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1.PID神经网络在卷纸辊张力控制中的应用
[造纸和纸制品业] [2014-11-30]
分析了PID神经网络(PIDNN)的结构及参数调整算法,并将其用于纸机卷纸辊张力控制。经过仿真研究表明,PIDNN控制器的稳态响应过程比常规PID控制器快,没有超调,没有静差,过渡时间较短,收敛性较好,控制效果比常规PID控制算法有很大改善。
关键词:PID神经网络;卷纸辊张力
-
862.集成物流、能流和流分析的纸机干燥部建模
[造纸和纸制品业] [2014-11-30]
针对目前纸机干燥部建模和用能分析中未能有效集成物流、能流和流分析的状况,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将复杂、多物料的纸机多烘缸干燥部的传热传质过程划分为多个相对独立的功能单元并建立了与之对应的单元模型,重点介绍了纸幅单元模型的建立。所有单元模型具有能量和量分析功能并与传统的物流分析集成。基于序贯模块法,应用单元模型构建了干燥部的模块流程图,并对某造纸企业的干燥部进行仿真,仿真结果与实际测量结果基本一致,表明建立的单元模型基本合理。通过调整进各烘缸段新鲜蒸汽的流量或压力等手段,可节省新鲜蒸汽用量,降低吨纸汽耗,达到节能的目的。
关键词:纸机干燥部;建模;能量分析
-
863.利用酚型木素模型物研究硫酸盐法蒸煮过程中LCC的形成
[造纸和纸制品业] [2014-11-30]
模拟硫酸盐法蒸煮过程,将合成的木素模型物(愈创木基丙三醇-β-愈创木基醚-[α-13C])和典型的半纤维素组分聚木糖进行蒸煮,然后利用酸析沉淀木素、乙酸乙酯抽提等方法将蒸煮后的产物分离,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仪、13C-核磁共振波谱、异核多量子相干谱对分离后的各个组分进行分析,探讨传统硫酸盐法制浆过程中木素-碳水化合物复合体(LCC)的形成。
关键词:愈创木基丙三醇-β-愈创木基醚-[α-13C]
-
864.基于FPGA的纸病检测预处理算法的实现
[造纸和纸制品业] [2014-11-30]
利用DSP Builder工具在MTALAB/Simulink中设计纸病图像预处理算法,然后将算法的Simulink模型转换为FPGA的硬件代码。硬件在环测试验证了算法可以对纸病图像进行滤波、检测边缘和定位处理。利用FPGA对纸病图像进行预处理,可以满足纸病检测系统需实时处理大量数据的要求。
关键词:纸病检测;FPGA;DSP Builder
-
865.钢制烘缸设计中的刚度设计
[造纸和纸制品业] [2014-11-30]
钢制烘缸是由钢板卷制焊接而成的,具有安全及高热效的特点,但因内侧开有沟槽,在托辊线载荷作用下会发生变形,影响湿纸幅的干燥效果。为此要对钢制烘缸进行刚度设计计算。文章给出了光缸及加肋缸在托辊线载荷作用下的变形计算方法及刚度条件设定。
关键词:钢制烘缸;刚度;变形
-
866.CMC-PVA共混改性PAE树脂及其对纸张的增强作用
[造纸和纸制品业] [2014-11-26]
采用羧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CMC-PVA)改性剂对PAE树脂进行改性,探讨了改性的最佳工艺条件,以及改性后PAE树脂作为增强剂对纸张强度性能的影响,并与阳离子淀粉和CPAM增强剂进行比较,同时,对改性PAE树脂进行红外与热重表征分析。结果表明,与未改性PAE树脂相比,利用CMC-PVA改性剂改性后的PAE树脂对纸张的增强效果更好;在相同用量下,改性PAE树脂具有比CPAM更好的增强效果;在相同使用成本下,改性PAE树脂具有比阳离子淀粉更好的增强效果;改性PAE树脂可取代CPAM、阳离子淀粉用作纸张增强剂。
关键词:PAE树脂;改性;增强剂
-
867.纳米微晶纤维素接枝含氟单体制备表面施胶剂的研究
[造纸和纸制品业] [2014-11-26]
