凝反应初始pH值为8,混凝剂PAC用量为1.35 g/L,助凝剂PAM用量为3.6 mg/L;Fenton反应初始pH值为3,H2O2用量为15 mmol/L,FeSO4用量为7.5 mmol/L.
关键词:烟草薄片废水;混凝法;Fenton氧化法;深度处理
-
923.纸张灰分的在线检测与控制
[造纸和纸制品业] [2014-07-15]
利用放射源Fe-55辐射的X射线灰分传感器检测灰分值,同时考虑纸张中绝干纤维和水分对灰分测量值的影响,结合测定的定量和水分测量值,通过数据处理实现灰分检测的校正补偿.补偿后的灰分值作为灰分控制的反馈量与灰分给定进行比较获取灰分偏差,以此为依据调节加填填料的流量阀开度,实现灰分自动控制.
关键词:灰分;绝干纤维;水分;灰分补偿
-
924.螯合剂在白泥精制中的应用研究
[造纸和纸制品业] [2014-07-15]
硫酸盐法制浆碱回收得到的白泥显绿色,采用已报道的白泥精制方法制备的轻质碳酸钙(PCC)的白度达不到造纸加填的要求.本研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碱回收白泥精制PCC的最佳反应条件,即在反应温度35℃、反应pH值9.5的条件下,加入1mL质量分数为1%的螯合剂二乙撑三胺五业甲基膦酸(DTPMP),精制PCC的白度达到90%.
关键词:白泥;PCC;正交实验;螯合剂;白度
-
925.低引燃倾向卷烟纸在混合型和烤烟型卷烟中热分解产物研究
[造纸和纸制品业] [2014-07-15]
采用热重-红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研究了3种低引燃倾向(LIP)卷烟纸、两种成品烟丝(混合型、烤烟型)、以及LIP卷烟纸与烟丝混合样品的热分解性质.采用电镜观察LIP卷烟纸的表面物理状态.结果表明,经LIP材料涂覆过的卷烟纸表面透气孔明显减少,热分解温度也稍低于未涂覆部分.各样品的热分解产物经红外谱图判断,生成的主要物质种类变化不大.气相色谱-质谱分析表明,当3种LIP卷烟纸用于卷烟时,混合型卷烟的热分解产物没有变化,烤烟型卷烟生成的双戊烯的相对含量会减少,但其主要成分并未发生明显变化.
关键词:低引燃倾向卷烟纸;混合型卷烟;烤烟型卷烟;热分解
-
926.基于硫酸根自由基的高级氧化技术深度处理造纸废水的研究
[造纸和纸制品业] [2014-07-15]
采用零价铁(ZVI)活化过硫酸钠(PS)产生硫酸根自由基的高级氧化技术处理造纸废水二级出水( CODCr为160 mg/L,色度为200度),考察了常温下 pH值、ZVI用量、PS用量等因素对CODCr降解率及色度去除率的影响,并对其降解过程动力学进行了探讨,初步确定了硫酸根自由基氧化降解造纸废水的工艺条件,通过采用GC-MS检测分析了废水处理前后的物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酸性至中性条件下,硫酸根自由基皆可有效降解有机污染物;在ZVI 用量为8 g/L、PS用量为4 g/L时,室温条件下反应3h后,初始pH值为3和未调节pH值废水的CODCr降解率分别达到57.5%和34.2%,色度去除率分别达到83%和89%;通过GC-MS检测分析可知二级出水中含35种有机污染物,经过硫酸根自由基氧化降解后废水中苯类物质得到了一定的降解,相对含量有一定的变化,但种类基本没变.
关键词:高级氧化;造纸废水;深度处理;硫酸根自由基;ZVI活化
-
927.“烫平”操作在无碳复写纸生产中的应用
[造纸和纸制品业] [2014-07-15]
笔者根据多年的无碳复写纸生产实践及设备管理经验,通过对无碳复写纸生产过程中烫平的原理、烫平缸结构与性能、及正确使用烫平缸的分析,总结了无碳复写纸生产过程中烫平操作的实践经验,以期为提高无碳复写纸熨烫整饰的水平提供帮助.
关键词:烫平概念;烫平缸;无碳复写纸
-
928.快速测定麦草原料中聚戊糖含量的新方法
[造纸和纸制品业] [2014-07-15]
采用间苯三酚分光光度法对麦草及预提取半纤维素后的麦草进行了聚戊糖的测定,优化了显色条件,在优化条件下对多种样品进行了测定,建立了容量滴定法和间苯三酚分光光度法测定麦草中聚戊糖含量的关系,关系方程为y=1.1348x+1.3884,R2=0.9729.研究结果表明,可以通过间苯三酚分光光度法的测定结果快速估算容量滴定法的测定结果.
关键词:麦草;聚戊糖;间苯三酚分光光度法;容量滴定法
-
929.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旧报纸的裂褶菌粗酶液脱墨
[造纸和纸制品业] [2014-07-15]
利用裂褶菌( Schizophyllum Commune)在限氮培养条件下产生的粗酶液对旧报纸进行脱墨,采用响应面法中的Box-Behnken实验设计,对影响脱墨的主要因素酶用量、温度和pH值进行优化,得到了用于预测脱墨浆有效残余油墨浓度(ERIC值)和白度值的数学模型.模型方差分析和响应面曲线分析表明,pH值对裂褶菌粗酶液脱墨效果的影响最为显著.优化结果显示,当酶用量0.20 IU/g、温度52.5℃和pH值6.5时,脱墨浆有效残余油墨浓度最低,为208.0 mg/kg;当酶用量0.24 IU/g、温度52.2℃和pH值6.5时,脱墨浆白度最高,为53.3%.验证实验证明了模型优化的准确性.
关键词:响应面法;裂褶菌;粗酶液;脱墨
-
930.球磨法制备超微细蒽醌及其表征
[造纸和纸制品业] [2014-07-15]
介绍了超微细蒽醌制备方法和表征手段.该法首先是利用球磨机将商品蒽醌球磨成细小蒽醌;然后,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作用下使制得的蒽醌颗粒悬浮液通过物理沉降,将较大颗粒的蒽醌分离,从而获得了超微细蒽醌的悬浮液;最后分别用可见分光光度计及马尔文粒度分析仪对超微细蒽醌悬浮液中蒽醌含量及粒度分布进行测定与表征.结果表明,用本实验的球磨机制备超微细蒽醌的适宜条件为:球磨时间 12 h、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用量10%.对超微细蒽醌悬浮液中蒽醌含量及粒度分布进行测定时应充分搅拌后将悬浮液静置30 min时取样为宜.本方法可制备含量高、粒径小、粒度分布均一的超微细蒽醌悬浮液.
关键词:球磨法;超微细蒽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粒径;物理沉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