以纳米微晶纤维素(NCC)为骨架,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为单体,通过乳液接枝聚合合成新型表面施胶剂,并进行表面施胶的应用研究。考察乳化剂用量和含氟单体与NCC质量比对接枝率、接枝效率和单体转化率的影响;在较优条件下改性NCC接枝率、接枝效率、单体转化率分别为125.2%、27.7%、90.1%。通过红外光谱进行接枝前后NCC的官能团变化分析。通过纳米粒度仪分析了未改性/改性NCC的Zeta电位及粒径变化;结果表明,所得改性NCC在乳液体系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将其用于表面施胶,施胶处理后的纸张接触角能够达到120°,抗张指数较使用未改性NCC的纸张可提高26.4%,达到22.0 N·m/g。
关键词:纳米微晶纤维素(NCC)
-
868.响应面中心组合设计对高填特种纸浆料助滤系统的优化
[造纸和纸制品业] [2014-11-26]
对高填特种纸浆料的助滤系统进行了优化研究,考查了助剂种类、用量、搅拌转速、反应时间对高填高定量特种纸浆料滤水性能的影响。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筛选出最佳助滤系统,为3#CPAM+高支化PAM系统;然后采用响应面中心组合设计优化了该系统的使用工艺条件,得出了实验模型并对其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发现,模型值与实验值吻合。因此,可通过该模型计算得出最佳工艺条件的编码值,CPAM用量、搅拌转速、反应时间、高支化PAM用量编码值的计算结果分别为0.3、1、-2.3、0.2,对应的真实值分别为0.016%、1000 r/min、21 s及0.032%,相应的比过滤阻力为6.9 cm/g。
关键词:高填纸;助滤剂;响应面法
-
869.4种杨木轴向成分特征及其KP-AQ法制浆性能研究
[造纸和纸制品业] [2014-11-26]
分别测定并比较了4种杨木在1.3 m、3.3 m、5.3 m和7.3 m树高处的化学组分、纤维形态以及制浆造纸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4种杨木的灰分、热水抽提物含量和1%NaOH抽提物含量在1.3 m和7.3 m树高处较高,呈现两端高中间低的趋势。从1.3 m到7.3 m处,Klason木素和酸溶木素含量逐渐增加。综纤维素含量在1.3 m和5.3 m树高处较高。聚戊糖含量从树高1.3 m到7.3 m处逐渐减小。欧美杨107总木素含量轴向均值最大,为26.98%;中林2001杨最小,为25.56%。中林46杨综纤维素含量轴向均值最大,为81.82%。4种杨木的纤维长度在1.3 m和5.3 m树高处较长。纤维长宽比在5.3 m树高处最大、7.3 m处最小。纤维壁腔比在5.3 m树高处最小、7.3 m处最大。欧美杨107的纤维长度和长宽比的轴向均值最大,壁腔比最小;69杨纤维长度最短;中林2001杨的壁腔比最大。对4种杨木进行KP-AQ法制浆,成浆卡伯值在1.3 m和5.3 m树高处较低,7.3 m处最高。纸浆得率和黏度在1.3 m和5.3 m树高处较大。成纸强度性能指标在1.3 m和5.3 m树高处较大。4种杨木制浆造纸性能的优劣排序依次为欧美杨107、中林46杨、69杨和中林2001杨。
关键词:杨木;化学组成;纤维性能
-
870.改进的PID神经网络在黑液液位控制中的应用
[造纸和纸制品业] [2014-11-25]
针对黑液液位控制系统的非线性、大惯性及时变性的特点,对PID神经网络(PIDNN)在黑液液位控制中的可行性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探讨。通过Matlab仿真,比较了常规PID算法、基于BP的神经网络算法和PIDNN算法对黑液液位的控制效果,验证了PIDNN算法的良好自适应性和鲁棒性。
关键词:黑液液位;PID神经网络